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5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條件 > 探析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綜合征收方式

探析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綜合征收方式

所得稅制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是綜合所得稅制或混合所得稅制,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實行純粹的分類所得稅制。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分類所得稅制。這種課稅模式在我國的實踐表明,它既缺乏彈性,又加大了征稅成本。

1 個人所得稅制的基本模式

世界各國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大體上可分為三種基本模式:

1.1 分類所得稅制

又稱為個別所得稅制,是對同一納稅人不同類別的所得,按不同稅率分別征收,實行區別對待的稅收制度,如對工資薪金等勞動所得課以較輕的稅,對營業利潤、利息、股息、租金等資本所得課以較重的稅。這種稅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只對稅法上明確規定的所得分類分項課征,而不是將個人的總所得合并納稅。

1.2 綜合所得稅制

又稱為一般所得稅,是將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所得綜合起來,減去法定減免和扣除項目的數額,就其余額按累進稅率征收的一種稅收制度。它的特點就是將來源于各種渠道的所有形式的所得加總課稅,不分類別,統一征收。

1.3 分類綜合所得稅制

又稱為混合所得稅制,是由分類所得稅和綜合所得稅合并而成的一種稅收制度。具體講,它是按納稅人的各項有規則來源的所得先分類課征,從來源扣繳,然后再綜合納稅人全年的各種所得額,如達到一定數額,再課以累進稅率的綜合所得稅或附加稅。其特點是對同一所得進行兩次獨立的課稅。

2 我國個稅現狀

2.1 個稅作用尚不顯著

據統計,目前我國工薪階層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占個人所得稅總額的70%以上,在某些地區甚至超過80%。工薪階層自然是屬于社會收入金字塔中下部分,個稅收入來源集中于此當然不能體現為財富再分配的正義。并且,在經濟的波峰波谷,個人所得稅的作用同樣不顯著,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個人所得稅對經濟過熱與蕭條具有明顯的反周期影響。

2.2 形成的原因

形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正是在分類征收方法上,這種方法以個人為單位,區分不同類型的所得實行源泉扣繳,它的最大問題在于無法準確衡量納稅主體的納稅能力。

而現行的分類征收方法無法反映納稅人家庭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這樣的征收方法也不能反映納稅能力較強人群的實際情況。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收入模式變為工資、勞務收入、資產性收入等并存的多元化收入模式。高收入群體往往具有多個收入來源,且大部分來自工資薪金收入之外,在目前這種個稅征收體制之下,大部分收入都能有效避稅。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自動穩定功能不明顯,而財富再分配更是呈現逆調節的趨向。

3 我國個稅課征模式選擇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實行分類制課稅模式的國家,把應稅所得分為工薪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共十一類所得,分項按照規定的扣除方式和稅率進行課稅。

3.1 分類制下個稅現狀

在分類制下,對所得實行列舉式難以適應當今個人收入多元化、復雜化的現狀和收入形式不斷變化的趨勢,從而限制個稅的征收范圍。分類制不能全面完整的體現納稅人的納稅能力,從而造成所得相同來源不同納稅不同,不符合支付能力原則。我國分類制中,對工薪和勞務報酬等勤勞所得使用較高的累進稅,分別為5%~45%九級超額累進稅和20%~40%三級超額累進稅;而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及偶然所得等非勤勞所得使用20%比例稅,我國分類制個人所得稅并沒有體現區分所得來源促進公平;在公平上既沒有體現縱向公平也沒有很好的體現橫向公平。雖然具有源泉扣繳的征管之便,但同時伴隨著分類差別扣除、差別稅率下,納稅人通過不同類收入的轉移而產生的大量逃稅、避稅現象。

3.2 綜合所得稅制是我國個稅課稅模式的必然選擇

新時期我國個人所得稅組織財政收入功能和公平收入分配功能選擇,決定我國個人所得稅應采用綜合課稅模式。 基于我國居民納稅意識不強,稅務部門征管水平有限的現實,在實行綜合征收中可以在對應稅所得采用“概括法”或“反列舉法”的同時,借鑒分類征收的一些具體做法,即對所得再以分類,按納稅人的各項收入先課以一定比例的分類所得稅(如按月征收的工薪所得,按次征收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財產租賃和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實行源泉征收和預定征收,到年末再綜合納稅人的全年各項所得額,按以年計征的扣除額和累進稅率計算年度應納稅額,比較已分類實行源泉征收和預定征收的總額與按年綜合計算的納稅人本年度的最終應納稅額,多退少補。

3.3 個稅綜合征收需要掌握大量的個人信息

個人所得稅綜合征收需要征收部門具有強大的個人信息收集能力。以美國為例,征稅機關首先要將納稅人確定為四種身份(單身、已婚夫婦單獨申報、戶主、已婚夫婦合并申報或鰥夫寡婦)的一種,其次再確定納稅人的所得,一般有四種來源,即勞動所得、資本所得、他人處轉移所得和推定所得(如低于市場利率的貸款,他人負擔的費用,低價購買)。不同納稅人確定不同的扣除標準,其中若納稅人選擇分項扣除,征稅機關則將了解納稅人包括醫療費用、慈善捐贈、利息費用、偶然和偷盜損失等等多方信息。
以上對個人信息的掌握是我們現在改革的難點。但是,信息化技術的進步和我國各項市場規則的完善給我們的改革奠定了基礎,社會各界對稅制公平的期待提供了推進改革的動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多,分類所得稅課稅模式會逐漸向綜合所得稅課稅模式轉變。

?參考文獻:

[1] 徐滇慶,李金艷.中國稅制改革.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

[2] 董樹奎.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現狀的分析.稅務研究,2002.

[3] 張青.激勵相容機制下的個人所得稅設計[J]稅務研究, 2005, (06) .

[4] 林穎.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的經濟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 2006, (03) .

[5] 李漢文,秦蕓.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稅率調整的視角[J]. 涉外稅務, 2009, (10) .

[6] 劉榮.試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路徑[J]. 經濟論壇, 2009, (17) .

[7] 王國強.對改革與完善個人所得稅制的幾點思考[J]. 中國總會計師, 2010, (01)

[8] 任英.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改革探討[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0, (0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