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編制,作為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編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預算執行的結果,對全面預算管理能否成功實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編制出既適合企業自身情況,又簡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企業預算,一直是理論界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及預算編制人員長期以來尋求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實踐對此做出初步探討。
一、編制全面預算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002年4月,財政部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預算管理是利用預算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它的頒布,對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更多企業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預算編制,是全面預算管理的起點,是最基礎性的環節,如果預算編制的內容同企業實際情況脫節,或編制方法不科學,或編制過程中缺乏部門之間有效的溝通,或相關部門和人員對預算指標的理解缺乏一致性,其導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同實際出現較大的偏離,其公平性、合理性遭到大多數單位的批評和質疑,進而使預算的考評工作難以實施,最終導致預算失去對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控制和指導作用。
二、預算編制的程序和內容
為進一步說明預算編制的具體步驟和內容,現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以某生產型工業企業預算編制為例,對預算的編制方法、步驟、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力求揭示其相互間的內在關系,指導同類企業的預算編制實踐。
該公司為中外合資企業,擁有約2億元的資產,300多名員工,除董事會和高層管理團隊外,下設8個專業管理部門。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工作,一般從當年的9月份開始,經過約3個月的時間,在12月中旬之前完成最終預算的編制和審定工作。其編制程序和內容如下:
(一) 設立預算編制機構:每年在布置編制下一年度預算工作之前,根據現時預算委員會中人員變動情況,成立新的預算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任主任,財務總監、生產總監任副主任,委員會成員由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及公司其他高層領導組成,以便于對各項預算工作的協調。預算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由財務部經理兼任辦公室主任,財務部設為預算委員會的日常辦事機構。預算委員會成立后,會在首次會議上,將預算管理委員會的職責、審批權限、預算編制原則、編制程序、預算紀律、部門分工進行說明,并確定預算編制的時間進度。
(二) 確定公司預算目標:該項工作應在9月中旬的董事會上得到初步確定。在這次會議上,董事會會聽取總經理對本年前3個季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匯報,及對全年預算完成情況的預估,聽取市場部門對市場走向、產品價格趨勢的分析,進一步檢討公司目前的產能、技術水平、營銷策略等問題,并最終初步確定明年的預算目標及今后幾年的中遠期戰略目標。
(三) 分解預算目標,確定各部門預算項目:預算委員會根據董事會確定的初步預算目標,將指標粗線條地分解到各二級業務單位,各二級單位再將指標做出進一步的評估,進一步的細化,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完成上述指標存在的主要困難以及需要公司提供的支持條件,主要包括:設備增購、人員配備、資金需求等內容。同時,預算管理辦公室設計費用預算表,該表分部門、分月份、分項目列示相關預算內容,并向各二級單位逐一落實其所應編制和控制的項目。為便于最終匯總,該表格式項目統一,各單位不得隨意修改。
(四) 選擇合適的編制方法:公司預算編制,基本是以彈性預算為編制基礎,結合各二級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適合不同部門的預算編制方法,幫助其建立預算編制模型。適合本單位的方法,便是最好的方法。預算管理辦公室要幫助各單位分析其負責編制項目的成本習性,盡量合理區分固定費用、變動費用和半固定半變動費用,指導其建立預算編制模型,并通過代入前期數據,檢驗其運行結果與實際情況的一致性。
(五) 設定預算假設:通過上述工作,以及同各二級預算編制部門的反復多次溝通,便可以將一些編制預算所必須的一些關鍵數據及指標,匯總填列在單獨的一張表上,構成預算編制的基礎——預算假設。這些假設主要包括:預算期初主要產品單價、主材單價、平均工資,預算期內主要產品價格變動率、工資增長率、福利費用提取率、主要材料采購成本降低率、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存貨周轉天數、相關稅率、出口產品比例、出口產品退稅率、外幣匯率、銀行貸款利率、電價、水價、設備利用率、設備折舊率、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攤銷率等,這些假設數據同后期編制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建立鏈接,構成這些財務預算報表編制的基礎。
(六) 編制業務預算:
1、 銷售量預算:根據市場部門的預測,結合銷售部門所掌握客戶資源,將董事會確定的營業額指標,轉化為銷售量指標,按照品種規格,分解到相關銷售區域,各銷售區域再將指標落實到現有客戶或潛在客戶。由于這些客戶歸相關銷售人員負責,也就相當于將這些指標落實到了個人。同時,銷售部門還應根據銷售指標,編制廣告費用、差旅費用、業務費用等預算。
2、 生產預算:主要由生產部門編制,其編制的核心是:完成上述生產量,需要多少機器設備、多少人員、多少材料。設備部分,可根據現有設備產能,計算出需要新增部分的產能,由預算委員會審定后,列入資本投資預算;人員則是由人事部門配合,根據定編定崗的原則,確定人員調配數量;材料消耗的問題,是該部門預算的重點,統計分析每種主要材料在單位產品中的實際消耗量,參考同行業其他公司同類材料的單耗,以此確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材料的單耗,作為計算產品成本的依據。在這個環節,技術部門的參與顯得更為重要,他們通過對各種材料單耗的分析,找出與同行先進指標的差距,通過工藝改進和技術進步,最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因此,技術部門的預算考核指標也往往集中在這一部分。
3、 設備維修及生產支持系統預算:該部分預算主要包括生產所使用的水、電、風、氣、設備維修等內容的預算,主要由維修部門負責。他們根據設備新舊程度,制定設備預防性維修計劃、大修計劃,根據季節的變化和生產部門的計劃安排,預測自來水、工業純水、壓縮氣體、電等的使用量,并依此編制本部門的預算。該預算的制定,必須同生產部門協調一致,確保生產計劃的實現。
4、 采購預算:采購部根據生產部門、維修部門依據產量目標計算的主要材料需求量、維修備件需求量等,分析市場供應情況,預測材料價格變動趨勢,編制采購計劃及資金使用計劃,經過綜合平衡,編制出的本部門預算應同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如采購成本降低率等相吻合。
5、 人工成本預算:該預算由人力資源部根據各部門的用人計劃,通過反復評估核定,考慮預算年度物價上升水平,工資增長率等,確定用人數量及工資總額;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員工的福利計劃、培訓計劃、保險計劃、獎勵計劃等,編制出分部門的人工成本,再下達到各預算編制部門,構成該部門預算的組成部分。
6、 折舊及長期費用攤銷預算:由財務部門根據公司的財務制度,原有設備、新增設備和工程項目的達產時間,計算各部門應承擔的折舊費用。一般情況下,只將各部門直接使用的設備折舊分攤到有關部門,公用設備及設施的折舊費用,留在財務部門的預算中。另外,對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的攤提預算,也由財務部門負責。
7、 稅費及其他支出預算:由財務部門根據營運項目、預計收入、稅率,預測預算期內各期應納稅費;根據營運預算、資本投資預算和籌資預算,以及資金成本率,計算出的財務費用,也列入財務部門的預算;其他如律師費、審計費、招待費、交通費等,也按誰花費、誰申請、誰編制預算的原則,分月列入各部門預算;對公用項目如所得稅費用、捐贈費用等,歸入財務部門的預算。
(七) 編制資本投資預算
1、 為完成業務預算而增加的固定資產投資預算:該部分預算主要是根據生產部門、維修部門提出的為完成運營預算任務而需要增添的設備器材,以及其他部門提出的固定資產的需求,經過預算委員會的評估,批準購置的資本性支出。
2、 新增及在建項目投資預算: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企業進行規模擴張,在本預算年度新增投資項目以及以前年度開工未完工項目,應根據詳細的工程預算和工程進度,編制本年的投資預算。本預算年度即將完工投入生產的項目,應考慮其完工時間、新增產能,同生產部門的預算進行銜接。
3、 債券投資預算:指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短期及長期債券,以獲取穩定回報的投資預算。該部分預算,一般是在其他預算編制完成并基本確定后,再根據編排出來的現金流量表,查看預算期內各月累計現金凈流量,經綜合評估后,確定購買的短期或長期債券。
(八) 籌資預算:依據對上述營運預算、資本投資預算的分析和匯總,編制預算現金流量表,查看各期資金缺口,決定資金籌措數量及籌措方式,為年度預算的完成提供資金保證。不同的籌資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籌資成本,該部分成本費用會被最終歸集到運營預算中的財務費用或其他費用中,在編制過程中,應注意檢查使其相互匹配。
(九) 根據各二級單位編制的預算匯總出來的結果,往往同原定預算目標不一致。這就需要預算管理委員會及辦公室進行多方協調,修改相關參數或指標,調整相關費用,直到最終匯總出來的部門預算結果,同企業總體預算目標達到基本一致。預算編制工作完成后,要經過預算委員會的初審,并最終通過董事會的批準后,預算編制工作才算完成,轉入下一步的預算實施工作。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預算編制的程序,有很多工作是同時或交叉進行的,每個步驟之間并非有著明顯的界限。
三、預算編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 預算編制既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預算委員會高層,往往比較重視預算編制的結果,但如果不重視預算編制的過程,不反復推敲預算中每一個數據的來源及其合理性,沒有嚴密的基礎數據作支持,再漂亮的結果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場費力費時毫無意義的數字游戲。因此,在審查預算時,應尋蹤追根,不但要排查出不合理的虛高項目,還要注意補足編制單位遺漏的必要的開支項目;對于制定的考核指標,不能僅限于編制單位能否接受,更要注重其為完成該指標所擬采取的具體措施。
(二) 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工具:編制企業預算,要根據企業的規模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工具。一些大型企業或國際化水平較高的企業,往往配合ERP管理系統的實施,將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得預算的編制更加程序化、科學化;但大部分并不具備這樣條件的中小企業,可考慮使用常用的應用軟件如Excel、Access等來編制企業預算,也可以收到相當不錯的效果。
(三) 處理好預算編制過程中人員道德的問題 :預算編制是一種人為的活動,具有明顯的行為特征。尤其是將預算指標作為業績評價的重要標準,作為管理人員提升或增加工資等獎勵的基礎時,就會誘發嚴重的道德問題。基層編制部門可能會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故意虛報或壓低有關指標,為個人或小集體謀取利益;有可能利用非正當的手段和關系,謀取人情指標,破壞預算指標的公平性。這些都會對預算的編制和實施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因此,通過建立企業誠信的人文文化,設置更全面的考核機制,杜絕或降低預算編制過程中不道德行為的發生,對預算的成功編制和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