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會計風險的概念與特征
會計風險是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當會計人員為企業經濟管理,搜索、整理、儲存、傳遞信息時出現的數據信息偏差,導致了重要信息的失真,使信息使用者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對信息使用者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對社會資源造成了嚴重浪費。
1.有些會計人員對待不合法利益的誘惑沒有抵抗能力,使會計人員在工作時出現了徇私舞弊,利用職權做出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觸犯了法律,造成了不勞而獲的假象,助長了社會歪風邪氣的苗頭,舞弊性成為會計風險中最突出的性質。
2.社會環境的變化是沒有規律的,它促使企業中的會計人員用各種方法幫助企業面對社會環境的壓力,從而使會計風險具有了不確定性。
3.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對會計人員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會計人員中,中老年人數占有絕對比重,造成擁有先進知識、創新意識的年輕優秀的會計人員很難得到鍛煉機會,從而造成了會計人員專業技術落后,出現了人力資源的斷檔性。
二、我國企業會計風險現狀與相關誘因
1.我國企業對會計人員管理方面存在著以下風險
(1)會計人員負責著傳遞信息的任務,這一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信息失真,企業經濟發展的決策就會有失誤,造成企業利益受損。
(2)會計人員專業知識有落后的趨勢,現代企業要求會計人員掌握先進的技術水平,有經濟管理理念以及擁有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創新意識,會計人員這些方面水平不足導致了會計風險發生。
(3)有些會計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制作假賬,偷稅漏稅,對國家和人民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會計風險隨時能發生,只有及早找出原因,才能有效防范。
2.產生我國企業會計風險現狀的原因
(1)會計人員使用各種方法為企業解決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困難時,尋找使用的管理信息存在偏差,形成了信息的失真現象,引發了經濟利益受損的問題;
(2)我們對會計人員傳統觀念的認知問題,認為從事這個行業人員的年齡是有要求的,年齡偏大些在企業的工作中也就容易受到重用,導致優秀學校畢業的綜合水平較高的年輕會計人員得不到工作機會,使企業失去一批可塑之才。
三、企業會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風險止于防范只有加強防范,風險發生的幾率才能下降,那么我們要從哪幾個方面對企業會計人員所面臨的風險進行防范:
1.改革開放以來,會計工作的職能發生了變化現代企業需要的不是能夠算好帳的會計,還要會管,會計人員要起到核查監督的作用,認定企業經營者的責任和權力,維護企業所有者的各項權益,科學、嚴格的履行會計的責任使命,企業更注重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的具備,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做好監督和核算,還要積極參與企業的管理,提出發展業務的合理建議,企業賦予了會計人員更多重要的職能,同時加大了會計人員的風險,此時,企業就要做好會計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會計人員各自監督和制約有效避免企業會計風險的發生。
2.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他工作的原則性問題,道德的培養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認真學習社會主義道德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形成高尚的人格。對會計人員的培養不要只是專業知識,更要重視職業道德水平的學習。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要忠于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要做出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在利益的誘惑面前,廉潔自律,不貪不拿,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深刻認識自己的工作本質是為人民服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降低職業風險的發生率。
3.會計風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目前無法徹底消滅會計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我們在完善法律制度,防止會計風險的發生。當會計人員自身利益遭受威脅時,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發現危害國家利益的事情正在發生的時,要用法律武器對其進行制止,對危害或者引誘會計風險發生的人和事法律要給予嚴重處理,同時要擬定保護會計權益的相關法律,對會計風險的發生現象進行遏制
四、結束語
會計職能已經從簡單記賬轉化為監督管理、核算檢查。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都在進步,會計人員的職能越復雜,它所面臨的風險性就越大,社會各界都有責任改變會計風險存在的現狀,相信在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會計風險的現狀一定得到有效改變。
參考文獻:
[1] 王兵:分析企業內部建立會計制度的必要性[J],商業文化, 2011,(3).
[2] 彭巧靜:實質重于行事原則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0, (12).
[3] 高宏雄:人力資源成本會計[J]研究商業文化,2011.3.
[4] 孫銀芳:淺談低碳經濟下的企業會計[J],商品與質量學術 觀察,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