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鐵十二局集團二公司團委看重使命,擔當責任,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充分認識團的地位作用,緊緊圍繞公司黨政中心工作,提出“實干建團,實干給力”的工作思路。對年度工作中,大膽改革創新,實施團員思想教育、青年組織發動、生產創新創效、企業文化傳承、社會形象塑造等五大方面模塊化管理。努力推進共青團工作經常化、規范化、科學化、特色化、人性化的管理成效。具體的工作思路是:
一、思想教育模塊經常化
思想教育,是團建的靈魂。針對當前社會上的各種思潮泛濫雜糅,團員青年思想、行為多元化發展趨勢,共青團工作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立足發展的高度,創新工作方式,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加以引導和把握,強化思想教育的滲透力、覆蓋面和有效性:一是抓好“傳統教育攻堅戰”,以“五四、青年節”、“大學生入職培訓”、“青年突擊隊授旗”為契機,緊密結合“創先爭優”活動要求,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導,要弘揚“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具有時代特征的企業精神,選樹“苦干實干加巧干”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先進,同時注重傳統教育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確保先進“吃香不吃虧”、“流汗不流淚”。二是打好“網絡引導陣地戰”,網絡不是洪水猛獸,利用的好也可成為思想教育的利器,網絡引導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充分利用好網絡的便捷性、時效性,鞏固博客教育平臺,探索微博匯報制度,以影響大局和青年關心的問題作為工作的突破口,使思想教育融入青年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避免空洞說教。三是開展“實踐活動運動戰”,思想教育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實踐,要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青年突擊隊”、“五小成果”、“青年創新創效”等活動載體,發揮團員青年勇于拼搏、敢于創新、善于總結的特點,要把思想教育從臺上、桌面拉到現場一線,達到在實踐中磨礪,在鍛煉中成長的目標。
二、組織構建模塊規范化
一是要做強班子,“一個好漢三個幫”,共青團工作不是支部書記一個人的攤子,要充分吸納熱心團務工作的積極分子,再小的項目部也要配齊班子,確保各項活動開展的領導核心;二是要做深工作,通過應用共青團基層組織數據采集系統軟件等先進軟件系統,加強對于團員青年個人情況的動態管理,要確保共青團組織能夠一竿子到底,具體到個人,要讓團員青年感覺到組織的存在和作用;三是要做好覆蓋,要積極摸索“兩新組織”建設,針對“第二代農民工”大量涌現的現狀和他們“三高一低”的特征,在勞務隊中適時、適當建立共青團組織,并納入到企業共青團組織統一的教育管理當中,使之能夠“體面勞動”、尊嚴生活。
三、生產突擊模塊科學化
一是打造一支隊伍——“青年突擊隊”,要在急、難、險、重的工程項中廣泛建立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團員青年能吃苦、敢拼搏、思想活的特點,把重點、難點打造成亮點、示范點,實現難點練隊伍,重點育人才的目標;二是建立一個崗位——“青年安全監督崗”,要在工程項目的重點關卡、風險源建立專職、兼職青年安全生產監督員,實現團員青年身邊無事故,并有條件、有步驟在外來務工優秀團員青年中選擇部分崗員,服務企業安全生產,擴大“青年安全監督崗”覆蓋面,實現工程安全施工全面受控;三是開展一項活動——“五小成果”,緊密結合“導師帶徒”活動,在“傳、幫、帶”的過程中深入挖掘團員青年創新意識,鼓勵團員青年勇于突破,大膽革新,促進團員青年學技術、練技能,努力提高工作技能,達到創新創效的既定目標。
四、文化傳承模塊特色化
文化傳承是團建的內質。共青團工作面向的是團員青年,因此不僅僅在生產動員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企業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也至關重要。文化傳承既是施工技術硬件方面的延續和創新,更是精神軟件方面的繼承和發展,它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和精髓所在。一要利用 “首因效應”,新入職的大學生就如同一張白紙,因此要在一開始就勾畫出積極奮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脈絡,在每年一次的“大學生入職培訓”中,要特別重視企業文化的培訓,讓大學生盡量了解企業成長的歷程,知曉企業當前的狀況,更要清楚企業未來的定位,在自己的職業規劃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之間尋找雙贏的平衡點,成為企業發展的承擔者,企業文化的繼承者;二要完善“導師帶徒”這個載體,并逐步建立“優秀導師庫”平臺,扎實開展“傳、幫、帶”活動,營造“比、學、超”氛圍,讓新入職的員工,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進入狀態、扎根基層、融入企業,并且結合各種主題座談活動、演講比賽等活動,加強企業文化的熏染和凝聚作用,引導團員青年在夯實業務技能、向先進技術領域不斷進軍的同時,繼承“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鐵道兵精神,發展“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創業信條,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凝練弘揚“實干興企、實干增值”的企業價值觀。
五、形象塑造模塊人性化
形象塑造是團建的窗口。共青團要集中發揮自身的組織優勢,對內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做好引路人和服務者的角色,借助“推優入黨”來激發團員青年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為企業輸送優秀的后備人才;發放“紅娘獎”來解決團員青年的后顧之憂;開展“團組織就在我身邊”關愛活動讓他們切實感覺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對外要弘揚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加強團員青年社會責任感教育,發揮組織動員、宣傳報道的作用,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六一兒童節”、“九九重陽節”等節日,主動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等社會公益事業,努力構建項目部與駐地群眾的和諧關系,為企業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在遇到國家重大災害災難時,要積極動員團員青年,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堅決響應和支持國家的號召,樹立維護公司良好的企業形象。
青年是人生之春,人生之華,這就要求共青團工作要不斷的總結創新工作思路,加強對團員青年的吸引和凝聚,用模塊化管理“給力”共青團工作,實現思想教育聚人心、組織發動帶隊伍、創新創效出成績、文化傳承凝精神、形象塑造展風采的目標,促進共青團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