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會計》課程是財會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的設計思路主要體現在下列兩個方面:一是使學生掌握從事會計工作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能熟練處理企業日常發生的主要經濟業務,培養會計領域的技能型專門人才;二是為后續課程(如《出納崗位的核算與管理》、《財產物資核算與管理》、《成本核算與管理》、《企業財務管理》、《企業納稅實務》和《企業內部審計》等)的學習培養濃厚的興趣,同時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基礎會計》課程設置以會計循環流程為主線,根據高職院校財會類學生的認知特點來展示教學內容,在工作任務引領下以情景模擬、角色互換、仿真操作和分組討論等形式展開教學,尤其“六步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從“整合教學內容”和“實施六步式教學”兩個層面向各位同仁展示煙臺職業學院的教學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新編教材,整合教學內容
對《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是以編制會計報表為目標,基于會計工作流程,按照分解的6個會計工作任務(包含29個子任務),重構了《基礎會計》課程內容,整合了8個學習情境和34個學習項目(見表1)。
二、課前備課,實施“項目負責制”
為保證《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的良好組織與實施,該課程小組根據各專兼職教師的優勢和特點,實施“項目負責制”,形成了以下分工協作的機制:理論知識教學設計及實施主要以專職教師為主;實踐技能訓練主要由企業兼職教師講授指導。專職教師負責并具體承擔各學習情境的教學任務,由教研組長負責各學習情境具體教學內容和進度的協調與指導工作;每個學習情境安排一名責任教師,負責組織集體備課等教研活動;企業兼職教師負責并具體擔任課程中重要實訓技能環節的指導工作,承擔校外頂崗實習課程,實行彈性課表,課程小組每周至少舉辦一次集體教研活動,對教學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并研究制訂下一階段工作計劃與安排。通過專兼教師的分工合作,確?!痘A會計》課程教學的順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三、課堂組織,采用“六步式”教學
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方法組織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破教與學、學與做之間的界限,實施基于會計工作過程的“六步式”教—學—做一體的課堂教學結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分組討論時,教師要梳理主線,對研討的問題作一些指導和提出具體要求,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學生以自愿方式平均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五六個人一組),作為討論課的基本單位,在討論小組內選出組長、發言人、記錄員,每學期在小組內每人至少要有一次當組長、發言人和記錄員的機會。小組討論以學生討論和陳述為主,老師負責組織和引導討論,并進行點評和總結。
教師在講授時,要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和重點、難點的講解,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技能操作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及時進行技能指導,力求演示準確、操作到位。
在學習情境“填制與審核原始憑證”、 “填制與審核記賬憑證”、“開設和登記賬簿”等內容都采用了“六步式”教學,在學習情境“填制與審核原始憑證”中采用“六步式”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見表2。
在實施上述“六步式”教—學—做一體的課堂教學結構時,專、兼教師要密切合作,專職教師重點探討講授技巧、小組研討流程等問題,要總結經驗,并及時與兼職教師溝通和交流;兼職教師重點探索技能操作的訓練技巧,在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專職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專、兼職教師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共同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
“六步式”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以講授知識為主的“填鴨式”傳統教學方法,使教師與學生的位置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教師從演員變為導演,學生從觀眾變為演員,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和職業素質的養成,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教學評價,實行動態管理
教學評價分為“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兩個部分。“學生評教”在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進行,實行民主不記名評教方式,每學期至少聽取一次學生評教意見,對學生的建議、看法、措施等各方面的內容,課程小組都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答復,以不斷改進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本課程全體教師的整體水平。
“教師評學”,《基礎會計》課程將會計從業資格和助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嵌入到校內考核體系當中,做到校內考核與社會考核相結合;“學習領域”課程在原有理論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考核,做到理論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期末與平時考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同時,考核中增加了學生互評和兼職教師評價部分。
形成性評價是按照會計工作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在平時的階段性學習中逐項對學生進行考核評估,促進知識和技能在平時的積累。考核方法包括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結果性評價是從單項技能和獨立知識點的考核遞進到綜合性考核,檢測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掌握會計核算的通盤賬務處理技能??己朔椒òňC合測試、真賬實做和實踐指導教師評價。
總之,“教師評學”做到了三個“結合”,即理論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期末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校內考核與社會考核相結合。
學院會計專業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每年會計上崗證考試的通過率和會計電算化證考試的通過率都達到100%,助理會計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最高達86%。這些成績的取得,與開展的會計教學改革工作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