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的社會責任的內涵
會計類鑒證服務業是以財務會計相關專業知識為基礎的行業,主要是指社會審計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如資產評估事務所或公司)、司法會計司法鑒定機構。
這里之所以強調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的社會責任,并不意味著其他行業沒有社會責任,主要是出于以下幾點考慮:第一,會計類鑒證服務業是市場經濟鏈條中的一環,但又是特殊的一環,因為有更多的人依賴其提供的服務做出決策。如果該行業不講社會責任,提供的服務存在質量問題,那就會引起社會信用的混亂。第二,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和注冊司法會計鑒定人(以下簡稱注冊簽字師)向社會公眾提供的是一種專業服務,這種專業服務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職業判斷,靠內在良知和專業知識。因此,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強化自律意識,強調該行業的社會責任尤其重要。
關于社會責任會計的涵義各國有不同的觀點:比較早的國外權威觀點有四種:第一種,美國戴維F·林諾維斯(David F.Linowes)認為:它是會計在社會學、政治科學和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的應用;第二種,美國會計學教授(Sylil C.Mobley)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業行為所引起的社會和經濟結果;第三種,美國會計學教授(Ahmed Belkaoui)認為:它是測定和報告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對一般社會帶來不利影響時,防止和處理這些消極因素并加以恢復和補償的有關事宜;第四種,日本的《新版會計學大辭典》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是把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當作社會責任并以它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從這四種觀點發展脈絡來看,社會責任會計的使用范圍從公共部門擴展到整個社會,是步步遞進的。
二、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的社會責任的計量
1.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社會責任計量的特點。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社會責任是通過其在社會的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的,因此要計量、評估、考察、實現其社會責任就必須計量、評估、考察它的社會和道德業績。但是社會責任的計量又具有復雜性和模糊性兩個特點。復雜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計量屬性不能單純以交易價格為前提。第二,計量單位不能僅僅限于貨幣。社會責任的計量的模糊性是指關于對象類屬邊界和性態組織的不確定性。由于社會責任計量這兩個特點,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的社會責任的計量只能做到相對準確,但是這并不排除它對決策的影響。
2.社會責任計量的方式。美國會計學會下的企業社會方案績效衡量委員會對此列出了四個層次的計量方式:(1)確認與社會有關的一系列活動。(2)決定每一相關活動的影響程度。(3)計量每一社會活動或過程的產出。(4)評價產出價值。在計量單位上,也有5個層次:(1)只確認或描述。(2)用非貨幣形式對業主或業主以外的其他組織和成員提供成本和效益的計量。(3)用貨幣形式對為業主或業主之外的其他組織或成員提供成本和效益的計量。
此外,該委員會還界定了社會責任成本,包括:(1)企業已經支付或承擔的成本,以及由其他實體獲得的效益,即內部成本和社會效益。(2)由于企業活動引起的,由其他實體支付或承擔的成本即社會成本。
西方發達國家還采用以下幾種計量方式:(1)實際成本法。這種方法只能反映企業為履行社會責任付出的代價,而不能反映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和社會效益。(2)歷史成本與主觀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利用歷史成本對某些社會效益和社會成本計量是可行的,但企業生產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損失無法客觀地衡量,需要主觀分析評價,以合理確定賠償或治理費用。(3)機會成本法。是指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須放棄該要素其他用途的代價。(4)替代品評價法。當某項社會成本或社會效益無法評價時,可以通過估計有相等效用的替代品的價值來確定。(5)法院裁決。法院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們遭受損害的總量估計,企業的賠償數額可以作為社會成本的量度。
三、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
社會責任表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為披露的方式,其二為披露的內容。
1.披露的方式。目前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主要有三種方式:作為一個或幾個項目增列在會計主表中;在會計報表附注部分注明;使用專門會計報表,如社會平衡表、環境損益表、增值表等進行披露。目前,美國使用前兩種方法;歐洲則三種方法大都使用。
基本沿用現行會計制度,只改變個別會計科目來揭示社會責任。美國會計學會(AAA)建議:(1)在損益表中單獨列一行以揭示用于環境控制的費用。(2)在資金來源與運用中單獨揭示環境控制的費用支出。(3)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出用于環境控制的資產和相關的折舊費。(4)由于環境控制所引起的額外損失(如工廠停工的損失)或對以前年度的調整應根據公認會計原則單獨揭示。(5)利用權責發生制確認環境負債。
保留原有的會計報表,在報表附注中揭示社會責任的信息,如應揭示企業職工的錄用、培訓、企業支付的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售后服務等方面的信息。
保留原有的會計報表,在決算之后另附報表來揭示社會責任,也即運用一定的獨立報表反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如提供“環境保護報告”“人力資源利用與保護報告”“社會責任年度報告”等,主要側重于某種或某類社會活動的描述。完全不使用原有的會計制度,而另立一套揭示社會責任的新的會計體系,主要提供:社會收益表、社會資產負債表、社會資金表、增值表等,改變傳統會計對交易或事項的確認與計量的基本原則和標準,是社會責任會計報告的最高形式。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用本企業的信息披露方式。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正在成熟,企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也在不斷加強,同時由于我國有關制度和準則的更新出臺,及會計人員素質逐漸提高等原因,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應該可以考慮使用專門會計報表的方法。
2.披露的內容。由于我國企業的自覺披露意識不強,法律法規也不夠完善,應該給予高度重視,既要從基本國情出發,又要適當借鑒國際慣例。具體而言,應披露以下幾方面的信息:(1)注冊簽字師及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收益方面的信息。(2)注冊簽字師及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人力資源方面的信息。(3)職工福利方面的信息。(4)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5)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的信息。(6)對公益事業的貢獻的信息。(7)未按照執業準則執業而受到政府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的處罰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影響的信息。
四、會計類鑒證服務業社會責任披露的程序
1.建立和實施制度化的管理程序。構建社會責任報告表并不是一個短期的活動,也不是一個局限于組織和某個特定方面的活動。從程序開始到編制社會責任報告表并分發給利益相關者,這個過程平均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其組織也可能經歷了類似的時間框架。有鑒于此,筆者認為關鍵的起點就是通過適當的責權管理結構,將整個過程制度化。例如,在編制社會責任報告表的每一個會計類鑒證企業中組建工作組,該工作組中包括企業的各種職能權力的人員。
2.對使命目標的詳細闡述。編制社會責任報告表的第二步就是與法定的目標為起點對使命目標進行詳細闡述:注冊簽字師在法律和道德規范的范圍內追求以最可能的條件,提供最佳的服務;注冊簽字師提供服務并采取適當的行動,目的是確保社會的利益,增加客戶和社會其他人員的知識和教育,確保客戶和社會其他人員自由的選擇服務,并對會計類鑒證服務業有所了解;根據自我管理的目標,通過恰當的組織形式,促進和參與文化、娛樂和互惠的服務與活動來激勵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積極民主的參與活動,加強互動加深了解;注冊簽字師旨在激勵與客戶和社會成員之中形成一種誠實、信用的精神。有助于促進和發展以互惠為目的的合作;為了社會監督體系的持續發展,與其他團體、公司聯合,以便與社會建立直接的聯系。
3.制定社會責任報告表規劃,評估使命和實踐之間的一致性。為每個使命要素確定相應的指標,并以使命目標中的每個要點為基礎編制社會責任報告表規劃,這份規劃必須經注冊簽字師和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所有成員批準后方可生效。社會責任報告表規劃有定量和定性指標構成,它既可以作為與以前年度比較的基礎,又可以作為與同行業其他注冊簽字師和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之間的比較。(1)內部指標。以下是這些內部指標的幾個例子:新客戶的戶數;參與社會活動的人數;服務調查次數;活動組織次數;監管者(包括政府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管)監管次數;服務的價格收入;參與工作員工的比例;遵守相關法規和職業道德的情況。(2)外部指標。包括注冊簽字師聲明對薪酬、培訓、失業及工作安排都難以滿意的人員的比例。監管者(包括政府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管)對注冊簽字師及企業人員工作的滿意度。
4.匯總各時期的社會成本和相關收益編制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表。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表的數據是由各個時期注冊簽字師及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在完成一項任務之后,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的各個社會責任報告表的歸總。
5.社會信息系統。建立社會信息系統是為了將每次注冊簽字師及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在完成一項任務之后為編制每次的社會責任報告表收集信息而使用的程序系統化,主要適用于集中控制層面的信息的收集、編制、報告功能。
6.交流溝通計劃。將社會責任報告表分發給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報告表的分發應該是這個社會會計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沒有獲得這項權力,整個事件就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費。應將社會責任報告表分發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如下:客戶;信用提供者;監管者(包括政府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管);會計類鑒證服務企業成員(包括雇主、雇員);同業其他;投資者、企業和金融機構;其他依賴職業會計師的客觀性、公正性來維持正常商業秩序的人。
參考文獻:
1.王國付.構建現代鑒證類服務業的社會責任機制的研究.經濟師,2007(11)
2.西蒙·扎德克,彼德·普魯贊,查德·埃文斯. 構建公司受托責任.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日本:新版會計學大辭典[M].展望出版社,1985
4.陳清.完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制度[J].上海會計,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