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健全內部控制、嚴肅財經紀律、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作為內部控制重要組成部分的內部審計,需具備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理。
由于經濟業務本身具有的復雜性,以及審計手段的局限性,使內部審計產生了風險性。審計風險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它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之中。因此,審計風險決定了審計風險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工作管理中,必須與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將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點和薄弱環節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和切入點。
二、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內部審計方法簡單、技術落后。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方法較為簡單、技術比較落后,尤其在審計項目的選擇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實際工作中,一般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只關注財務數據,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合法性的查證及生產經營的監督上,審計的對象主要是會計報表、賬本、憑證及其相關資料,工作都集中在財務領域而未深入到管理領域。
(二)審計對象的復雜化和審計業務范圍的擴展。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經濟將融入國際市場,企業也將直接應對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遵循WTO運行規則,在對內對外營銷戰略上,對政策風險、合同簽訂風險、合同履行風險和資本匯率風險的掌握和控制已更彰顯其重要性,在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情況下,各結構主體往往授予內部審計對政策予以咨詢、對重大經濟合同予以審簽等,這給內部審計帶來了更多的困難。
(三)內部審計資源有限。
審計人員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決定審計風險大小的另一主要因素。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是財務、審計出身,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外專業人員較少,這樣會影響財務審計之外的其他審計類型的有效開展,有很多內部審計人員不能或不完全能夠使用計算機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四)企業主體的多變性。
在當今經濟環境中,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不斷加快,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現代企業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一個方面,產業周期大大縮短,企業主體穩定性變差,已顯趨向于多變性。企業要強調要不斷變革以往傳統的控制技術和方法,要不斷更新,這樣就容易導致其有效運行很可能會出現差錯而失效,導致現代企業內部審計技術方法的不確定性。
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對策
現代企業處在知識經濟、會計電算化、全球經濟一體化和WTO規則等大環境中,企業內部審計風險與日俱增。這就需要我們從思想上多加警惕,在技術上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再加以規范制度,使審計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一)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
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不同,它有著自身的特點。針對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企業內部審計要實現它的職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必要的前提,健全獨立的審計機構是充分的保證。應建立專門的內審機構,配備具有各類專業知識的專職審計人員,提供必要的審計經費,使內審部門獨立于各職能部門之外。
(二)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一是在內部審計人員中,要加強全員的風險管理意識,樹立內部審計人員的權威性,使內部審計部門成為獨立而權威的參謀機構,更有一定的風險管理能力;二是內審機構應采用科學的風險管理模式,重視與各職能部門的信息交流,適時公布風險評估結果,讓各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經過調研核實,通過各業務部門橫向和縱向的協調聯動管理,確定各環節的風險源,通過風險識別、衡量、監測、控制和轉移實現全面管理和全過程管理。三是完善內部控制機制,通過制定完善的內部審計標準和審計人員準則,以確保在企業治理機制的運行中,內部審計機構能有效工作。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全面提高職工責任心,加強道德素質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控制住風險源。
(三)建立和完善與內部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
我國企業的現代內部審計在相關制度建設上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為了能夠適應現代企業內部審計不斷快速發展的要求,加快內部審計相關的法制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四)開展實務研究,建立風險清單。
有不少企業組織模式,其風險主要來源于組織的外部,所以在建立風險清單時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個企業適用的風險清單。如企業的產品外包生產,企業負責貼牌銷售這一模式。其次,要完善各種合同,通過合同來規避風險;其三企業應制訂應急計劃,避免完全依賴一個外包生產商,以分散風險。
四、總結
總之,現代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變革、會計記帳方法的電算無紙化和國際會計準則對我國會計行業的影響日益加大以及現代企業已直面世界重組并購風暴,使得企業主體多變而出現了新的變化,因此,現代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也要“與時俱進”。及時加強現代企業審計風險管理的思想指導,作好防范和控制內部審計風險的方針,始終注重內部審計風險評估,予以提高評價和處置水平,那么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就可有章可循,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水平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孟焰,潘秀麗.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研究.審計研究,2006(3).
[2]劉麗云.試析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機制的融合.財會研究,2006(8).
[3]歐陽斌.內部審計與現代企業風險管理.會計之友,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