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零營運資金為目標,對企業的營運資金實行“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方法,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中一項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加強。企業理財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因此,“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方法,對我國企業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然后闡述了企業實現“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有效途徑以及在運用“零營運資金管理”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零營運資金管理 營運資金 理財
一、“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一)“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概念
營運資金,從會計的角度看,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會計上不強調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關系,而只是用它們的差額來反映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從財務角度看營運資金應該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關系的總和,在這里“總和”不是數額的加總,而是關系的反映。
顧名思義,“零”營運資金就是指企業的流動資產等于企業的流動負債,但從管理的角度看,“零營運資金管理”并不是要求營運資金真的為零,而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盡量使營運資金趨于最小的管理模式。
(二)“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從營運資金管理的著重點出發,在滿足企業對流動資產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進行流動資產的融資。“零營運資金管理”是一種極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營運資金真的為零,而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盡量使營運資金趨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營運資金管理”屬于營運資金管理決策方法中的風險性決策方法,這種方法的顯著特點是:能使企業處于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時企業承受的風險也大,即所謂的高盈利、高風險。具體表現為:
(一)豐富的收益
一般而言,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資產,短期投資的盈利低于長期投資。如工業企業運用勞動資料(廠房、機器設備等)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通過銷售轉化為應收賬款或現金,最終可為企業帶來利潤。因此,通常將固定資產稱為盈利性資產。與此相比,流動資產雖然也是生產經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價證券外,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流動資產只是為企業再生產活動正常提供必要的條件,它們本身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為短期負債對債權人來說償還的日期短、風險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債權人的利率就是債務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小于長期負債的資金成本。把企業在貨幣資金、短期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和存貨等流動資產上的投資盡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減少基本無報酬的貨幣資金和報酬較低的短期有價證券,將這些資金用于報酬較高的長期投資,以增加企業的收益;同時減少存貨使成本下降;減少應收賬款可降低應收賬款費用以及壞賬損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可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而且短期負債的彈性大、辦理速度快,能及時彌補企業流動資產的短缺。顯然,由于降低了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就可以使企業減少流動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降低費用,從而可以增加企業盈利。
(二)財務風險較大
從風險性分析,固定資產投資的風險大于流動資產。由于流動資產比固定資產更易于變現,其潛在虧損的可能性或風險就小于固定資產。當然,固定資產也可通過在市場上出售將其變為現金,但固定資產作為企業的主要生產手段,如將其出售,則企業將不復存在。因此,除了不需要用固定資產出售轉讓外,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固定資產沒有到迫不得已時(如面臨破產)是不會出售的。所以,企業固定資產的變現能力較低。企業在一定時期持有的流動資產越多,承擔的風險相對越小;反之,企業持有的流動資產越少,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 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同樣也可能導致風險的增加。盡管存在著高風險,但“零營運資金管理”仍是我們進行營運資金管理的有效方法。“零營運資金管理”強調的是資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資金過多地滯留在流動資金形態上,就會使企業的整個盈利能力降低。簡而言之,“零營運資金管理”就是將營運資金視為投入資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動資產投入獲取最大的銷售收入。
二、企業實現“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從企業內部挖掘潛力,強化營運資金管理
1、改善企業的生產條件,縮短企業的生產時間。
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技術落后、設備陳舊,嚴重影響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延長了產品生產所用的時間,也就減慢了資金周轉,使一部分不必要的資金被占用在生產領域中。因此,企業財務人員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提供資金為企業選購先進設備,以此來加速營運資金周轉。同時,也要嚴格地控制生產過程中在產品、半成品的數量,加強企業的成本核算與控制,使在產品、半成品等在各個工序間順利地流轉,減少生產過程的停滯。
2、認真分析生產經營狀況,合理確定營運資產的需要數量。
企業營運資金的需要數量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直接關系,當企業產銷兩旺時,流動資產會不斷增加,流動負債也會相應增加;而當企業產銷量不斷減少時,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也會相應減少。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應認真分析生產經營狀況,采用科學的方法預測營運資金的需要數量,合理使用營運資金。
3、建立營運資金管理考核機制,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監督力度。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雖然都配置審計部門,但實際作用并未發揮出來,這與國外先進企業的情況大相徑庭,在國外先進企業里,審計部門負責整個企業的經營和財務審計,直接向公司的負責人匯報工作。如果我們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那么,私自強留現金問題、存貨虛報問題等等,影響營運金的消費因素就會被及時發現而得到杜絕。
(二)改善外部環境,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增強企業融資能力,防范財務風險與金融機構形成一種融洽的合作關系,有利于企業融資能力的提高。如與有關銀行簽訂了最高限額流動貸
款協議,保證在限額內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隨時借入流動資金,在保證應急性資金需要的同時,降低了企業風險儲備資金余額,從而達到降低銀行存款余額、減少營運資金占用的目的。
三、“零營運資金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制度的改革正在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已經起步,金融市場正在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金融正逐步走向國際化,這是我國企業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從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來看,有相當數量的企業管理水準低下,經營不善,銷售不暢,產品積壓,資金短缺,這是我國企業進行營運資金管理所處的內部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運用“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我國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
(一)靈活選擇結算方式,保持資金暢通。由于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展開,銀行結算方式落后,結算秩序混亂,跨銀行、跨系統的款項支付要受到銀行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資金的流動。而且,每到考核時點如季末、年末,各商業銀行便千方百計地保護自己的存款,導致企業大量的貨幣資金被積壓,形成一種不必要的沉淀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的資金緊張局面。因此只有靈活的選擇轉賬、商業匯票等結算方式,才能更好地加速營運資金的周轉,實現“零營運資金管理”。
(二)存貨積壓過多的企業,首先應從打開銷售渠道上下功夫,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善于分析研究企業的市場環境,制定有利于促進銷售增長的信用政策,擴大銷售,提高企業的
競爭能力。其次,在實施應收賬款盡早收賬的策略中,學會運用最佳現金折扣法,盡可能地使現金折扣所產生的邊際利潤剛好等于其邊際成本,既促使客戶盡早地付款,又可使企業為此付出的代價達到最低。
(三)企業應重視加強對流動負債的管理,學會充分地利用短期資金融資方式,以緩解企業緊迫的資金短缺困擾。例如,企業本來要用長期資金來融資的一些項目,由于金融市場不景氣,企業借不到長期資金,可以暫時利用短期資金,等到將來金融市場好轉再用長期資金替代。當前企業可采用的短期融資方式主要是商業信用和銀行短期借款。企業要注意充分發揮短期
資金融資的優點,管好、用好短期資金,努力經營,增加盈利,保持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盡可能地避免或降低短期資金融資的高風險。
參考文獻:
[1] 廖濤,.“零營運資金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6,(2).
[2] 左小明,林煒桐,左偉光.加強營運資金管理的方式[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4,(15).]
[3] 閆水仙.試談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應用.山西財稅,2005,(02)
[4] 程光.淺談零營運資金的管理.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