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5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條件 > 銀行人員操作風險控制的地區差異性研究

銀行人員操作風險控制的地區差異性研究

引言

操作風險是現代銀行業面臨的一項重要風險,對商業銀行的運營帶來嚴重危害。在銀行風險體系中,操作風險的損失額占據總損失額的20%左右,然而,隨著銀行業務規模的擴大與金融產品數量的增加,這一損失比例很可能突破40%的界限。所以,操作風險防范是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

同樣,操作風險對國有商業銀行的運營也帶來巨大的沖擊,使國有商業銀行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事件頻繁發生,損失額急劇上升,波及面日漸增廣,從而引起了國有商業銀行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2005年3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Basel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的《操作風險管理與監管的穩健做法》(2003)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分布特征,發布了《關于加大防范操作風險工作力度的通知》,標志著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戰略實施的開始。

Basel銀行監管委員會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認為: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包括法律風險,但不包括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strategic risk and reputation risk)。根據英國銀行家協會的劃分,操作風險可分為人員操作風險、流程操作風險、系統操作風險和外部操作風險四種類型,分別由人員因素、流程因素、信息系統因素、銀行外部因素所引起。

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分布特征與西方商業銀行有所不同。在西方商業銀行,流程風險是最大類型的操作風險,而在國有商業銀行內部,人員風險是最大類型的操作風險,占據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事件及損失額的50%以上。因此,人員操作風險的防范是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的核心內容。國有商業銀行人員操作風險可分為內部欺詐、失職違規、違反用工法律、工作環境安全性、勞動力不足等類型。其中,內部欺詐又是人員操作風險的主體類型,包括隱瞞不報、濫用職權、逆程序操作、洗錢、以權謀私等子類型事件。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顯著的地域差異性,從而帶來國有商業銀行運營機制與運營績效的地域差異性。由于銀行業在本質上是風險管理的行業,而操作風險控制是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控制的地區差異性分析具有現實性的研究價值,能夠使不同區域的銀行機構之間實現優勢互補、經驗共享,進而全面提高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的整體水平。

一、研究模型的構建

根據Basel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的《操作風險管理與監管的穩健做法》(2003)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加大防范操作風險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結合與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的內外部金融環境,并通過對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人員操作風險防范的經驗性總結,本研究認為國有商業銀行人員操作風險控制的影響因素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人員規模。人員操作風險是由人的行為直接引起,人的行為由人的意識所驅動,而個人的意識又受到群體行為與群體意識的支配。因此,銀行機構的人員規模可以影響到銀行職員的群體行為和群體意識,從而影響到個人行為與個人意識,進而維護或削弱銀行職員在操作風險控制上的心理契約。

第二,制度執行。制度執行是內部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對各類銀行風險防范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根據西方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的經驗,80%以上的風險事件均與制度執行的低效或缺失有關。對國有商業銀行而言,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危害要遠遠低于制度執行不力所造成的危害。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的重大操作風險事件的發生幾乎都源于制度執行的缺陷,而不是制度的本身缺陷。

第三,風險文化建設。風險文化建設是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特別是操作風險控制發揮著較大的作用。盡管國有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環境尚處于不完善狀態,但在風險文化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控制仍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從長遠來看,風險文化建設是人員操作風險控制的首要影響因素。

第四,內部稽核。內部稽核就是要求國有商業銀行不斷地完善稽核體制,充實稽核力量,加強對稽核隊伍的培訓,提高稽核人員的業務素質。操作風險可分為內部操作風險和外部操作風險兩大類,而人員操作風險是典型的內部風險。因此,內部稽核體系的完善與實施對人員操作風險的控制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第五,職責明晰。根據近年各類媒體報道的操作風險事件來分析,職責明晰的缺失是引發人員操作風險事件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風險事件發生在職責的交叉領域或職責邊緣,缺乏明確的責任主體。因此,國有商業銀行要明確總行、分行、支行以致儲蓄所的責任,形成明確的制度保障,要求各級管理人員以身作則,對出現的大案與要案要從嚴追究高管人員與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六,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就是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并加以嚴格實施。人員操作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受相關人員的主觀意識所支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受到激勵機制的影響力度較大。對于風險防范而言,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著一定的激勵機制,但是,對于操作風險防范而言,激勵機制的建設仍處于起始階段。

根據以上理論分析,可以構建如下多元回歸分析模型:

people=β0 k1middle k2east β1 lnsize β2exec β3cult

β4audi β5dist β6init μ

其中,β0為常數項,μ為隨機誤差項,西部地區(west)為基變量,各變量符號的含義、變量類型、系數說明、系數預期符號如表1所示。

二、實證檢驗

(一)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7點量表制進行樣本數據收集,樣本單位確立為國有商業銀行的二級分行。國有商業銀行目前可分為五級機構:總行——一級分行(省分行)——二級分行(市級分行)——縣、區級支行——儲蓄所。因此,選擇市級分行作為樣本單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問卷分值采用銀行關鍵崗位人員自評的方法,基本過程是:由相關部門管理人員或高層管理人員對本行的符合性特征或行為進行評估,并通過與其他地區的同行分支機構、或者本地區的他行分支機構進行比較,然后選擇適當的分值。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2份,問卷回收率為82%,符合數據調查的常規性要求。

(二)樣本特征

有效樣本分屬于不同區域不同的國有商業銀行,在人員規模和營業網點個數上有所不同,在操作風險事件數量與操作風險損失額上存在差異。具體樣本特征如表2所示。

(三)模型檢驗

模型檢驗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對控制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第二步是對包括控制變量在內的所有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回歸分析工作是SPSS11.5,兩步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三、結論

根據回歸分析結果可知,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對于人員操作風險控制而言,基于地區差異的視角來說,西部地區國有商業銀行的控制水平顯著高于中部地區,而中部地區商業銀行的控制水平顯著高于東部地區。因此,與國有商業銀行的業務規模與經營績效的分布特征正好相反,僅從地區因素的影響來說,國有商業銀行人員操作風險控制水平由東向西具有遞增的趨勢,而非遞減的趨勢。


研究結果表明:(1)國有商業銀行人員操作風險的控制正處于初級階段,在整體上遠未進入穩定狀態。東部地區銀行的業務流量較大、產品類型較多、人員規模也較大,從而引發了更多的人員操作風險。與此同時,西部地區商業銀行的發展相對滯后,尚未進入人員操作風險的高發階段。(2)東部地區國有商業銀行人員操作風險控制能力的提高不能適應近年來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3)隨著我國西部經濟的發展,西部銀行的業務規模將逐漸擴大,必然也會進入人員操作風險的多發階段。在這一時期,西部商業銀行要充分借鑒東部地區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防范經驗。因為無論是東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環境存在著高度的共性,因而在某些領域也遵循著相同或相似的規律。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