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碩士論文 > 吳艷華總會計師在第三次財務工作上的報告摘要

吳艷華總會計師在第三次財務工作上的報告摘要

 召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三次財務工作會議的目的,就是要圍繞集團公司新時期的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國防科工委、財政部、國資委等上級主管部門對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在全面總結“十五”期間財務工作的基礎上,明確“十一五”財務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確立“十一五”集團化的財務管理模式;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群策群力,努力實現集團化財務工作的新跨越。
“十五”期間財務工作的回顧
  “十五”期間,集團公司的財務工作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規范管理,求實創新,為集團公司成績的取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開創了新的局面。財務管理意識普遍增強,財務管理模式實現轉變,財務管理方式突破創新,財務職能作用有效發揮,財會基礎工作得到夯實,財會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一)集團公司財務指標大幅攀升,在上級主管部門績效考評中屢創佳績
  “十五”期間,集團公司三大主業快速、健康發展,財經管理不斷強化,財務狀況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集中體現在四大能力考評指標大幅提升:
  發展能力指標:集團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有大幅提升;技術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每年平均達到22%;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提高5個百分點。
  盈利能力指標:利潤總額實現較大突破;凈資產收益率由2.7%提高到8.2%;成本費用率有明顯下降。
  營運能力指標:資產總額增長顯著;凈資產有較大提升,年均增幅10%;總資產周轉率由0.28次提高到0.4次。
  償債能力指標:集團公司的融資和償債能力大大改善,財務信用等級被專業機構評定為AAA最高級。
  集團公司在財政部、國資委等上級部門績效考評中成績顯著。2002年、2003年度綜合績效評價連續兩年排名軍工行業第一名,2004年、2005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連續兩年被評為A級。

  (二)研究確立財務管理的新模式,實現了向經營型財務管理的轉變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財務工作,準確把握財務工作新方向。集團公司各級領導重視財務、學習財務、運用財務,并為廣大財務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落實黨組戰略部署,研究確立財務管理新目標。集團公司深入調研,上下溝通,達成共識,適時提出了具有航天企業特色的“1251”財務管理新目標,初步形成了以預算、核算、資金、價格、評價為基礎的經營性財務管理新體系。
  在財務工作中努力提升管控能力,初步形成集中統一的新格局。通過實施預算管理、集中管理和運作資金、統一會計核算政策和信息化平臺、調整收益分配、全面啟動成本工程、實行績效評價、委派總會計師、加強財務監督、落實審計整改、加強制度建設、研究利用政策等財務管理手段,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逐步顯現。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形成了科學理財、制度管事、集中統一、管控有效的新格局。

  (三)著力推進財務管理改革創新,促進了集團公司發展建設目標的實現
  為落實集團公司確立的“一項制度、兩個體系”的財經工作方向和實現“兩個1000億”的經濟發展目標,廣大財會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敢破敢立,銳意創新,財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首次推行了全面預算管理:集團公司及成員單位都制訂了預算管理辦法、配套制度,建立健全了預算管理的組織機構、決策程序和編報流程;經濟活動納入預算管理,初步形成收支兩條線,年度預算主要指標逐級批復;基本實現了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預算管理已成為各單位落實經營發展目標的重要控制手段。
  首次實現了資金集中管理:集團公司充分利用財務公司內部金融平臺,建立三套網銀系統;規范金融性投資行為,有效地防范金融投資風險;加強授信管理,集團公司整體對外落實綜合授信額度,逐級核定貸款擔保額度;嚴禁對外提供借貸、擔保;通過資金集中和財務公司專業運作,節約了財務費用、增加了資金效益,扭轉了集團公司資金管理粗放、存貸款結構不合理的局面。
  首次啟動了型號成本工程:集團公司及時啟動了全員、全過程、全要素的成本工程;明確了7年三期的成本工程規劃目標;廣泛開展成本工程的宣傳、動員和培訓活動,全員成本意識有所提高;各單位相應制定了實施細則,落實了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責任體系;成本工程的實施情況逐級納入考核內容,促進了成本工程的順利開展;集團公司成本費用率連續兩年下降1個百分點,一期目標基本實現。
  首次進行了內部績效考評:集團公司制定了具有航天特色的內部績效評價辦法,在軍工集團率先實行內部考評。通過績效考評,正確引導了成員單位的經營行為,有力地促進了經營績效的持續改善。
  首次委派了各級總會計師:為了增強管控能力,集團公司黨組制定了總會計師(財務總監)委派管理辦法,明確了總會計師的工作職責??倳嫀熢诩瘓F公司內歷史性地成為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與經營決策,加強財務管理與監督,為集團公司的發展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四)努力籌融資和減輕歷史包袱,保障了科研生產經營中心任務的需要
  做好報價收款,保障軍品任務完成:“十五”期間,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密切配合,完成了多個航天型號任務的研制、批產報價和內部價格協調仲裁,有力地支持了軍品任務的圓滿完成。
  發行企業債券,支持民用產業發展:為落實集團公司加速發展民用產業的決定,集團公司成功策劃發行的企業債用于衛星應用、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等6大項目,實現了集團公司整體融資方式的新突破。
  籌措專項資金,滿足中心任務需求:財務公司向成員單位發放的內部貸款滿足了各單位流動資金需求;籌措資金40多億元,用于型號自主開發、技術創新、質量安全工藝、信息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等。
  調整政策導向,增強財務調控能力:將收益上交辦法由比例上交改為定額上交,一經核定,三年不變,調動了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實施內部貸款貼息政策,鼓勵成員單位辦理內部貸款,優化了融資結構,節省了財務費用;規范型號調控費的管理與使用,符合上級的管理要求。
  爭取多方支持,促進減負脫困增效:根據財政部、國資委統一部署,財務部門全面完成了兩次清產核資任務,夯實了資產;在國家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密切配合,通過企業改革脫困、債務及股權重組、爭取減免等方式,減輕了七院、航天時代公司、長城公司、鑫諾公司、香港航科等單位的歷史包袱;爭取對外發射服務和改制企業軍品任務免稅等財稅優惠政策支持。

  (五)大力夯實各項財會基礎工作,加速了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的進程
  首次編制了合并會計報表:通過課題研究,對軍工事業和基建會計科目實施轉換編制合并會計報表,被國資委推廣應用;實現了企業新舊會計制度的接軌,規范統一了企業會計政策;改變型號結算辦法,促進了型號任務完工后的及時結算,集團公司財務決算和快報信息質量大幅提升,多次受到財政部、國資委、國防科工委的好評與表彰。
  首次統一了財會信息平臺:根據財務信息化要成為管理信息化先行官的要求,制定了財務信息化整體規劃,明確了三期工作目標;所有預算內單位和主要公司共計200多戶按照統一標準,全部使用了統一的會計核算軟件;開發了財務信息領導查詢系統,為集團公司和院級領導提供了動態財務信息;建立了財務管理急需的專用數據庫,初步集中了財務信息資源。
  首次構建了行為規范體系:根據財務管理的新要求,結合審計整改的需要,對集團公司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了頂層設計,新出臺了60多項管理辦法,各院級單位也相應制定了實施細則。
  首次建立了型號基礎價格:加強型號基礎價格體系研究,制定了基礎價格與數據采集辦法,統一了各級型號基礎價格信息的采集模式和標準,完成了三個型號試點工作,建立了三級基礎價格數據庫,為型號概算、批產報價和型號定價提供了依據。
  首次開展了決策支持分析:集團公司和院級單位通過年度財經工作會等平臺,深入分析財務狀況,用數據說話,揭示問題尋對策;集團公司建立了適應管理需要的內部報表;各級總會計師、財務部門開展定期財務分析和重大專題分析。財務分析為各級領導的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全力提升財會隊伍綜合素質,保證了各項財務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注重學習培訓,拓寬知識范圍:集團公司和院級單位舉辦財務管理、產權管理、新會計制度、發展戰略、型號知識等培訓班,參加者達5000余人次;財會人員100%參加了年度繼續教育培訓,達到了持證上崗的職業要求;結合工作需要,集團公司廣泛開展調研,進行了50余項課題研究,成果應用于管理實踐,為建立學習型組織營造了良好氛圍。
  優化隊伍結構,提升業務素質:“十五”末與初期相比,本科以上學歷的財會人員增加了11.2%,中級以上職稱提高了10.6%。學歷、職稱、年齡和知識結構得到改善,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倡導誠信務實,提高執行能力:對廣大財會人員進行了誠信為本、堅持準則的從業道德教育,堅持依法理財和以德理財相結合,防范職業道德風險;強化服務意識,倡導務實精神,注重實踐鍛煉,與各業務系統人員大力協同,提高了執行能力,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盡管在“十五”期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集團公司財務工作與發展和管理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財務工作雖然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但還不適應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為此,“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的財務工作必須精心謀劃,圍繞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和中心任務,進行周密部署。
“十一五”期間財務工作的目標與任務
  集團公司“十一五”期間財務工作要堅持“支撐戰略、集中控制、精細管理、創造價值”的指導思想,實現由經營性財務管理向集團化財務管理的新跨越?!笆晃濉逼陂g財務工作的目標和任務是:繼承“1251”財務工作基本架構,完善財務管理模式;深化財務改革創新,發揮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管理、利潤分配等主要財務管理職能,形成激勵、約束并重的財務管理機制;進一步打造好財會基礎平臺,建立面向決策支持的財務信息資源系統;優化事前預測、過程監督、動態分析、事后考評的財務管理流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的財務管理體系;造就一支誠信為本、奉獻高效、結構合理、人才輩出的財會隊伍。
  “完善一種模式、推進三項工程、健全六個體系、造就一支隊伍(簡稱‘1361’)”是對“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財務工作要求的簡單概括。
  (一)完善一種模式
  集團公司要完善建立“統一管理、集中運作、預算統籌、核算集成、風險監控、績效考評”的集團化財務管理模式。
  統一管理:統一制定重大財經政策,統一規范重大財經決策程序和審批權限;統一建立健全有效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統一產權管理,統一國有資本收益管理,統一內部會計政策,統一金融性投資管理,統一籌融資和信用管理,統一型號價格管理。
  集中運作:逐步對重大國有資產經營與資本運作實行整體策劃、集中實施;對大額自有資金的使用實行有效控制,集中財力,發揮整體優勢;強化預算內單位的資金集中,主要公司納入資金集中范圍,提高資金集中度;依托財務公司開展資金的專業化規?;羞\作創效。
  預算統籌:年度預算管理由自下而上匯總編制為主,轉向自上而下統籌分解落實戰略目標;由財務預算為主轉向強化全面預算管理,統籌財務資源和非財務資源;由本級預算管理為主轉向對下一級預算的統籌管理。項目預算管理由資金預算為主轉向統籌資金和成本費用并重的預算控制;航天型號由年度經費預算管理轉向對研制生產交付全周期的經費和資金流實施統籌管理。
  核算集成:實現集團公司內部會計政策和核算辦法的統一;實現院級單位對上升單位和非法人實體集中核算;實現由本級成本費用核算轉向統籌所屬單位的成本費用核算;實現支持管理決策需要的會計核算工作精細化;實現會計信息由事后、分散提供為主轉向實時、有效集成反映。
  風險監控:強化財務風險控制,對與投融資等重大經營事項相關的財務風險,建立健全風險評估、策略制定、風險應對、責任追究的管理機制;強化財務監督,對各類經濟活動實施過程監控,對重大財務事項實施專項檢查,對審計檢查問題實現歸零管理;強化會計內控建設,健全制度流程,落實崗位職責,形成制衡機制。
  績效考評:突出反映航天特色,體現成員單位差異性和貢獻度;突出績效考評與預算相銜接,主要預算指標納入考評體系,促進考評有效性;突出考評的覆蓋范圍,要逐級對下屬單位實施績效考評;突出年度與任期考評相結合,考評結果與薪酬掛鉤,引導經營行為。

  (二)推進三項工程
  一是推進航天科研生產型號全員、全過程、全要素的成本工程。
  逐級完善和健全成本工程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責任體系。宣傳貫徹成本文化,進一步提高全員成本意識。成本工程要與“班組工程”、6S管理、精益6西格瑪、型號信息化等有效工作載體緊密結合,使成本管理融入日常業務當中,強化全員成本責任;落實各級法人代表和型號負責人成本目標考核責任制,新立項型號一律實行技術經濟評審,逐級分解目標成本,強化定額管理等重點工作。
  二是推進標準統一、信息集成、支持有效的財務信息系統工程。
  在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單位統一會計核算平臺,完善會計核算軟件的功能開發,實現主要會計報表的自動生成;完善預算、資金、產權、價格、評價等財務管理功能軟件的開發,實現財務系統內部信息的集成與共享,消除內部信息孤島,對大額資金收支等重大財務信息動態反映、及時監控,促進財務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按“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制度、統一數據管理”的原則,開展財務信息系統的頂層設計,形成總體方案并組織實施,有效支持管理決策。
  三是推進預警及時、措施得當、監控到位的財務風險控制工程。
  對重大財務風險事項開展預警、跟蹤、報告,重點監控大額投資融資、借貸擔保抵押、財務信息披露、財務公司資金運作等,防止出現重大風險事件,把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逐級加強動態財務監督,發揮總會計師的財務監督作用,開展定期不定期財務檢查,重點監督財經法規執行、金融性投資、存貨、往來款、銀行賬戶等情況,積極配合國家監管部門和內外部審計檢查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結合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建設,突出財務風險控制要求,建立職責到位、措施得當、獎懲分明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

  (三)健全六個體系
  一是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所有成員單位、全資、控股公司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形成財務預算、業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為主要內容的全面預算。各級單位要以現金流和成本為重點逐級統籌下屬單位預算,按部門分工歸口負責各類預算的編制、審核、控制、考核。年度預算指標不低于戰略目標分解指標,不低于前三年平均值,不低于上級考核值。新型號、新項目按全周期編制項目預算,實行預分預控,并與年度預算實現對接。
  二是健全會計核算體系。集團公司制訂新企業會計準則內部實施細則,規范會計核算流程,統一會計科目的使用。院級單位統籌上升單位和非法人實體成本費用核算,實現單戶規范、整體合理的模擬實體化的會計核算。完成會計基礎工作達標,完善輔助核算系統,加強項目明細核算,提高財務報告質量,規范會計信息披露,及時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
  三是健全資金管理體系。統籌長、中、短期融資規劃,集團公司整體實現企業債券、產業基金等直接融資的新突破;集中落實信用額度,與金融機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開立撤銷賬戶實行更加嚴格的審批或備案;實現預算內單位資金集中度達到90%,全資、控股公司資金集中度達到50%;建立自主網銀系統,實現內部轉賬結算的安全、準確、高效;發揮財務公司“一個平臺、四個中心”的作用,嚴控風險,精心運作,規模和效益年均增長力爭超過30%。
  四是健全型號價格管理體系。集團公司制定航天型號價格管理規定和對外報價辦法,明晰各級價格管理職責;完善集團公司內部價格協調仲裁機制,合理確定內部配套產品價格;完善建立型號基礎價格信息,加強定額等基礎工作,為有效實施價格管理提供依據。
  五是健全資產產權管理體系。健全國有資產與產權管理制度,依法規范資產與產權管理行為,保障出資人權益;結合改革重組和公司清理,開展資本金清理、核定工作,規范預算內企事業單位投資的各級公司產權關系和財務掛賬;加強產權登記、資產評估、無償劃轉、產權轉讓等的監管,對已提取資產減值的項目要加強分析,對可能產生損失的項目要采取得力措施,遏制不良資產的再生;完成清產核資賬銷案存資產的清理、追索與回收。
  六是健全績效考評體系。把上級部門業績考核和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落實到集團公司內部績效考評體系中,完善有關辦法。結合年度財務決算和審計工作,逐級實行年度績效評價,著力關注核心競爭力、創新投入、規模效益,重點對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進行評價。

  (四)造就一支隊伍
  要完善總會計師隊伍建設,主要三級單位總會計師(財務總監)要全部委派到位,并實現內外交流;要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和財會隊伍的培訓培養力度,加強崗位交流,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業務水平;要倡導敢于管理、善于學習、嚴于律己的風尚,造就一支誠信為本、奉獻高效、結構合理、人才輩出的財會隊伍。
努力實現集團化財務工作的新跨越
  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已經明確,財務工作目標已經確立,需要財務工作者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落實責任,埋頭苦干,把各項管理舉措真正落到實處。

  (一)必須強化集中統一的財務管理原則
  集團公司要實現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規模效應,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整體優勢,這就必然要求實施集團化的經營管理,財務集中統一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集團公司在實施集團化經營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與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各級領導一定要站在集團公司整體發展大局的立場上,提高認識,強調整體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集中財力,促進整體發展。集中不是集權,要在財務工作中實行集中統一管理,落實兩級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各級的協同效應,確?!笆晃濉睉鹇阅繕说膶崿F。

  (二)必須把控好快速發展中的財務風險
  要發展就會有風險,跨越式發展更是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能否把控好風險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國際國內包括集團
公司自身都有經驗教訓,值得深思。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作為國家特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和航天產業的重要依托,集團公司必須要強化風險控制能力,尤其需要把控好重大投資、籌融資、對外借貸擔保和高風險業務,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盲目擴張和出現重大風險。財務系統要從保障落實集團公司戰略出發,主動參與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為有效控制風險貢獻力量。

  (三)必須繼續推進財務管理改革創新
  “十五”期間,財務管理改革創新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十一五”期間財務工作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財會人員要充分估計到新時期財務工作的難度,必須繼續推進財務管理改革創新。
  一是財務管理要將視野拓寬到集團公司的戰略高度,圍繞集團公司的戰略目標和提高核心競爭力開展工作。通過創新籌融資方式保障戰略目標,通過強化預算管理落實戰略目標,通過改進績效考評引導經營行為。二是財務管理要延伸到科研生產的各個環節,財務部門要與業務部門密切配合,建立有效的服務、診斷、反饋機制,發揮全面預算管理、成本工程建設的統籌牽引作用,由財務部門理財轉向全員理財。加強資金、價格、收益分配管理的改革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的快速、持續、健康。三是財務管理要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借鑒國內外大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中的先進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運用到財務工作中,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把廣大財務人員從繁重的業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決策支持服務上來。

  (四)必須夯實基礎實現精細化財務管理
  只有實現精細化管理,才能發揮技術優勢緩解體制差異造成的影響,更好地滿足國家綜合部門的監管需要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更好地為集團公司的經營決策做好支撐服務。新時期集團公司財務工作在著力改革創新的同時仍需以“細”為起點,通過標準化、數據化和信息化手段,將重視細節的理念變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進一步規范會計核算,細化成本核算,深化合并報表,實現主要報表生成的自動化、實時化;進一步做好決策支持,實現財務分析科學化、系統化。細節無止境,精細管理要深入到財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挖掘潛在的管理功能,將從前未能考慮的方面納入進去,未能想到的服務落實下去。

  (五)必須處理好與利益相關者的財務關系
  市場經濟越發展就越要求企業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處理好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做倍受尊重的企業。因此,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要遵守國家法規,尊重市場規則,特別要管好用好財政資金,依法納稅,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要正確處理好與政府、出資人、用戶、金融機構、員工等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同時要通過內部價格、收益分配、資金信用等財務杠桿,協調內部單位的利益關系,構建和諧財務,促進和諧航天建設;要樹立和維護集團公司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市場信譽,創造和提升價值,促進戰略目標實現。

  (六)必須進一步加快航天財會隊伍建設
  集團化財務管理既為財會人員提供了發揮才能的廣闊空間,也為財會人員提高自身修養提出了新的命題。各級領導要繼續大力支持關心財會隊伍建設,財會人員更要尊重自己的職業,用專業精神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自我激勵,自覺接受監督,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正確行使財務職責,努力保證各項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期,廣大財會人員要發揚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嚴于律己,勇于拼搏,甘于奉獻,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扎扎實實的業績。

  在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際,集團公司踏上了新的歷史征程。集團公司“十一五”的宏偉藍圖,為財務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相信在集團公司黨組的領導下,在國家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只要廣大財會人員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奉獻拼搏,就一定能夠實現集團化財務工作的新跨越,為集團公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早日鑄造成國際一流宇航公司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