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醫院財務管理論文 > 《成本會計》教學組織與教學思路探討

《成本會計》教學組織與教學思路探討

一、引言

成本會計作為會計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要為企業提供有關成本方面的各種信息,既用于計劃、控制,也用于產品、服務和客戶方面的成本計算。目前越來越多的成本會計人員被要求轉變為決策制定者而不僅僅是數據提供者,要為不同目的提供不同的成本資料。西方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便開始了會計教育改革,專家和學者已經達成了一致觀點,即本科會計教育除了應向學生傳授必備的專業技術外,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為了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本科成本會計教學應該突出以管理控制為核心的發展趨勢,通過強調基本概念、分析、應用以及程序,強調成本會計是一種企業策略和實施的管理工具,要結合管理和決策的需要來研究成本問題,進而使得成本的內容不斷豐富,推動成本會計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二、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一)對原始資料取得以及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成本會計工作的原始記錄是成本、費用業務發生的證明,是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原始依據。原始憑證多樣而又復雜,范圍包括生產記錄、考勤記錄、設備利用記錄和材料物資收發記錄等,而且不同企業的原始記錄并不完全一樣,其范圍、內容以及憑據的格式決定于各企業的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這些往往在學習過程中被同學們忽視,學生僅僅知道是交易或交換發生時的憑證。

另外,在材料成本核算上,特別是核算涉外業務的企業,本科學生并不清楚應該要細化材料成本核算。因為最近國際市場上經常會遇到傾銷與反傾銷的調查問題,原材料在生產領用中的領料單、用料記錄明細表等應保存完好,材料成本的追溯基本上是依據這些原始憑證。當企業從市場經濟國家直接進口原材料時,在反傾銷調查中,調查人員很有可能直接采用來自市場經濟國家相關的價格信息,忽視了保管完整的訂購合同、正式購貨發票及相關付款資料等因素,會對企業應訴造成巨大的損失。

(二)對于會計操作流程的細節理解不夠

在本科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成本不同計算方法十分重視,但對于書本上涉及不到而實務操作非常重要的計量驗收工作理解不夠。計量驗收是對企業各項財產物資收發領退的數量進行準確確認的手段,也是一種管理制度。如果生產過程中的財產物資收發領退數字反映失真,就會導致成本會計工作的成果即提供的有關成本費用等數據資料虛假,進而會影響到企業整個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信息的真實。學生在各產品之間分配費用或者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時,對于作為分配標準的定額工時、實際工時數據的來源不甚了解;月末產品的完工程度是由生產部門提供數據還是成本核算部門計算確定數據等混淆不清;而且由于缺乏實踐基礎,有些學生甚至弄不清楚在計算成本費用時,哪些是需要實際統計的,哪些是需要根據統計結果計算的。

(三)對成本計算對象分辨不清

這是由于本科學生沒有實踐經驗,不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和工藝流程,僅就工業企業各部分成本的計算而言,并不難懂,但如果將各章節內容融合成一個完整系統加以靈活的運用,就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對制造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生產組織形式知之甚少,對生產工序和生產步驟的正確區分,對生產中投料方式和在產品轉移方式的理解不透,影響了他們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及對分步法中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生產步驟的確定等問題的理解和掌握。

三、成本會計教學組織探討

(一)加強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的教學團隊和梯隊建設

在教學團隊中發揮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的作用,與企業合作不斷更新教師隊伍的實踐經驗,同時積極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形成有教學創新的專業改革思路和“教學相長”的教學內涵。

(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會計職業技能證書為主線,對專業課程進行“課證融合”教學內容改革,將從業資格標準引入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課程設置,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內容根據實踐的需要確定

(三)授課內容、進度保持一致性,課件標準化

啟動標準化教學模式,即推行統一教學大綱、集體備課以團隊的力量推動課程的建設。目前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選修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生較多,考慮到教學效果的影響,經常會將學生組成若干小班進行授課。由于現階段采用的是學分制的教育體制,學生可以不局限于在任何時候都去某一個班聽課,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去聽課,如果能夠保持授課內容、進度的一致性以及課件的標準化,那么有助于學生自由選擇時間與地點去聽課,并能夠保持聽課內容的連貫性,避免了過去強制性聽課造成的學生厭倦心理,或由于不同教師授課內容不一致而導致的漏聽或重復聽課的情況。

(四)強調職業道德教育

對于道德標準與行為規范的正確判斷等能力的分析與培養是會計教育中不能忽視的問題。如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的“道德行為準則”的規定包括專業能力、保密、誠實可靠和客觀性;同樣,我國的《會計法》第三十九條也規定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和參與管理等。可以看出,無論是國外管理會計師協會的道德行為準則,還是國內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都明確要求會計人員保持最高的道德行為標準,保持職業生存條件,防止泄露商業秘密,并在工作上保持誠實可靠和客觀。
四、成本會計教學思路設計

(一)強調成本管理主題

即突出客戶關系,強調客戶的變化,增加客戶成本核算和盈利性分析,協調成本、時間、質量等因素的關系,對成本規劃和成本管理加以擴展討論。

(二)樹立成本效益思想,充分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作用

成本會計的真正內涵不是簡單計算出完工產品和產品成本數額,而是如何規范、系統、準確地參與企業成本監督和管理。本科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經常會認為評價企業成本工作績效時,成本升降是唯一標準。其實成本只表現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各種勞動耗費,至于這種耗費效益如何,卻不是產品成本指標本身所能反映出來的。這里需要融入經濟學思想:相同產出下的投入越少越好;相同投入下產出越多越好;投入的增長要慢于產出增長;投入減少要快于產出減少;投入下降產出上升為好。成本工作績效考核應根據投入與產出關系進行評價。在實踐中片面強調降低成本,勢必挫傷企業為未來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來高昂但卻必要的費用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企業技術革新和產品更新換代。所以,為未來增效而正視樹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業競爭戰略的制定。

(三)注重課程內容的交叉性

會計學屬于經濟管理學科的一個分支,與其他相關課程的相互支撐密不可分,如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例如,在談到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單獨核算的部分,為什么要進行單獨核算,對企業來說有什么意義,可以借鑒微觀經濟學中“企業生產可能性邊界”來加強理解,即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是要有一些固定資產投入在里面的,例如廠房、機器設備等等。即使在停產階段也需要對這些固定資產進行保養與維護,所產生的費用即構成固定成本,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處于虧損狀態時,并不一定要求企業立即停止生產,因為如果實現的收益仍然能夠補償上述固定成本的支出,就需要繼續經營下去,只有當收益不足以彌補固定成本支出時,才有必要停止一切生產活動。這一經濟學原理說明了為什么有些企業特別是制造型企業大都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部分分別核算。這樣經濟學與會計學兩種知識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四)課前布置預習作業

埃德加福爾曾經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會計信息紛繁復雜,要能夠迅速獲取和運用所需信息,關鍵之一就是要“會學習”。作為實踐性較強的成本會計而言,在老師講授之前,學生對這一塊知識體系是一片空白,如果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獲得一種自發的繼續學習的能力,一種獨立思考并帶有批判性的認識能力,而不會被老師的思路所牽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

(五)化繁為簡,總結規律

在成本會計課本的每一章都有許多類似的公式,如果零散的記憶經常會發生混淆,例如分配材料費用、工資、制造費用、計算廢品的成本、交互分配、定額比例法、約當產量法等等,可以套用一個標準化公式來表示,即:分配率=待分配費用/各種產品的分配標準之和,其中分配標準主要就是定額費用和定額工時,而后某產品應分擔的生產費用=該產品的分配標準×分配率。這樣在遇到需要分配成本的問題時,就可以逐一套用該公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振智.成本管理會計課程函授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成人教育,2003(8):79-80.

[2] 朱寶安.成本會計教學方法探討[J].時代教育,2008(6):129-130.

[3] 李傳雙.反傾銷應訴中成本會計應對策略研究[J].財會月刊,2008(1):14-16.

[4] 查爾斯.霍恩格倫等著,成本會計學-以管理為重心(第九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0):1-4.

[5] 鄭秀芳.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J].教育創新,2008(3):153-154.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