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一個健康有效的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在改善企業治理機制、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加強企業風險管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對平衡記分卡的基本理論以及在我國的應用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分析了平衡記分卡運用于內部審計績效考核的可行性,認為在構建基于平衡記分卡的內部審計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時要注意: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性,提高內部審計部門在組織中的地位,建立內部審計績效考核指標的框架,確立內部審計績效考核指標的內容和確保有企業特色的指標體系。
關鍵詞:平衡記分卡;內審部門;績效考核
內部審計是在受托經濟責任關系的基本前提下,基于組織內部加強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的日益發展,現代組織經營越來越復雜,在這種迅速變化的經營環境下,內部審計已經成為經理人、審計委員會、外部審計人員以及外部重要利益相關者的重要輔助職能。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現代組織為了提高運作效率,創造價值,要對各職能部門的績效進行考核。內部審計部門作為現代組織的重要職能部門,其績效的優劣不僅關系著內部審計部門運作效率的高低,更對整個組織的健康發展產生重大作用。
1 內部審計部門績效考核的概念與內容
1.1 內部審計部門績效考核的概念
內部審計部門績效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內部審計部門為了實現其目標,而采取的各種工作行為、方式及其有形和無形的結果。包括了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行為、方式和結果。內部審計部門績效考核是屬于部門層次的績效考核,即依據預先確定的標準和一定的考核程序,通過持續開放的溝通過程,對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全面系統地考察、分析、評估與傳遞。
1.2 內部審計部門績效考核的內容
1.2.1合規性
這一項評價內容主要考察內部審計活動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政策和程序,對于此項內容有兩方面的理解,具體內容歸納如下:(1)評價內部審計師是否遵守了客觀、保密行為準則;(2)評價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客觀性;(3)評價計劃、具體業務計劃、執行、報告等各個環節是否規范,整個過程是否構成一個體系。
1.2.2 有效性
這一項評價內容主要考察內部審計活動的效率,內部審計是否迅速有效,具體內容歸納如下:(1)評價內部審計的外部環境,內部審計能否有效地從組織中獲取必須的資源;(2)評價內部審計師是否誠實、勝任;(3)評價內部審計機構的協調能力;(4)評價內部審計機構的資源管理能力。
1.2.3效益性
內部審計活動必須為企業增加價值,這一項評價內容主要考察開展內部審計活動為企業帶來的價值情況。具體內容歸納如下:(1)維護資產的安全和促進內部控制;(2)審查合同降低供應成本;(3)企業風險的認定及評估;(4)評估被審計單位管理業績以提高運營效率;(5)對提高組織運營效果和效率的重大建議;(6)為組織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失。
2 平衡記分卡的特點及其作用
平衡記分卡是把企業的使命和戰略轉化為一套全方位的運作目標和績效指標,作為執行戰略和監控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溝通工具。同時作為一種先進的績效衡量工具,平衡記分卡將戰略分成四個不同象限的運作目標,并依此四象限分別設計適量的績效衡量指標,就可以提供企業運作所必需的信息,又不會使信息太過龐大和復雜,更重要的是這些指標是可量化的,因此可以進行有效的監控,從而促進企業戰略與遠景的達成。
3 基于平衡記分卡的內審部門績效考核的措施
3.1 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性
內部審計的使命是幫助組織實現整體目標,因此一個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內部審計通過對組織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進行評價和改善,來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建立以組織的戰略目標為導向的績效考核體系,將組織的戰略目標分解到部門,分析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將關鍵成功因素轉化為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具體衡量的績效考核指標。可以使內部審計部門的目標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
3.2 提高內部審計部門在組織中的地位
內部審計部門是否配備了足夠的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審計人員,是否充分有效地履行了其職責,在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中是否切實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企業創造了多少的價值,是決定內部審計部門在組織中的地位的關鍵。為此企業必須特別強調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控制和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不可替代作用。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評估內部審計對組織的貢獻,從而證明內部審計存在的價值,提高內部審計部門在組織中的地位。
3.3 建立內部審計績效考核指標的框架
平衡記分卡要從四個方面構建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財務維度、顧客維度、內部運營維度、學習和成長維度。財務和顧客維度注重組織的現狀,而內部運營和學習與發展維度則關注組織的長遠發展,是組織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這四個維度分別用一系列的指標來描述,指標通過因果關系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在保持對財務績效關注的同時,平衡記分卡清晰地指出了卓越而長期的價值和競爭績效的驅動因素。此根據平衡記分卡理論,結合內部審計部門自身的特點,基于平衡記分卡的內部審計部門考核指標體系結構應調整為董事會、管理層和審計顧客、財務、內部審計流程和內部審計創新與成長四個維度。
3.4 確立內部審計績效考核指標的內容
(1)董事會、管理層和審計顧客維度。因此董事會、管理層和審計顧客可以看作是內部審計部門的顧客,內部審計部門要努力提供符合董事會、管理層和審計顧客的需要的服務。審計人員必須努力與董事會、管理層和審計顧客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共同分析企業經營過程的問題與缺陷,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從而不斷幫助其實現戰略目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察:審計委員會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滿意程度;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滿意程度;被審計者對審計結果的滿意程度;審計建議被采納的比例。(2)財務維度。由于內部審計部門是一個服務部門,直接創造的價值僅占很小的部分,因此在內部審計部門績效考核中,財務類績效指標并不能全面提供內部審計部門運作的最終結果信息,也無法全面衡量其為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在這一維度中關注的是內部審計部門消耗的資源,即成本,以及直接創造的一些價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察:內部審計是否減少了外部審計費用;是否降低制造費用及銷售成本或資本支出成本;是否提高企業其他部門的生產率;是否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作業。(3)內部審計流程維度。每一個程序的流程執行情況直接影響了審計的質量,進而影響內部審計部門的績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察:審計工作計劃完成百分比;主要審計建議的數量;審計問題的重要性;已采取的改進審計質量的措施。(4)內部審計創新與成長維度。內部審計人員只有不斷地學習與成長,才能持續不斷地改善內部審計流程、實現財務目標,才能更好地滿足董事會、管理層和審計顧客的需要,服務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要經常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內部審計人員之間及其與企業其他部門、管理層的溝通與交流,保持內部審計人員創新與不斷學習成長的能力,從而為前三個維度提供推動作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察:組織中每1000名員工平均的審計人員數量;內部審計人員的學歷和經歷;內部審計人員的平均審計工齡;擁有資格證書的審計人員的百分比。
3.4 確保有企業特色的指標體系
每個企業在運用平衡記分卡時,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有企業特色的平衡記分卡,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模式。因為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戰略目標,也面臨著不同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平衡記分卡四個維度的目標及衡量指標都有可能不同,或者即使目標相同,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指標來衡量。對于內部審計平衡記分卡指標體系也是一樣的,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特點,建立有企業特色的平衡記分卡。不僅平衡記分卡的四個維度可以有所變動,而且每個維度相對應的指標也可以調整。切不可照搬國外成熟的模式,這樣不但無法充分發揮平衡記分卡的長處,反而會影響對內部審計部門績效的正確評價。另外平衡記分卡的指標并不是越多越好,必須根據部門的服務內容,發展程度,協調好指標完整性與重要性的關系,設計符合自身的指標體系,提高考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石翠紅.平衡記分卡研究——一種新興的綜合業績評價體系[D].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2] 耿曉軍.基于平衡記分卡的稅務機關績效考核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 趙紅英.對現代內部審計業績評價模式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06,(4):87-89.
[4] 薛野.關于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績效的思考[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88-90.
[5] 國際內部審計協會發布,中國內部審計學會編譯.內部審計實務標準[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