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態效率的概念
“生態效率《Eco-efficiency)”一詞及其概念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199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商業理事會(WBCSD)在向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交的報告《改變過程:一個關于發展與環境的全球商業觀點》中將生態效率作為一種商業概念加以闡述,提出生態效率是通過提供可以滿足人們需求及提高生活質量在價格上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減少生態循環中的環境影響和資源耗費來實現的。
生態效率可以用公式表達為:生態效率=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對環境的影響,式中的分子是衡量企業財務業績的指標,可以表示成產能、產量、總營業額、獲利率等;分母是衡量企業環境業績的指標,可以表示成總耗能、總耗原料量、總耗水或溫室氣體排放量等。
在當今資源枯竭、自然災害頻發的社會背景下,生態效率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生態效率是企業經濟績效和環境績效的比值,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強調企業在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商品或服務的同時將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筆者根據當前人們較為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設計了基于生態效率的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選擇我國建材行業兩個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運用突變級數法對其績效進行評價。
二、基于生態效率的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
客觀、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是衡量企業真實績效的前提,然而傳統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都過分強調企業的經濟績效,導致很多的企業經營管理者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在倡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今天,企業的綠色競爭力如同企業的經濟績效一樣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將生態效率指標納入企業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建立科學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必然選擇。由此構建的指標體系如圖1:
三、評價方法的選擇
對于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這類多指標集成的問題,很多的技術方法都可以對其進行評價,如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突變級數法等,但無論采用何種技術方法,只有減少權重賦值的主觀性才能體現評價結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筆者在下面的研究中嘗試選用突變級數法對基于生態效率的企業綜合績效進行評價,該方法不使用權重,只需按指標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對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很大程度地避免了人為制定權重的主觀性,能夠較科學地對企業績效進行評價。
筆者根據當前全球較為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結合突變級數法的基本原理和計算步驟,設計的基于生態效率的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圖1中基于生態效率的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企業的經濟績效指標;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生態效率指標,二者是尖點突變。經濟績效指標又分為四個方面:企業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這四者是蝴蝶突變;生態效率指標分為三個方面:資源使用狀況、環境影響狀況、環境治理狀況。這三者之間是燕尾突變。經濟績效指標中:企業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下面對應著的都是燕尾突變,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下面對應著的是尖點突變;債務風險的子指標中,長期償債能力下面是尖點突變,而短期償債能力下面是燕尾突變。生態效率指標中:資源使用狀況、環境影響狀況、環境治理狀況下面對應著的都是尖點突變;資源使用狀況的子指標中,資源使用效率下面對應著的是燕尾突變,再生資源使用程度下面對應著的是尖點突變。
四、突變級數法的應用
(一)數據的來源
筆者選取了我國建材行業兩個上市公司A公司和B公司作為分析的對象,運用突變級數法對兩個公司的績效進行綜合評價。由于上市公司的環境數據資料難以取得,筆者在下面的分析中以兩個與案例企業規模相當、行業相同的項目環評資料的數據來代替。A項目為年產120萬噸水泥粉磨站工程項目,B項目為年產50萬噸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將年產120萬噸水泥粉磨站A工程項目的環境數據作為A公司的環境數據,將年產50萬噸水泥粉磨站技改工程B項目的環境數據作為B公司的環境數據??紤]到環境數據的選取會對評價結論產生一定的影響,筆者按照企業的規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進行了恰當的搭配,因此選用該環境數據會對論文的評價結論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作為研究模擬仍有一定的價值。
表1是A項目和B項目的相關環境數據,表2是A公司和B公司2009年度的相關財務數據。
(二)數據的處理
筆者根據各評價指標的計算公式,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的各評價指標值如表3所示。
(三)評價指標的計算分析
根據突變級數法的計算步驟,筆者在Excel工作表中運用AVERAGE函數、POWER函數和IF函數對表3中的數據進行計算的結果如表4所示。
由于筆者選取的是突變級數法,根據突變級數法的相關原理。計算結果差異在0.01以上就可以認為是差異很大。從表4中可以看出:A公司的綜合績效為0.325511。B公司的綜合績效為0.343203,B公司綜合績效優于A公司的值為0.017692。即B公司的綜合績效遠優于A公司。
從具體的評價指標來看,A公司的經濟績效指標為0.381239,B公司的經濟績效指標為0.376564,A公司的經濟績效優于B公司的值為0.004675,差異不大;A公司的生態效率指標為0.507982,B公司的生態效率指標為0.662530,B公司生態效率指標優于A公司的值為0.154549,即B公司的生態效率指標遠優于A公司,B公司擁有更強的綠色競爭力。
因此。單純從經濟績效指標考慮,A公司的績效略優于B公司。但是從綜合考慮生態環境績效后的企業績效指標來看,B公司的績效遠優于A公司,即B公司更具有綠色競爭力,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這就為企業的相關利益關系人進行決策提供了較為完善的依據。
(四)結論
以上的數據分析表明:基于生態效率的企業綜合績效評價考慮了企業的經濟績效和生態環境績效,其對企業績效評價的結論有可能與經濟績效評價的結論不一致,而這種評價方式更有利于引導企業朝著經濟和生態相和諧的方向發展,提升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進而提升企業長期的核心競爭力,也推動科學發展觀落實和和諧社會建設在企業層次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生態效率指標的編制者和使用者手冊[s]趙蘭芳,高軼文,譯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
[2]朱順泉_基于突變級數法的上市公司績效綜合評價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2)
[3]李紹飛,孫書洪,王向余突變理論在海河流域地下水環境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水利學報,2007(7)
[4]唐明,邵東國,姚成林,黃顯峰改進的突變評價法在旱災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水利學報,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