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加強高等學校經營性資產管理,規范高等學校經營性資產管理行為,是高校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的作用,其次,從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應該遵守資金合理配置原則;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應該建立規范的監管體系。通過經營性資產清查,理順管理體制;各高校應當成立“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等方面對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的財務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思考
1. 前言
隨著高校產業規范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全國多數高校成立了資產經營公司并完成了經營性資產劃轉工作。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不設股東會,董事會行使股東會職權。高校以出資人身份向資產經營公司派出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董事會可以聘請外部獨立董事。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由分管產業的校領導兼任,校領導在資產經營公司兼任職務不得領取薪酬。監事會負責人由學校指定。校領導一律不得在資產經營公司所投公司兼任職務。董事會和監事會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行使相應職權。資產經營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由董事會聘任,學校按干部管理程序考核。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人員及總經理須報省教育廳備案。本文就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 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的作用
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務是:持有和管理公司投入公司的股權,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履行相應義務;加強對所投公司股權的監管,確保國有經營性資產的保值增值;孵化科技公司,實施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根據需要,統籌管理和整合有關資源,推進科技產業優化組合。
加強高等學校經營性資產管理,規范高等學校經營性資產管理行為,是高校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高校資產管理體系,改進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客觀要求;是維護學校合法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措施。開展經營性資產清查工作,徹底摸清高校經營性資產現狀,是加強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重要的、基礎性的工作,有利于加強國有資產收益管理,增加學校收入,防止滋生“小金庫”和堵塞財務管理漏洞,維護學校合法權益;有利于加強學校預算管理,促進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有機結合;有利于規范學校收入分配秩序,促進和諧校園建設。因此,必須定期開展經營性資產清查工作,通過徹底摸清經營性資產狀況,堵塞經營性資產管理漏洞,實現經營性資產的規范管理。
3.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的思考
良好的財務管理水平對于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而言,可以提高經營性資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晰經營性資產產權關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障和促進高校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1)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應該遵守資金合理配置原則。
企業財務管理是對企業全部資金的管理,而資金運用的結果則形成企業各種各樣的物質資源。各種物質資源總是要有一定的比例關系的,所謂資金合理配置,就是要通過資金活動的組織和調節來保證各項物質資源具有最優化的結構比例關系。企業物質資源的配置情況是資金運用的結果、同時它又是通過資金結構表現出來的。從一定時點的靜態來看,企業有各種各樣的資金結構。在資金出用方面,有對外投資和對內投資的構成比例;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構成比例;有貨幣性資金和非貨幣性資金的構成比例;行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的構成比例等等。在資金來源方面,有負債資金和主權資金的構成比例;有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構成比例等等。按照系統論的觀點,組成系統的各個要素的構成比例,是決定一個系統功能狀況的最基本的條件。系統的織成要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系統的結構一旦形成就全對環境產生整體效應,或是有效地改變環境,或是產生不利的影響。在財務活動這個系統中也是如此,資金配置合理,從而資源構成比例適當,就能保證生產經營活動順暢運行,并由此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否則就會危及購、產、銷活動的協調,甚至影響企業的興衰。因此,資金合理配置是企業持續、商效經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只有把企業的資金按合理的比例配置在生產經營的各個階段上,才能保證資金活動的繼起和各種形態資金占用的適度,才能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暢運行。如果企業庫存產品長期積壓、應收賬款遲遲不能收回,而又未能采取有力的調節措施,則生產經營必然發生困難;如果企業不優先保證內部業務的資金需要,而把資金大量用于對外長期投資,則企業主營業務的開拓和發展必然受到影響。因此,通過合理運用資金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基本要求。
(2)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應該建立規范的監管體系。通過經營性資產清查,理順管理體制,明晰產權關系,建立規范、完善的經營性資產管理信息庫,為加強資產管理提供準確、翔實的數據,創新資產管理方式。同時,建立績效考核體系。通過經營性資產清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核定經營指標,加強成本核算與財務分析,逐步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經營性資產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此外,企業應盡量地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以使自身在市場經濟競爭的大潮中能處于有利地位,立于不敗之地。企業財務管理是對生產經營的資金方面所進行的管理,在資金管理過程中,財務人員應以是否產生效益,即是否有盈利為基本的避則安排資金活動,處理財務管理關系。但是,這并不是說企業每一筆業務都必須有盈利,企業應考慮長遠的經濟效益,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另外,企業還應注意避免不顧風險面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傾向。在利用盈利觀念時,企業要以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為最高準則,按照收益與風險平衡的原則處理財務管理活動。
(3)各高校應當成立“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對高校資產公司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并承擔出資人的義務。“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暫且把它稱之為“高校的國資委”。由于高校是生產人才的地方,其人力資源主要是教師、教授、教育專家,而非經營管理人才,或是企業家。讓教授、教育行政管理專家直接對經營性資產的監督管理有點勉為其難。我以為,“高校國資委”必須聘請資產經營專家治理,而不是教師、教授、領導治理。放眼現已成立的高校資產公司,考慮“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或是高校資產公司的董事會,不無讓人感到憂慮是,工作方式行政化傾向的嚴重性,在人員結構為學校。部門領導充斥。由分管科技產業的學校領導、紀委、監察、財務、物資等部門領導組成的“高校國資委”或是高校資產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盡管高校從本意上是想加強監督管理,但由于行政管理的知識范疇與企業經營管理所需的知識范疇大相徑庭,如果只是舉舉手,發發文件,監督管理的效率低下就會不言而喻了。高校科技產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改制,也只會是換湯不換藥。我以為,作為“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可以更多地賦予行政化的色彩,但高校資產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則應該由“高校經營性資產管理委員會”在高校中選拔“企業家”對高校資產公司進行管理和經營,真正體現高校資產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的效用。
同時,高校應按資產經營公司董事會通過的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獲取相應的收益,高校獲取的收益納入預算管理。資產經營公司對所投公司的財務狀況要做到定時監控,定期向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報送會計報表和財務決算。資產經營公司董事會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資產經營公司進行審計,《審計報告》報學校并報省教育廳和財政廳備案。
參考文獻:
[1] 周斌, 劉巍, 肖涵. 高校產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 審計理論與實踐 , 2001,(07)
[2] 薛保興, 王濤, 李華. 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的組建實踐[J]. 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 , 2006,(12)
[3] 施建軍, 吳瓊. 推進高校產業規范化管理的八個“分開”[J]. 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 , 2007,(03)
[4] 高明, 沈曉梅. 試論高校產業向風險投資業的轉型[J].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2,(S1)
[5] 童利斌, 周艷華, 薛保興. 高校產業規范化建設工作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 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 , 2008,(Z1)
[6] 王偉瑩. 高校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運營模式的比較優勢探析[J]. 時代金融 ,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