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眾所周知,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重要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現代企業管理目標的一個必要途徑。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勘察設計行業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成本管理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許多勘察設計企業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采取有助于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管理方式并取得顯著成效。但不可否認,目前我國許多企業所采用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存在許多缺陷,仍有一部分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較落后。所謂戰略成本管理(SCM)是指如何利用戰略性成本信息進行戰略選擇,以及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將成本管理置身于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及其關聯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為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務。因此在新時期下,勘察設計行業要克服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與生產部門相互脫節,或只重視生產過程中成本管理而忽視其他環節成本管理的傾向,把成本管理作為提高企業發展戰略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勘察設計行業;現代企業
當前國際經濟危機持續惡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若想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更好的發展, 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充分運用先進的、適合現代企業制度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斷創新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戰略成本管理是把戰略管理與成本管理相統一的一種現代成本管理方法。戰略成本管理的過程是圍繞戰略目標成本的設置、分解、實施、分析和考核,充分調動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企業的各部門、各環節直到全體職工組成協調保證體系,為完成企業成本戰略目標而溝通的過程。
1 影響勘察設計行業成本管理的因素
勘察設計行業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間接費、管理費和財務費等。因此人員因素、設備、勘察方案、安全管理等諸多因素都會對成本構成影響。為了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要從影響成本的因素著手,制定相應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經濟措施,保證在勘察過程中按計劃執行。(1)人員因素。主要是指涉及到人員的費用。包括員工工資以及各種福利費、勞動保護費等,是勘察設計項目成本中的主要一項。為了很好的控制人工費,應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勞動紀律,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2)設備因素。在勘察設計過程中要使用設備,就會發生設備折舊費(或設備租賃費)、設備維修保養費、設備調遷費等。在勘察過程中要正確選配和合理使用勘察設備,做好設備的保養,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3)技術方案。技術方案的優劣直接影響勘察成本。技術方案的不同,人員設備配置也就會不同,從而所發生的成本也就不同。因此在制定技術方案時要綜合考慮項目的規模、難易程度、現場情況、設備情況和人員素質,分別制定幾個技術方案,在進行比較、對照后,最終確定先進、經濟、合理的一個勘察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2 勘察設計行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成本側重點偏離
成本管理是一個行業或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體應該是企業, 成本管理的動力也應來自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但是,一些管理者未必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認為成本管理僅限于國家頒布的賬務法規中有關成本條文的遵守和執行上,致使成本管理側重于宏觀需要,而忽略了成本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
2.2 成本動因認識不夠
傳統的成本核算系統只重視有形的成本動因,對無形的成本動因視而不見,根據成本與產量的關系把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產量或與產量高度相關的因素如直接人工小時、機器小時等被認為是引起成本發生的最主要原因。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這些與產量有關的有形的成本動因往往并不是影響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有數據表明,這些有形的成本動因只占總成本的15%,而大部分成本是受那些無形的成本動因如企業整合程度、地理位置、產品的復雜性等所驅動。所以,核算產品的成本更應關注無形的成本動因的驅動所產生的成本的核算。
2.3 成本管理領域狹窄
傳統的成本控制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對企業外部的價值鏈視而不見,因而不能做到在開放型、知識型、競爭型的市場環境中通過了解整個企業價值鏈來進行成本控制進而實現企業目標。另一方面,傳統成本控制特別重視管理客體,而較少關注管理主體—— 人力資源成本,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人的創造性知識成為最重要的核心生產要素之一。再者,傳統的成本控制較少從社會的角度來考慮,忽視對環境成本的控制,近些年來,環境問題的惡化需要人們投入環境成本去保護,然而傳統的成本管理卻表現出嚴重的滯后性。
3 勘察設計行業實行戰略成本管理的思路
3.1 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
戰略成本管理是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全壽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 LCC)管理是在滿足可靠性要求的基礎上,使系統壽命擁有成本為最低的管理,包括對系統的設計、選型、采購、運行、維護、更新和退役等整個壽命周期的管理。戰略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不只是立足于企業內部,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還把關注的目光擴展到供應商、客戶等其他潛在的外部成本因素上,從計算產品生產成本過渡到反映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戰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觀是一種包含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成本控制觀。在這種情況下,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的設計成本、研發成本、運輸成本、儲存成本等總經營成本,及產品售后的用戶運行、維護、修理、更換在內的使用成本都包括在成本控制的范圍內。
3.2 勘察設計行業實行戰略成本管理的措施
戰略成本管理是一項貫穿于施工組織與管理全過程的系統工程,它一般包括成本策劃、目標測算、指標下達、過程核算、成本核查、效益評估和項目考核等六大環節。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企業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建立這個體系的過程中。主要把握三條原則:一是遵循誰實施、誰受控、誰負責的原則,將設定的分項成本與管理的基本分工一致起來,力求實現誰組織勘察設計,誰控制消耗,誰對受控內容的結果負責。二是遵循建立成本責任區域原則,設定項目成本責任區域,力求做到在責任區域內,生產管理、消耗控制、成本核算三位一體,實施集成管理。三是遵循目標成本可分解原則,對構成實物量的責任區域明確測算到分部、分項、分層、分揀,便于項目部相關人員將局部控制和總體控制統一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項目成本事前有目標,過程控制有依據,成本分析較直觀,而且成本責任區域明晰后便于落實分項成本的責任人和考核責任人的工作績效。同時可以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戰略成本管理技術體系,在生產技術上以運用即時生產系統作為全面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前提條件;在信息技術上通過高效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及國際互聯網及時準確地收集經營活動所需要的供應商信息、市場需求信息、資源信息等,形成企業的戰略管理平臺,保證戰略成本管理的順利實施。
總之,勘察設計行業戰略成本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管理者應將成本管理置身于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及其關聯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來為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 傅水龍.建筑施工項目經理手冊[M].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 毛啟武,史海鋒. 新產品設計成本優化研究[J].企業活力,2005,(2):50-51.
[3] 李健.戰略成本管理理論及應用方法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6):24-26.
[4] 趙小川.基于戰略成本框架下的生命周期成本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1):45-46.
[5] 胡燕靈.談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的定位和層次性[J].財會月刊,2008(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