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在應計制下,會計盈余由非付現的應計和付現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兩部分組成。非付現的應計又可分為流動性應計和非流動性應計。流動性應計作為一個匯總項目已引起不少學者關注,但國內鮮有文獻深入到流動性應計內部挖掘其分解項目的信息含量。本文將考查各個流動性應計如應收賬款變動(增加或減少)、存貨變動及應付賬款變動的盈利預測能力,并按流動性對上市公司分組以進一步驗證假設。
二、研究回顧
關于流動性應計與企業未來銷售額和利潤的關聯程度,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結果有很大的分歧。O'glove(1987)指出存貨增加傳遞出企業來來銷售收入下降的信號,Bernard&Noel(1991)、周建波(2004)指出存貨增加傳遞出企業未來利潤率下降的信號,Bernard和Stober(1989),Bernard&Noel(1991)得出存貨增加對企業未來銷售收入有正面影響,陸璇、陳小悅等(2001)得出存貨增加對企業未來利潤率有正面影響。支持應收賬款對未來銷售收入有負面影響的學者有Bernard和Stober(1989)、池佳嘩(2002)。支持應收賬款對未來利潤率有負面影響的學者有O'giove(1987)、Stober(1993)、周建波(2004)。Stober(1993)、周凡敬(1998)則認為應收賬款對未來銷售收入有正向影響。從上述文獻來看,對流動性應計各項目的研究還不夠全面,研究結論存在矛盾。究其原因,是沒有對流動性各項目進行全面的分析,而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內容。
三、研究假設
Stober(1993)提出關于應收賬款的兩種假說:一種是“盈余質量說”,認為應收賬款增加是壞消息;另一種是“銷售動能說”,認為應收賬款增加是好消息。對我國企業而言,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有不惜放寬信用條件擴大銷售的傾向,因此應收賬款增加通常被認為是不利的消息,由此提出假設1。
H1:本期應收賬款增加與后一期銷售額增長。負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增加負相關。
人們普遍認為,應付賬款異常增加是壞消息,說明公司因缺乏足夠的現金而被迫推遲支付到期債務,是流動性差的表現。而對于流動性較好的公司而言,如果市場需求旺盛,公司會補給大量存貨加緊生產,此時增加應付賬款會被認為是好消息。國內企業商業信用意識普遍缺乏,應付賬款增加不能有效預示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盈利能力,由此,提出假設2及它的兩個子假設。
H2:本期應付賬款增加與后一期銷售額增長負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增加負相關。H2a:對流動性差的公司,本期應付賬款增加與后一期銷售額增長負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增加負相關。H2b:對流動性好的公司,本期應付賬款增加與后一期銷售額增長正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增加正相關。
存貨增加一般基于兩種情況:一是企業預期未來市場需求會增加,故補給大量存貨(原材料),加緊生產(在產品會增加),這種情況下企業未來的銷售額和盈利水平都有可能提高。二是企業經營不善造成庫存(產成品)積壓,此時企業的銷售額和盈利水平都有可能下降。國內大部分企業存貨管理水平還比較低,據此,提出假設3。
H3:本期存貨增加與后一期銷售額增長負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增加負相關。
四、研究設計
本文研究的樣本為1990-2008年間滬深兩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使用的是非平衡面板數據。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剔除了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上司公司,總計有15030個樣本觀測值。刪除或限定了極端觀測值,如限定解釋變量G[G>1]=1。為了對不同流動性的公司進行回歸分析,本文采用了現金比率。來區分流動性的好壞。本文實證研究中所選取的全部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增強變量的解釋力,筆者把應收賬款變動AR分別定義為應收賬款增加ARi和應收賬款減少ARd,應付賬款變動AP、存貨變動INV等變量也進行了同樣的處理。企業的成長能力與盈利能力密不可分,本文分別設計了成長能力預測模型(模型1)和盈利能力預測模型(模型2)來驗證假設。
五、回歸分析
據表2,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結論:1本期應收賬款增加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顯著負相關,與后一期的利潤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顯著負相關。其中以對銷售凈利率的負面影響最大,回歸系數為-0.391。這說明本期應收賬款增加,特別是放寬信用的賒銷,會透支后一期銷售能力、侵蝕后一期利潤率,H1成立。另~方面,本期應收賬款減少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顯著正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顯著正相關,從反面也證實了H1。2本期應付賬款增加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顯著負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顯著負相關。其中銷售凈利率的回歸系數為-0.136,這意味著應付賬款的增加,會降低利潤率水平,這與美國的研究結論相悖。筆者認為,這與國內企業商業信用意識淡薄、信用交易不足有關。應付賬款增加會延長營業周期、降低資產周轉率,這被認為是企業流動性惡化的表現,從而制約企業的銷售增長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應付賬款減少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資產凈利率顯著正相關。由此,H2得到支持。3存貨增加與后一期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顯著負相關,這可能是因為企業存貨積壓、產品銷售不暢,企業因此削價處理商品,造成企業盈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存貨減少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利潤率顯著正相關。根據以上分析,H3成立。4此外,筆者還發現。與應收賬款增加相比,應收賬款減少對營業收入增長率影響較大,對利潤率影響較小,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不對稱。與應付賬款增加相比,應付賬款減少對營業收入增長率影響較大,對資產凈利率影響較小,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不對稱。與存貨增加相比,存貨減少對銷售凈利率和資產;爭利率的影響較大。
據表3,可以得到以下分析檢驗結果:1.在區分了流動性后,對流動性差的一組,應收賬款增加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顯著負相關。無論是否區分流動性,應收賬款增加與利潤率顯著負
相關,并且流動性差的公司的應收賬款增加對利潤率的負面影響要大于流動性好的公司。另 方面,應收賬款減少與后期營業收入增長率及利潤率顯著正相關,流動性差的公司其應收賬款減少對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利潤率的正面影響大于流動性好的公司。2.在按流動性分組討論后,對流動性差的一組,本期應付賬款增加與后一期利潤率顯著負相關;本期應付賬款減少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顯著正相關,與后一期資產凈利率顯著正相關。由此,H2a成立。H2b沒有得到證實,說明我國即使是流動性較好的公司,應付賬款增加也不能有效預示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盈利能力。3.按流動性分組回歸后,對流動性差的企業,本期存貨增加與后一期銷售凈利率顯著負相關。對流動性好的企業,本期存貨增加與后一期利潤率顯著負相關。與流動性差的企業相比,存貨增加對流動性好的企業的銷售凈利率的負面影響更大。另一方面,對于流動性差的企業,本期存貨減少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顯著正相關。不管流動性好壞,本期存貨減少與利潤率都顯著正相關。4.此外,筆者還發現,與應收賬款增加相比,應收賬款減少對營業收入增長率影響較大(對流動性差的企業),對利潤率影響較小,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不對稱。對流動性差的企業,與應付賬款減少相比,應付賬款增加對資產;爭利率的影響更大。對流動性好的企業,相比存貨增加,存貨減少對銷售凈利率的影響較小,對資產;爭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影響較大。對流動性差的企業,相比存貨增加,存貨減少對銷售凈利率的影響較大。
六、結論
綜合前述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結論有:1.本期流動性應計項目的增加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負相關,與后一期利潤率負相關;本期流動性應計項目的減少與后一期營業收入增長率正相關,與后期利潤率正相關。2.流動性應計項目的增加與減少對營業收入增長率、利潤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3.在按流動性分組討論后,除流動性好的公司的應付賬款變動與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利潤率關系不顯著外,上述結論基本保持不變。本文首次對流動性應計項目進行分解研究,也是第一次根據公司的流動性的好壞進行分組回歸,從現金/應付賬款一存貨一應收賬款一現金的生產經營循環模式出發,回歸財務報表中反映企業主營業務活動的基本信息,促使財務報告分析與經濟活動分析全面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