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約型高校是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大勢之下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對于節約型高校,目前有多種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一,從高校資源配置出發,強調節約型高校應該是實現人、財、物、時、空等資源合理配置的高等學校。如,楊華、桑作銀等認為,“節約型高校應該是教育教學、行政科研、辦學投資等教育資源的配置能實現帕累托最優。換言之,高等教育的投入與產出關系比例必須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教育產品只有在結構、規模、質量、發展速度等方面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時,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資源利用率”。其二,從社會發展背景出發,強調節約型高校是在執政黨理念升華和重大理論創新推動之下所形成的注重資源節約和消費健康文明的優化發展型高等學校。如,王文軍就以為,節約型高校發展的依據便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在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而這正是“我們推進高校管理實踐創新、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建設廉政節約型高校的指南”。其三,從傳統文化的傳承角度出發,強調節約型高校是一種傳承和踐履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的現代型高等學校。人們較普遍地認為,增強節儉意識,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美德,構建節約型高校,是高校自身健康快速發展的內在要求。其四,從現實存在形態出發,強調節約型高校是作為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現實地存在的一種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物質資源、珍惜人才資源的具有現代形態的高等學校。如,吳偉義認為,“建設節約型高校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諧校園建設的必要環節”。
這些不同角度的理解,對于建設節約型高校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都富有啟示意義。筆者從高校財務管理角度,著力對有利于節約型高校建設的財務管理重要元素予以討論,并就如何優化節約型高校財務管理元素提出一些針對性意見,旨在強化高校財務管理的節約功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節約美德,從而推動節約型高校建設的整體進程。
一、有利于節約型高校建設的財務管理元素分析
從高校財務管理角度探索節約型高校建設,就可以發現,高校財務管理的諸多元素都對節約型高校建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職業素養元素
高校財務管理人員是否具備有利于節約型高校建設的基本職業素養,是節約型高校建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如果一名高校財務管理人員具備有利于節約型高校建設的基本職業素養,懂得節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文化因子,是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對節約在未來全球化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有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有自覺主動的節約意識,其內心深處對學校各項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有足夠的重視,那么其就能夠養成高素質的厲行節約的職業美德,就會在自己的職業行為中,從最基本的資源管理環節入手,堅持不懈地監督、協助學校領導搞好開源節流,節能、節水、節電以至節約各項人力物力等等,貫徹高等教育的“規模、結構、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方針;就能夠在履行崗位職責過程中,從自我做起,創建節約型特色崗位模式;也就能夠通過自己財務管理的特殊職業行為有力地促進高校節約之風生成。
(二)制度安排元素
高校財務管理中節約的制度安排是形成節約型高校基本制度規范的重要元素,其從外在、硬性的財務管理方面制約著高校師生的各種資源浪費行為,是節約型高校按節約的基本原則和規范發展的一種重要的制度保證元素。目前,許多高校投資不足已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嚴重短缺,而有限的教育資源的浪費又可能導致更大程度上的教育資源短缺,因而,節流便成為時下高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形下,重視高校財務管理元素中節約的制度安排,使高校科學規劃的各項節約舉措在財務管理制度安排中得到具體的貫徹和落實,從財務管理制度方面將學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以至各項資源進行最為合理的挖潛、利用,必然有助于高校實現最大化的節約。
(三)文化影響元素
高校財務管理文化是整個節約型高校文化的內核之一。由于財務管理部門是高校師生員工日常往來最頻繁、直接利益最相關、方方面面最關注的部位,因而,重視發展高校財務管理中的節約文化,通過各種財務賬目、財產管理、會計審核、多元化財會服務等具體方式,向全校師生傳遞諸多節約文化的信息和理念,就能夠對節約型高校文化建設以至節約型高校建設的諸多方面產生深刻影響,從而促進節約型高校文化的整體發展和不斷沉積。
(四)機制運行元素
高校財務管理機制是保證節約型高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具體政策的貫徹實施,保證節約型高校良性運轉的關鍵要素。通過高校財務管理中完善合理的節約機制,形成強大的高校節約執行力,就可以將節約型高校其他諸多元素納入到高校節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一般而言,一所高校,如果沒有形成良好的財務管理節約機制的話,那么其他諸節約元素也就無法得到有效的凝聚,不能在節約型高校建設中發揮出實質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良性的財務管理節約機制,整個節約型高校的建設就會落空。
(五)細節滲透元素
高校財務管理節約細節的系統滲透是節約型高校建設的重要方式。人們的眼光往往總是盯在那些重大發展資源的節約上,卻容易忽視日常管理細節上的節約。實際上,正是那些日常細小的疏漏之處,才最容易使人們形成鋪張浪費的陋習,匯集成有限資源高消耗的巨大暗流。因此,高校只有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財務管理這一核心節約部位的細節滲透,才能夠營造出整個校園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從而有效地促進節約型高校的形成。
二、有利于節約型高校建設的財務管理元素的優化對策
由于高校財務管理中諸多元素對節約型高校建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對這些重要元素進行優化處理就成為節約型高校科學發展的對治策略。
(一)提升高校財務管理人員厲行節約的職業素養
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提升高校財務管理人員厲行節約的職業素養。如,通過定期輪訓,使所有的財務管理人員了解節約型高校建設對于未來高校的發展以至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諸方面的價值;了解中國式節約消費對于解決全球化困境的特殊意義;了解必要的節能、節水、節電等相關的現代化知識與技術等等,從而提高他們對節約型高校建設的認知水平和自覺、主動的服務意識;安排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校際間節約型財務管理的經驗交流,在互動中提高他們厲行節約的職業素養。制訂相關的辦公職責,使所有的財務管理人員注意提高辦公效率,盡量減少自身的辦公資源耗費,從身邊做起,從而在財務管理中養成講究節約的良好職業習慣,造就財務管理的勤儉節約之風。重視塑造財務管理人員勤儉節約的公眾形象,通過財務管理這一高校核心窗口向全校師生員工傳遞勤儉節約的服務信息,從而使節約型高校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教育管理舉措落到實處,產生實效,使財務管理人員在節約型高校建設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二)重視節約型高校財務管理中各種節約的制度安排
高校應注重節約渠道的暢通,依照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安排,出臺本校節支節能和節約其他資源的財務管理制度,使學校各項節約舉措通過量化的標準在財務管理制度上得到準確的表達。如,在學校節約能源的管理體制、責任及各類能源的開戶申請、安裝、維修、驗收及收費程序制度之下,確定具體的財務管理明細,對施工工地、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等公共場所的能源耗費進行財務審計與管理,從而杜絕因受益者與承擔者的分離所造成的嚴重浪費現象;制定財政收支的監督檢查制度,監察學校的資源耗費情況,加大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將資源節約責任和實際效果納入目標責任制和干部考核體系中,使節約者受到獎勵、浪費者受到處罰;制定嚴格的財務效益審計制度,杜絕重大基建項目預算作假的現象,提高投資效益,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財務管理制度上堵住貪污浪費的漏洞等等。
(三)營造高校弘揚中華傳統節約美德的財務管理文化
建設節約型高校,就是要將節約的理念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教師教學科研、校園行政與后勤服務等各個領域,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獲得盡可能大的辦學效益。因而高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應該逐步有意識地沉積自身優良的財務管理文化。可以著力從節約的財務報表分析、節約的財務賬目登記、節約的財務信息披露諸方面營造優良的財務管理文化,使財務管理文化成為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財務管理文化的影響,把節約的觀念傳輸到廣大師生員工的思想中,推動大家理性、深刻地認識我國環境能源保護的現狀,強化節約意識,樹立“浪費就是腐敗”的節約觀,普遍提升全校師生員工的節約素質,使節約型高校的各種文化信息和基本理念轉化為師生強大的節約內驅力量。
(四)健全具有強大執行力的高校財務管理節約機制
高校財務管理是影響高校正常運轉的重要部門之一,一所高校是否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很大程度上要通過其財務管理體現出來。實行校園水資源循環使用,推動中水回用設施的建設,避免、減少污染廢棄物的排放;節約、集約、合理使用校園土地,避免興建大面積人工湖泊、廣場與景觀帶,安排合理的容積率與綠化率;嚴禁將校園土地用于或變相用于商業開發;推進基礎設施地下管網改造規劃編制工作等等,都要有強大的節約執行力作保證。只有通過健全高校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增強節約執行力,實施高效的財務管理節約行為,使學校各項具體的節約舉措得到強有力的執行,才有可能建設出美好的節約型校園。
(五)注重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內部的節約細節滲透
建設節約型高校,也應從細小處入手,通過高校財務管理系統,把節約資源意識滲透至校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要發揮每一位財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想點子、謀方法,為建設節約型高校作貢獻。通過嚴格把握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內外部的節約細節,以節電、節水、節油、節耗材、精文減會為重點,做到“少漏一滴水”、“少用一度電”、“少費一張紙”、“少耗一件辦公物品”、“少跑一趟車”,控制辦公費用,降低學校運行成本,實現辦公無紙化,打印紙雙面用,開展使用回收紙活動等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使節約型校園建設活動取得實效。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掘學校潛在的節約元素,實現學校又好又快的發展。
2006年,教育部發出了《關于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通知》,就建設節約型學校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就使得節約型高校進入到一個全面建設階段。因而,如何深化對節約型高校財務管理元素的認識,優化節約型高校的財務管理元素,加快節約型高校建設的整體進程,都已成為必須重點突破的課題,對此,應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 楊華,桑作銀.從效益審計的角度談構建節約型高校[J].會計之友(電子版),2008(35).
[2] 王文軍.構建廉政節約型高校后勤的思路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07(34).
[3] 吳偉義.節約型高校建設芻議[J].中國農業教育,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