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本期發生的,必須從當期收入得到補償和耗費,包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的各級管理層,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期間費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在對經濟活動進行管理時所采用的一種管理手段,是企業管理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一個單位,盡管規模大小不一,企業性質特點不同,都應該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建立必要的期間費用內部控制制度。
一、管理費用的控制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生產與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1.定額控制法
管理費用開支范圍廣,隱蔽性強,不易管理。可采用定額控制的方法。定額管理屬于“事前控制”。定額是指一定條件或經濟環境下,為完成某項業務而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數量標準。為完成同一項業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技術條件和經濟環境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其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是不同的。為了控制費用開支,就需要確定一個額度,作為費期間費用的許多項目都可以采用定額進行控制,如住宿費、交通費、招待費等。凡是能通過定額加以控制的期間費用項目,企業都應當制定出相應的定額標準,作為制度公布執行,以控制費用開支。
2.分級管理法
分級歸口管理,即按照管理權限和管理責任相結合的原則,合理安排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在期間費用上的權責制,調動各部門、各單位管理好相關費用的積極性。各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各項費用的具體情況,將費用控制責任層層分解,層層落實,讓歸口管理部門的所屬單位和個人都對相關費用控制和管理負有責任,從而加強對期間費用的控制。財務部門對期間費用實行統一管理。財務部門作為綜合管理部門,應對期間費用進行統一管理。所有期間費用開支都由財務部門統一辦理借款報銷手續。分級管理可讓各級部門有風險意識,在業務管理中起到了“事中控制”的作用。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可加強財務部門的權威性,基本杜絕了不合理、不合法的開支,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
3.內部審計法
內部審計是指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內部監督。內部審計是評價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與否、執行程度如何的主要手段。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管理需要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審計。內部審計屬于“事后控制”。企業通過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對日常開支開展檢查與抽查工作,檢查費用管理制度在實際操作中的執行情況,對實際費用與預算進行比較,并對所反映的情況進行合理評價,從而進一步發現問題與不足,促進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二、營業費用的控制
營業費用是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營業費用的控制與管理費用的控制基本一致,基本控制內容可以參照管理費用的控制。營業費用在發生時,有較大部分費用與企業營業額有直接聯系,具有不完全固定的特點,主要應加強彈性管理。
營業費用可按是否與銷售直接相關將營業費用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與業務規模直接相關的費用,如運輸費,倉儲費等;間接費用是指與業務規模不直接相關的費用。在預算時,直接費用與業務經營直接相關,可根據核算主體預計業務規模、類型等進行預算;間接費用因與業務經營無直接相關,可依據按費用控制導向并參照上年實際數進行預算。同時各項費用都按“企業—部門—營銷員—商品”層層分解,并逐一落實。預算小組在匯總數據并作平衡、審定后由企業最高決策機構下達并嚴格實施。
三、財務費用的控制
財務費用核算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財務費用應包括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銀行手續費等。財務費用的控制是與借款等籌集資金的經濟活動控制分不開的,對其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歸屬于籌資控制。
1.控制借款數額
企業資金從來源上分為內部資金和外部資金兩部分,而且這兩者的性質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企業在進行投資時首先利用的是企業內部資金,在內部資金不足時才考慮對外籌資的需要;企業長期穩定占用的資金應與企業的股權資本和長期負債等籌資方式所籌集資金的規模相對應,隨業務量變動而變動的資金占用,與企業臨時采用的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規模相對應。
2.控制借款種類
企業籌集和使用資金,不論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都存在一定的資金成本。籌資決策的目標不僅要求籌集到足夠數額的資金,而且要使資金成本最低。不同籌資方案產生的借款費用往往存在差異,這就要求企業在籌資決策中加強內部控制。借款企業應控制借款種類,不能借超過企業承擔能力的高利息款項。
3.控制借款時間
企業籌資服務于投資,企業籌資規模必須要與投資需求時間相對應。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避免順過早借入款項或超期歸還款項增加財務費用。
在實際工作中,以上幾種期間費用控制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聯系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不單純是財務機構的事情。尤其在執行過程中,光靠財務機構是難以保證實施到位的,那種財務上得罪人,領導和其他機構說好話,玩“平衡”的現象,也是任何財務人員所不愿看到的。因此,期間費用的內部控制制度一經確立,首先必須要有領導的堅定支持和率先垂范;其次必須有企業管理、紀檢監察、勞動人事等強力部門的配合執行,加強內部審計,只有這樣,制度貫徹起來才會不走樣,才會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張國康等:《內部控制制度》,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年版
[2]朱榮恩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理論與實踐》,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