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任何管理行為都是以一定的管理觀念為導向施行的,企業財務管理也不例外。當代市場經濟環境發生了許多變化,企業財務管理為了適應當代市場環境的要求,必須把市場導向作為首要管理導向。本文在分析當代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的基礎上,對當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市場導向的構成與內涵及其對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的影響進行探討。
關鍵詞:財務管理 市場導向
一、對當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市場觀念的理論探討
(一)市場觀念要求
⒈企業管理并不是簡單地、消極被動地滿足市場所顯示出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積極研究,發現顧客的潛在需要,通過各種市場營銷活動激發和制造出人們的需要,實現潛在交換,去創造市場,創造顧客。
⒉企業必須堅持動態的市場概念。企業所面對的經濟、技術、社會和文化環境在不斷變化,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方式或者生產方式、生產水平等都在變化,原有的市場在變化,同時也會出現新的市場機會。因此,企業必須經常檢討自己原來對于市場的認識,形成新的市場概念。
⒊企業必須堅持開放的市場觀念。市場是企業的生存空間。廣闊的市場,使企業的經營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發展能力,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狹窄的市場,則使企業經營活動受到極大的局限以致日趨萎縮。因此,企業不應該把自己封閉在某個狹小的空間地域范圍內,而必須確定開放的市場觀念。
(二)當代企業財務管理以市場為導向
當代企業財務管理之所以要以市場為導向,這是由當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企業和市場的關系、當代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和財務管理內容所決定的。
⒈從當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來看。企業的目的中排首位的毫無疑問是經濟目的。企業的生存、增長、獲利就是決定著企業戰略方向的三個經濟目的。而在消費支配生產的現實經濟社會中,三個經濟目的的實現都必須依托于市場。
⒉以企業和市場的關系來看。市場是商品交換活動與關系的總和。企業和市場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企業根本無法脫離市場而存在,企業的命脈就由市場所控制。它所需要的經營要素(人力、財力、物力等)是按照經濟求利的原則,向市場取得;它形成的經營成果,也是按照經濟求利的原則,向市場提供,其一切生產活動都直接或間接處于市場關系中。這樣,就使企業置身于市場的汪洋大海,必須在市場中謀生存,圖發展。
⒊從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和財務管理內容來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歸根結底,最根本性、最具持久性的就是市場的變化。從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來看,企業的籌資活動有賴于金融市場的支持,企業投資活動的效用有賴于商品市場的驗證。企業財務管理所依賴的信息、人力等資源也必須從要素市場去獲得。市場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大舞臺。
二、市場導向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中的實踐體現
當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在市場導向下出現了諸多創新,以下幾個方面初步展示了主要涉及的應用領域。
(一)成本管理領域
⒈全過程成本控制
傳統的成本控制重點在制造過程,主要是面向企業內部,而不是企業外部和市場。隨著市場的變化,企業成本屬性發生了很大變化。當代企業成本控制擴展到了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具體地說,成本控制的對象既包括業務過程中游的制造目標成本、物流目標成本和營銷目標成本,又包括業務過程上游的開發設計目標成本,同時也包括業務過程下游的使用目標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和廢棄目標成本。特別是對產品的設計開發成本,管理界提出了“成本避免”的概念。
⒉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降低成本
市場的全球化使得全球制造業的零部件生產正在往專業化、通用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全球市場來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因此許多企業開始把自身產品成本的優勢建立在對全社會和全球經濟優勢組合的基礎上。企業認識到如果不能把零部件的生產提高到相當的規模,成本降低到相當的水平,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外部化而不是內部生產。
(二)國際企業財務管理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企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國際企業財務管理越來越重要。一國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對國際企業也是適用的,但是,由于國際企業涉及到多個國家,要在不同制度、不同環境下做出決策,就會有一些特殊問題需要解決。如外匯風險問題、多國融資問題、跨國資本預算問題、國際投資環境的評價問題、內部轉移價格問題等,都和一國財務管理環境不同。針對國際財務管理的特點(理財環境的復雜性、資金籌集的多樣性、資金投入的高風險性),國際企業財務管理主要在外匯管理、籌資管理和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等方面從程序、方式、方法、風險回避上進行了探討和實踐,開辟了財務管理豐富多彩的新領域。
三、當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市場導向的剖析
(一)速度觀
在當代市場產品生命周期縮短,市場快速多變且不易預測,穩定性越來越低,信息技術帶來的資訊革命,使信息傳遞渠道更加便捷,信息傳播更加廣泛,進一步加快了市場變化的步伐。
⒈在財務決策方面。決策在管理中的地位,隨著市場的演變己越發突出,財務決策無疑是財務管理中的核心。而面對這樣一個風云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如何提高決策的速度和準確性,這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正視的問題。財務決策必須加速。
⒉在財務管理模式方面,與靈捷制造系統相配套的財務管理體系應如何運作,是當代財務管理界面臨的問題。人們希望把目前靜態、大量生產競爭式的財務保障規范動態化、簡潔化,并改變目前基于傳統財務規范的制造能力和企業評價方法,以適應靈捷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合作的競爭觀
當代市場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你死我活的競爭市場,對手之間也不是簡單的爭奪一塊既定大小的蛋糕而廝殺得不可開交。只有競爭的時代己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型的競爭,這一競爭觀不僅體現了企業之間,也體現在企業內部。以合作的競爭觀為導向,當代企業財務管理有兩個領域值得我們去開拓。
⒈動態聯盟的財務管理
動態聯盟之間必然有一種內部約束機制,目前動態聯盟主要是建立在供應鏈基礎上,各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首先可以確定本企業的價值活動,識別價值活動的類型,然后聯盟可以根據價值鏈分析的目的和生產活動的經濟性將整個價值鏈的每一項活動進一步分解。
⒉責任會計系統的構造
責任會計有必要重新調整管理制度和方法,減少中間層次,建立新的雇員考核評價系統和可承擔風險又能容錯的管理制度。各項目小組應盡可能是利潤中心,因此有必要把過去層層集中的一部分權力下放,以便使各團隊有足夠的權力優質、快捷的直接面對市場作出決策,從而縮短公司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和對顧客的響應時間。
(三)風險觀
風險本來就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風險管理本來就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代財務管理中以風險觀為導向,在針對風險管理上也開拓了許多新領域:
⒈籌資和投資管理
在這一方面,西方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風險投資值得我們借鑒。比如美國風險投資支持高技術發展所采取的基本方式是,當一項高技術即將問世時,風險投資者們就會利用籌集來的資金給以支持,從而加速高技術的商品化。風險資本除少部分以貸款的形式投向企業外,多數是通過風險投資公司的中介投向企業。為避免孤注一擲,風險公司通常采用組合投資和聯合投資的策略以分散風險。
⒉防范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的管理,牽涉到融資交易的確認和計量。VAR技術應用廣泛,它既可以作為尺度設立市場風險控制上限,又可以用于內部控制,防止過度投機行為,還能用于業績評估。
(四)人本觀
一個企業組織的管理,不外乎財力、物力、人才等資源的有效運用,從戰略管理的角度來看,在這幾種資源中,人力資源最為主要,以人本觀為導向,人力資本的管理是當代財務管理發展的一個新領域。知識經濟時代呼喚體現時代特征的管理,財務管理在近20多年里,以市場為導向,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飛躍,我們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財務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將不斷向前突破、向前發展,一個富有生機、富有活力的財務管理世界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去開拓。
參考文獻:
[1] 張大方.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思考.商場現代化.2007年第5期
[2] 陳紀忠.日本中小企業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內江科技.2007年第2期
[3] 胡東方.21世紀市場競爭新理念.平原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4] 鄭素文.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的探討.新疆有色金屬.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