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牢固確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
1. 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績。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面向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探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資源開發的新途徑,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才總量穩步增長,2002年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428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6.4萬人,繼續位于全國前列;人才隊伍結構得到優化,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素質不斷提高,“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向縱深推進;人才引進力度進一步加大,海內外一大批優秀人才來我省創新創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格局正在形成,人才環境逐步改善。
2. 人才隊伍建設面臨嚴峻形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才已成為國家與區域競爭的焦點。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對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人才競爭的嚴峻形勢,應該清醒地看到,我省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高層次、復合型的創新創業人才比較短缺,緊缺人才的流失較為嚴重,人才結構不盡合理,分配制度改革步伐還不夠快,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3. 確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江蘇要實現“兩個率先”,人才是關鍵。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切實把人才工作擺上重要戰略地位,積極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努力造就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百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批拔尖人才、創新創業人才。要堅決沖破一切妨礙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一切束縛人才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革除一切影響人才發展的體制弊端,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形成人才輩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生動局面。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4. 指導思想。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以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為主線,以建設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強化觀念創新、政策創新和機制創新,逐步加快人才國際化進程,盡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符合國際慣例的人才管理體制和機制,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大力推進人才大省向人才強省的跨越,為江蘇順利實現“兩個率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5. 總體目標。到2005年,全省人才資源總量達到554萬人,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其中高層次人才總量達到22萬人;高級技工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人員占技術工人總數達到15%以上;全省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4%左右,達到世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人才素質全面提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和地區的人才分布趨于合理,重點學科和領域的科技力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初步建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才管理新體制。
到2010年,人才資源總量達到780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達到36萬人;高級技工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人員占技術工人總數達到20%以上;全省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6%左右,達到世界中等偏上國家的水平。人才的綜合競爭力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人才國際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成以“環境一流、機制靈活、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產出高效”為標志的人才強省。
三、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力度
6. 加強黨政人才隊伍建設。體現時代要求,賦予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以新的內容。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把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選拔黨政領導干部的首要條件,將在“兩個率先”中奮發有為的干部及時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增強團結為重點,選好配強領導班子。以增強科學判斷形勢能力、駕馭市場經濟能力、應對復雜局面能力、依法執政能力和總攬全局能力為重點,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政領導干部隊伍。
以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為根本方向,加快建立開放型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疏通黨政機關與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組織領導干部雙向交流的渠道,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積極營造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加快黨政機關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并改進考試錄用制度,完善選調制度,注重選拔年輕干部、高知識層次干部及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充實黨政機關。推行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完善黨政機關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黨政機關干部退出和淘汰機制。重視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
7. 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圍繞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培養造就一大批職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優秀企業家。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建設一支政治上強、能夠忠實代表和維護國家利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國有企業產權代表;建設一支精通國際經濟和法律的復合型管理人員隊伍和能夠監督國有資產有效運營的專職監事隊伍。完善市場化配置方式,全面實施經營者市場準入,優化經營管理人才資源配置。建立任職資格評價體系,開展經營管理者資格評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