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5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條件 > 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

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危害

會計憑證反映經濟業務不實,會計賬簿記錄不實,會計報告失真,會計處理方法不符合一貫性原則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等。常見的作假手段有:有的單位通過少轉成本、少攤費用等手法,將虧損變為盈利;這些虛假或嚴重失真的會計信息已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掩蓋了單位經濟活動的真相,影響了國家宏觀決策的正確性,給國家經濟建設造成了混亂,同時使國家稅款和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之深令人擔憂。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

會計信息失真、造假賬等問題屢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職業品質不高,業務素質較差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觀原因。而利益驅動、粉飾政績、監管不力、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則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根源。

1.利益驅動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誘因。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團體利益,置黨紀國法于不顧。出于偷稅、漏稅,減少或推遲納稅等目的,一些企業利用各種方式粉飾會計報表。當然也有些企業出于資金籌措和操縱股價的目的,有時甚至不惜虛構利潤,多交所得稅,以證明其盈利能力。

2.粉飾政績的政治利益驅動為會計信息失真推波助瀾。目前國有企業改革已進入了攻堅階段,國有企業扭虧為盈,創造良好的經營業績既是一項經濟任務,也是一項政治任務。對于企業領導人而言,若完成此項任務,可謂前途光明,否則可能職位難保。因此,這些企業可能極力粉飾會計報表,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3.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為會計信息失真提供了條件。單位規章制度不健全,內部監督約束機制缺乏,為制假造假乃至會計人員犯罪提供了條件。一些應當建賬的單位不建賬或賬目混亂,不按制度規定設置會計科目、使用憑證和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些單位內部管理混亂,財務收支失控,私設“小金庫”,賬外設賬,單位負責人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有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成本控制無定額,材料領取無計量,往來賬不清理,財產物資管理無制度,跑、冒、滴、漏現象嚴重,不僅造成資產的大量流失,而且使會計確認、計量、記錄難以反映企業真實狀況,成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4.監督不力助長了計會計信息失真的擴展。一是社會監控系統不健全。對企業的審計監督雖然設置了較多的行政執法機關和社會監督力量,但是實際上各自為政,不能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二是審計檢查中不能嚴格執法。一些部門只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只是想通過收費,甚至分成等形式到企業中撈一把,對一些違法違紀情況視而不見,或者以罰代法。

5.企業領導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懲治不力為會計信息失真提供基礎。長期以來在我國“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現象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致使某些企業領導為了完成任務或指標,不得不采用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法來實現其所謂的“業績”。另外,有些企業領導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常常要求會計人員采用各種違反紀律的手段和方法,對會計資料和數據進行修改。有些財會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職業道德水平低,不能有效地制止違法違紀行為;還有些財會人員本身業務不精,有意無意間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當然,在客觀上由于最近幾年會計方面的改革頻繁,不能全面地出臺新準則,致使一些財會人員不能及時獲取、掌握準則、法規等,另外,對會計人員的違法行為處罰較輕,打擊力度不夠,使造假成本遠遠低于造假利潤,也是會計造假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三、 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危害是嚴重的,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當從多方面入手,進行綜合治理。

1.加大《會計法》及相關會計法規、制度的宣傳力度,增強會計人員依法辦理經濟業務事項的意識。《會計法》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點法律,是規范我國會計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導我國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是規范會計秩序、打擊造假賬等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重要法律武器。因此,應在全社會大力宣傳《會計法》,使《會計法》的各項規定深入人心。同時,應突出宣傳依法建賬、規范會計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和法律規定,使廣大會計人員正確理解、準確把握《會計法》的內容和精神實質,認真掌握和自覺運用《會計法》這一重要法律武器,依法做好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參與經營管理,維護國家財經紀律,為提高會計信息和會計工作質量做出應有貢獻。

2.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明確單位組織機構、職責權限、執行和報告關系等,堅持遵循不相容的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按照授權、簽發、審批、執行、記錄、報告等環節劃分經濟活動的步驟。處理經濟業務必須得到相應的授權批準,被授權人員要對授權者負責,出現問題要追究相應責任。建立會計內部崗位責任制,分工要有利于相互分離和牽制,會計處理要符合規定要求,備用金管理要能夠起到控制單位內部各機構、各部門的現金開支等作用。制定財產保護控制制度,各項資產管理要由專人負責,手續要清楚,有價證券和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強的資產必須限制無關人員直接接觸。切實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及時、準確地提供會計信息。
3.完善社會監督體系,增強會計監督的全面性和權威性。要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充分發揮社會審計的公正作用。要依靠注冊會計師這種社會監督力量去監督企業的會計行為,同時應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監督。與財政、稅務、審計等執法部門有效銜接,使外部監督形成合力,與內部監督一起組成完善的監督機構。

4.提高企業領導和會計人員的素質,創造良好的會計環境。按照《會計法》對單位會計工作有關人員的責任界定,單位負責人為本單位會計工作的責任主體,一個單位會計工作出了問題首先由單位負責人承擔責任。因此,應做好對單位負責人的教育培訓工作,強化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所擔負的責任,使單位負責人以身作則,帶頭執法,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為會計人員營造良好的執業環境,從源頭上根治會計造假問題。會計隊伍素質直接影響會計工作的優劣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人員要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要嚴格執行國家方針政策和各項規章制度,增強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責任感,維護國家財產安全;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提供準確、真實的會計信息。要虛心學習,熟悉財務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提高會計業務技能,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切實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及時、準確地提供會計信息。

治理假賬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會計信息失真的防治任重而道遠,需要有決心、信心、耐心和恒心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深入剖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從我做起,恪守“誠信”,“不做假賬”,已成為當今每個會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1]夏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與繼續教育新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 2006(7).

[2]賓雪玲,等.淺談會計信息質量現狀與對策[J].消費導刊,2007(11). [3]徐哲.會計失真行為的經濟學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12).

[4]宋建華.新時期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J].理論觀察,2007(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