
一、風險導向審計在民營企業應用現狀
(一)風險導向審計功能定位不準確
民營企業大多數沒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而使得風險導向審計不能準確定位,進而限制了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1、由于沒有足夠的地位,阻礙了風險導向內審人員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2、鑒于內審人員在治理結構中的地位,提出的風險管理建議難以認可和采納,從而限制了風險導向審計作用的發揮。
(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專業人才缺乏
民營企業符合風險導向審計要求的專業審計人才缺乏。08年北京市內審協會調查顯示:企業內審人員為大學及以上的占20.5%,研究生及以上的占3.5%,而國際先進水平分別為68.5%和8.5%,這表明內審人員整體教育水平偏低,符合風險導向審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三)行業信息數據庫的缺乏
在風險導向審計中,要求審計人員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整體經營環境。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掌握信息資源有限,收集基礎資料困難。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對行業風險和企業經營風險數據積累不足,基本沒有可以使用的行業信息數據庫。
(四)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技術手段落后
許多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手段和裝備落后。一是審計信息技術應用和發展落后,多數企業仍沿用手工方法;二是內部審計對專業化風險管理技術的應用落后。
二、風險導向審計在廣廈控股具體應用
本文以廣廈控股為例,初步探討風險導向審計在民營企業具體應用。廣廈控股2009年總資產達到230億元,年收入超過500億元,內審部門順應企業發展需求,開展了效益審計、投資審計等,正積極探索向風險導向審計轉變。
(一)成立審計監督考核委員會,重新定位內部審計目標
廣廈控股在董事局設立了審計監督考核委員會,對內部審計的職能、管理權限重新進行了梳理,將公司所有部門和人員都納入審計范圍,這樣的組織結構設置為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提供了組織保證,為公司從源頭控制風險提供了基礎。
(二)強調風險導向審計與內控制度的結合
充分發揮內控制度的作用,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所以風險導向審計與內控制度的結合就順理成章。廣廈控股在對資金管理內控制度的審計中,發現由于流程設置的不合理,風險不能全面控制,進而提出了流程重新設置的建議,增加審核流程,有效的降低了資金管理風險。
(三)風險導向審計在建筑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建筑作為廣廈控股主業之一,隨著規模日益擴大,風險也隨之加大,所以在建筑企業應用風險導向審計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對內投資風險的審計。建筑企業對內投資目的是為生產經營提供必要的物質設備,以取得經營收益。但由于經營環境的變化,收益會波動起伏,從而造成對內投資風險。審計重點是從企業生產規模是否與自身人員、技術、裝備相匹配入手,測試投資風險,以保證企業實現最佳規模效益。第二,資金回收風險的審計。由于業主資信出現問題、建設資金缺乏或違規工程等,建筑企業都會面臨能否按時收回工程款的風險。對資金回收風險審計的關鍵是評價、選擇收益相對大而風險相對小的資金回收方案的決策是否恰當;檢查企業能否正確制定有關的決策并建立長效收款機制,從投標項目源頭防范資金風險。第三,合同風險審計。當前建筑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合同風險是建筑企業面臨主要風險之一。審計的內容主要有:一是合同所依照的法律法規是否有效,合同主體是否合格等;二是合同是否責權利不平等;三是固定價格風險;四是履約過程中的變更、簽證風險等。第四,對駐外機構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廣廈控股的駐外機構按性質分:一是下屬建筑公司在國內外的分公司、辦事處;二是下屬建筑公司因承接工程而派往外地的工程項目部等。廣廈控股駐外風險審計重點放在國外機構的經營風險,如:國際工程結算匯兌損失和國際采購風險,檢查駐外機構是否建立完善的國際采購制度和流程,有否合理避免國際匯兌損失的應對措施。
三、完善民營企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建議
(一)健全企業內控機制,夯實風險導向審計的制度基礎
一個企業內部控制的好壞,與審計風險的大小直接相關,內部審計要對企業的風險加以評估與改善,首先得從內控領域做起。建立健全企業內控機制,從內控的設計、運行、評價、改進四個環節建立與完善企業內控機制,抓住內審監督評價功能,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經營質量,推動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
(二)準確定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功能
要科學合理地選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報告關系。民營企業要順利推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應用,建議選擇直接向董事會下的審計委員會報告的關系,更符合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功能要求。
(三)改善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
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內審人員不僅要掌握企業的運營狀況,又要了解外部環境、市場趨勢等;不僅要掌握會計、審計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為此,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拓寬知識、能力領域,改善知識結構,變得非常迫切。
(四)推廣計算機審計,構筑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信息平臺
國外財務數據的電子化已非常普遍,審計中可以直接對數據庫進行加工分析,依據軟件構建模型由電腦自行檢驗和核對,這大大地提高了審計效率與效果。因此,要實現風險導向審計就必須加強審計信息化工作,構筑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信息平臺。
(五)充分發揮后續審計的功能
后續審計是指在審計報告發出后,內審人員要對審計結果和審計建議進行跟蹤,以監督被審計單位是否采取了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所以,充分發揮后續審計的監督功能,能夠幫助企業改善經營,完善內控制度,從而提高內審的地位,有利于風險導向審計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將風險導向審計引入民營企業內部審計,能不斷提高民營企業的風險管理及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抵御內、外部各種風險的能力,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風險顧問”的作用,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進而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