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行業信息化支持和引領行業未來發展,任重道遠,請介紹一下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框架和建設步驟。
答:《總體方案》以先進的企業架構方法為指導,從全局視角出發,研究分析影響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各種關系,統籌中注協、地方協會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業務流和數據流,提出“四大主體、四大架構”的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框架,即,在行業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的統領下,針對中注協、地方注協、大型事務所、中小型事務所四個不同主體,按應用、支撐、數據、設施四大架構開展信息化建設,確保實現硬件資源共享、軟件系統互聯、數據資源互通、共性與個性結合,打造開放式的信息網絡。
一是中注協信息化架構。應用架構分為“行業管理和服務應用”、“內部管理應用”兩類,“行業管理和服務應用”覆蓋考試管理等12項應用系統,“內部管理應用”包括協同辦公等6項應用。支撐架構包括運維支撐和安全支撐等。數據架構指建設行業統一的數據庫。設施架構指建設支撐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硬件條件。
二是地方注協信息化架構。應用構架分為“行業管理和服務應用”與“內部管理應用”兩大類,地方協會的“行業管理和服務應用”主要使用中注協的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內部管理應用”由地方協會建設,包括協同辦公等4項應用。支撐架構,包括運維支撐和安全支撐等。數據架構包括行業管理和服務數據庫以及管理數據庫,數據資源需與中注協數據庫互聯互通。設施架構包括主機、存儲等硬件。
三是大型事務所信息化架構。
應用構架分為“業務管理”和“內部管理”兩大類,“業務管理”覆蓋客戶 管理等5項應用,“內部管理”覆蓋財務等5項應用。支撐架構,包括知識檢索、運維支撐和安全支撐等。數據架構,包括財務運維數據、客戶項目數據、人力資源數據、底稿檔案數據四大數據庫。設施架構包括主機、存儲、備份、網絡、安全、機房布線等。
四是中小事務所信息化架構。
應用架構分為“業務管理”和“內部管理”兩大類,“業務管理”覆蓋獨立性管理等4項應用,“內部管理”覆蓋財務等3項應用。支撐架構包括運維支撐和安全支撐等。數據架構包括財務運維數據、客戶項目數據、人力資源數據、底稿檔案數據四大數據庫。設施架構,包括主機、網絡,按照具體需要選建安全和機房布線等。
針對總體框架所確定的建設任務,《總體方案》提出了行業信息化“三步走“的戰略,利用五年時間,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地完成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任務,確保行業信息化協調發展。
第一步是制定規劃階段(2011年),完成行業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和行業信息化建設指南,開展核心應用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的制定,為行業信息化建設找出問題、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定出措施。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體方案的制定工作。
第二步是建設系統階段(2012年),要實現考試管理、行業黨建、行業管理、行業服務、事務所、服務經濟社會等六大應用模塊信息化的突破,為實現網絡化管理和服務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第三步是整合應用階段(2013-2015年),即在第二階段行業信息化骨干網絡基本建成的基礎上,形成行業核心應用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體系,整合完成“行業管理與服務、事務所管理與業務、服務經濟社會”三大平臺建設任務。
記者:我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事務所的發展規模、管理水平差距較大,如何提升事務所的信息化理念,協調信息化發展步伐,引領他們共同走上信息化發展道路?答: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恢復重建三十多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既涌現了一批規模較大、業務覆蓋全面的大型事務所,也存在著大量業務種類相對單一的小型事 務所,不同地區事務所發展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尤其表現在信息化理念上、信息化建設進程上,無論是與國際同行相比,還是相互之間比較都有明顯的落差,因此,要從行業實際出發,化解發展矛盾,破解發展難題,創新發展模式,重在實現“兩個突破”,即信息化建設理念突破和建設機制突破,要以信息化理念的全面提升為核心,以事務所內部治理的完善為基礎,規范事務所的業務和管理流程,全面推動事務所管理水平和業務質量的提高。要明確信息化建設各個主體的職責分工與相互關系,發揮行業信息化各建設主體的能動性,全面動員和激發事務所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首創精神與主體意識。
因此,《總體方案》建立起“注協推動、事務所主動、注冊會計師行動”的運行模式,確定不同責任主體,區分不同類型,明確責任,分類指導,確保行業信息化協調發展,確保形成行業信息化的建設合力。
中注協要積極發揮統籌作用,統籌開展頂層設計,制定總體方案,建設行業標準,加強制度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培育示范典型,加強人才建設,加大宣傳引導。
地方協會要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強化自身信息化建設,結合地區實際指導和推動會計師事務所積極投身信息化建設,做好本地區信息化人才培養。
在事務所層面,《總體方案》具體將事務所分為三類,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規劃目標、指導策略和發展措施:一是已加入國際網絡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在本地化和安全性的基礎上,使用或借鑒使用國際網絡的應用系統。
二是其他具有證券期貨資格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使用或借鑒使用中注協遴選和推薦符合國際標準的應用系統,或按照大型事務所信息化架構要求自行開發和定制符合國際標準的應用系統。
三是對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由中注協遴選和推薦符合國際標準的應用系統。
記者:如何保障《總體方案》的具體落實?答:中注協將在以下5個方面 加強保障措施建設,全力促進和推動信息化按照既定方案實施。
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在中注協成立行業信息化委員會和行業信息化辦公室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地方注協信息化工作組織的管理協調機構,引導有條件的事務所建立信息化職能部門,做到責任、措施、投入、人員“四到位”,努力形成“組織貫通上下、責任分清主體、督導嚴密到位、工作有序推進”的工作局面。
二是強化資金保障。加強資金的統籌協調,保證信息化的持續投入能力,要認真研究國家信息化建設扶持政策,爭取國家和地區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財政資金、科技開發資金、信用體系建設資金、扶持貸款等資金支持,各級注協將逐年增大資金投入力度,同時調動事務所加大資金投入。發揮行業投入資金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是健全機制保障。中注協將研究制定行業信息化建設指南和行業信息化技術標準等系列文件,并組織開展對各相關單位信息化建設工作成果評估,將評估考核結果與行業執業質量檢查、事務所綜合評價、執業資格的審批等相結合,健全激勵機制,形成推進合力,確保行業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進度,確保實現既定目標。
四是增強人才保障。中注協和各地注協將加大行業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在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和考試中增加信息技術相關內容,實施信息化培訓,提升全員信息化素質和技能。同時督促事務所加大信息化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重點培養和引進“懂技術、懂戰略規劃和項目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創新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建立良好的用人留人機制。
五是做好輿論引領。廣泛宣傳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普及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知識,同時通過典型引路、標桿引領,提高行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營造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濃厚氛圍,激發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記者:對下一步各相關單位特別是廣大會計師事務所落實信息化總體方案有何希望?答:行業信息化是一項創新性 的工作,是造福行業未來的重大工程。希望行業上下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來看待這一工作,同時充分認識行業信息化建設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和挑戰性,以改革創新的觀念、開拓進取的精神,統一思想,狠抓落實,齊心協力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行業上下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各級注協一把手和事務所負責人,要把信息化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作為促進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依托和戰略措施來對待,下大決心抓好落實,把信息化工作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二是行動上要積極主動。要嚴格按照總體方案以及其他規范要求,制訂和提出本單位的信息化工作計劃、實施路線圖和時間表,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加速推動和全面調度。
三是建設上要堅持高標準。要充分考慮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積極吸納國際國內相關領域的先進 成果和理念,堅持前瞻性、先進性、國際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要積極向國際水平看齊,中小事務所要在現有基礎上實現逐步提升。
四是實施上要貫徹建用結合。
要通過制定一系列制度、機制、措施和規范,保證信息系統在建的同時能在本單位切實用起來,要全面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內部和外部考核,通過開發應用、制度引導、示范引領的相互促進,確保信息系統實現充分應用,確保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行業應用能力的提高。
五是機制上要形成良性循環。
要建立應用系統開發、應用、完善、總結、提高的良性循環機制,同時要建立在遵循共同的行業標準基礎上擴展個性化需求的良性循環機制,追求共性與個性的協調,把信息化建設與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改善、風險控制體制提升、業務流程優化密切結合起來,支持和促進事務所的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