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資金管理
一、資金的籌資
1.一般短期資金結構
籌資戰略
資金結構戰略方案 特點 風險及收益的關系 結論
平穩型籌資戰略 對波動性資產,用短期籌資的方式來籌措資金;而對永久性資產,包括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均用長期籌資的方式來籌措資金,以使資金的使用期間和資金來源的到期期限能相互配合。 成本、收益、風險均適中的籌資戰略 以積極型戰略的收益率最高,保守型戰略的收益率最低,而平穩型戰略的收益率則介于兩者之間。積極型戰略風險最高,平穩型戰略次之,而保守型戰略則最安全。長短期籌資戰略方案的選擇,取決于企業如何在籌資收益與籌資風險之間進行權衡。
保守型籌資戰略 公司不僅以長期資金來融通永久性資產 ( 永久性流動資產加固定資產 ) ,而且還以長期資金滿足由于季節性或循環性波動而產生的部分或全部暫時性資產的資金需求。 高成本、低收益、低風險的籌資戰略
積極型籌資戰備 公司以長期負債和權益來融通永久性資產的一部分,而余下的永久性資產和波動性資產則用短期資金來融通。 低成本、高收益、高風險的籌資戰略
短期借款籌資的優缺點:
1.短期借款籌資的優點:
(1)籌資速度快;
(2)籌資成本低。
(3)借款彈性好。
2.短期借款籌資的缺點:
(1)財務風險較大。
(2)限制條款較多。
(3)籌資數額有限。
吸收投資的優缺點:
1.吸收投資的優點:
(1)有利于增強企業信譽;
(2)有利于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3)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
2.吸收投資的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
(2)容易分散企業控制權。
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
1.普通股籌資的優點:
(1)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償還;
(2)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償還;
(3)籌資風險??;
(4)能增加公司的信譽;
(5)籌資限制較少。
2.普通股籌資的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
(2)容易分散控制權;
(3)無法享受納稅利益;
(4)現金支付壓力問題——如發放現金股利;
(5)股票股利問題——導致每股收益下降、每股市價下跌。
長期借款籌資的特點:
(1)籌資速度快。
(2)借款彈性較大。
(3)借款成本較低。
(4)長期借款的限制性條款比較多,制約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借款的作用。
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1.債券籌資的優點:
(1)資金成本較低;
(2)保證控制權;
(3)可以發揮財務杠桿作用。
2.債券籌資的缺點:
(1)籌資風險高;
(2)限制條件多;
(3)籌資額有限。
融資租賃籌資的優缺點:
1.融資租賃籌資的優點:
(1)籌資速度快;
(2)限制條款少;
(3)設備淘汰風險小;
(4)財務風險?。?
(5)稅收負擔輕。
2.融資租賃籌資的缺點:
融資租賃籌資的最主要缺點就是資金成本較高。一般來說,其租金要比舉借銀行借款或發行債券所負擔的利息高得多。在企業財務困難時,固定的租金也會構成一項較沉重的負擔。
可轉換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1.可轉換債券籌資的優點:
(1)籌資成本較低;
(2)便于籌資資金;
(3)有利于穩定股票價格和減少對每股收益的稀釋。
(4)減少籌資中的利益沖突。
2.可轉換債券籌資的缺點:
(1)股票上揚風險;
(2)財務風險;
(3)喪失低息優勢;
二、投資戰略
證券投資的優缺點:
1.債券投資的優點:
(1)本金安全性高;
(2)收入穩定性強;
(3)市場流動性好。
2.債券投資的缺點:
(1)購買力風險較大;
(2)沒有經營管理權;
股票投資的優缺點:
1.股票投資的優點:
(1)能夠獲得較高投資收益;
(2)能適當降低購買力風險;
(3)擁有一定的經營控制權。
2.股票投資的缺點:
(1)求償權居后;
(2)股票價格不穩定;
(3)股利收入不穩定。
基金投資的優缺點:
1.基金投資的優點:
(1)投資基金具有專家理財優勢;
(2)投資基金具有資金規模優缺。
2.基金投資的缺點:
(1)無法獲得很高的投資收益;
(2)在大盤整體大幅度下跌的情況下,進行基金投資也可能會損失較多,投資人承擔較大風險。
三、營運資金
分析的原理:當各指標的相關成本達到最小值時,即為最佳指標。
1.現金的相關成本為機會成本、轉換成本、短缺成本
2.應收賬款的相關成本為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壞賬成本
3.存貨的相關成本為進貨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
四、收益分配
股利理論
股利理論 觀 點 結 論
股利重要論 提高股利支付率,可以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從而使公司股票價格上升;降低股利支付率或延付股利,則會增加投資者的風險,從而導致公司股票價格的下降。 “在手之鳥”理論的股利政策與企業的價值息息相關,支付股利越多,股價越高,公司的價值越大。
股利無關論 在完全資本市場條件下,股利政策不會對企業的價值或股票價格產生任何影響 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不相關。一個公司的股利完全是由其投資決策所決定的獲利能力影響的,而不取決于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
稅收效用理論 資本利得稅低于因收取股利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而且可以通過繼續持有股票來延緩資本利得的實現,從而推遲納稅時間,享受到遞延納稅的好處。 投資者將偏好資本利得而反對派發現金股利。公司最好的股利政策就是不發股利。
追隨者效理論 認為每個投資者所處的稅收等級不同,由此會引致他們對待股利的態度不一樣,據此,公司會相應調整其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符合股東的愿望,達到均衡狀態。 公司的任何股利政策都不可能滿足所有股東對股利的要求;一旦市場處于均衡狀態,則沒有公司能夠通過改變股利政策來影響股票價格。
信號傳遞理論 股利高低是管理當局向外界傳遞其掌握的內部信息好壞的一種手段。 股利能夠傳遞公司來盈利能力的信息,從而股利對股票的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政策 含義 優點 缺點 適用范圍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政策是指企業較多地考慮將凈利潤用于增加投資者權益。當增加的資本額達到預定的目標資金結構時,才將剩余的利潤用于向投資者分配。 能充分利用籌資成本最低的資金來源,保持理想的資金結構,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最大化。 將使股利發放額每年隨投資機會和盈利水平的波動而波動,不利于投資者安排收入與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 適用于公司初創階段。
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是指企業在較長時間內都將分期支付固定的股利額,股利不隨經營狀況的變化而變動,除非企業對未來收益預期有變。 ①有利于公司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有利于穩定公司股票價格,從而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②穩定的股利有利于投資者安排收入與支出,特別是對那些對股利有較強依賴性的股東而言更是如此。 ①股利支付與公司盈利能力相脫離,造成投資的風險與投資的收益不對稱。
②由于公司盈利較低時仍要支付較高的股利,容易引起公司資金短缺,導致財務狀況惡化,甚至侵蝕公司留存收益和公司資本。 適用于經營比較穩定或正處于成長期、信譽一般的公司,但很難被長期采用。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是指企業每年按固定的股利支付比例從凈利潤中支付股利的政策。 ①使股利和企業盈余緊密結合,以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則。
②由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年度間是經常變動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應隨著公司收益的變動而變動,保持股利與利潤間的一定比例關系,體現投資風險與收益的對等。 ①由于股利波動容易使外界產生公司經營不穩定的印象,公司財務壓力較大,不利于股票價格的穩定與上漲。
②公司每年按固定比例從凈利潤中支付股利,缺乏財務彈性。
③確定合理的固定股利支付率難度很大。 適用于穩定發展的公司和財務狀況較穩定的公司。
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事先設定一個較低的經常性股利額,一般情況下,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額支付正常股利,只有企業盈利較多時,再根據實際情況發放額外股利。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的依據是股利重要理論。 ①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由于平常股利發放水平較低,故在企業凈利潤很少或需要將相當多的凈利潤留存下來用于再投資時,企業仍舊可以維持既定的股利發放水平,避免股價下跌的風險;而企業一旦擁有充裕的現金,就可以通過發放額外股利的方式,將其轉移到股東的手中,也有利于股價的提高。
②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股利的穩定性,又有利于企業的資本結構達到目標資本結構,使靈活性與穩定性較好地相結合,因而為許多企業所采用。 ①股利派發仍然缺乏穩定性,額外股利隨盈利的變化而變化,時有時無,給人漂浮不定的印象;
②如果公司較長時期一直發放額外股利,股東就會誤認為這是正常股利,一旦取消,極易造成公司“財務狀況”逆轉的負面影響,股價下跌在所難免。 適用于高速增長的公司。
定量分析題目類型
一、籌資戰略
分析的指標: 1.資金成本——籌資成本(反指標)
一般情況下,負債的資金成本是利率,發行股票的資金成本是權益資金成本。
2.收益指標:每股收益、會計利潤(正指標)。
二、投資戰略
分析指標:投資收益率(正指標)
注意:分析時,要結合風險與收益的對等關系。
A 方案 B 方案 C 方案
風險系數 5.5 5 10
收益(億元) 8.5 8 2
三、收益分配
利用股利分配政策計算每股股利。結合優缺點加以分析。 [ 案例 10]
注意: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支付形式的特點。
1.現金股利形式
現金股利主要出于三個原因:投資者偏好、減少代理成本和傳遞公司的未來信息。
公司采用現金股利形式時,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公司要有足夠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 ( 未分配利潤 ) ;第二,公司要有足夠的現金。
2.股票股利形式
發放股票股利的優點主要有:①企業發放股票股利可免付現金,保留下來的現金,可用于追加投資,擴大企業經營;同時減少籌資費用;②股票變現能力強,易流通,股東樂于接受;③可傳遞公司未來經營績效的信號,增強經營者對公司未來的信心;④便于今后配股融通更多資金和刺激股價。
股票股利不會引起公司資產的流出或負債的增加,而只涉及股東權益內部結構的調整,即在減少未分配利潤項目金額的同時,增加公司股本額,同時還可能引起資本公積的增減變化,而股東權益總額并不改變。
發放股票股利會因普通股股數的增加而引起每股利潤的下降,每股市價有可能因此而下跌,但發放股票股利后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并未改變,因此每位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總額仍能保持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