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執政能力同黨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但是,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還存在,一些腐敗現象仍然比較突出,嚴重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了黨的執政基礎。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必須把反腐倡廉作為重要內容,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持之以恒地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使我們黨經受住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執政的考驗。切實加強黨風政風建設,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黨風政風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要在鞏固廉潔自律有關專項治理成果的同時,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向領導干部送錢、跑官要官的歪風,領導干部插手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經濟活動中謀取私利的問題,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領導干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嚴加整治。認真貫徹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圍繞監督的關鍵環節和重點內容,制定相關規定和配套措施,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處腐敗分子。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一再發生。要增強查辦案件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繼續加大查辦案件工作的力度,嚴懲腐敗分子。重點查處領導干部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的問題,特別是利用審批權、人事權、司法權嚴重違紀違法的案件,黨政機關和公務人員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對頂風作案的要依紀依法從嚴懲處,絕不姑息。繼續加大糾風工作力度,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執政能力建設的核心問題。那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以權謀私、與民爭利、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既直接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引發民憤民怨,也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堅決予以糾正。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黨領導發展的能力。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保障和促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必須提高為改革、發展服務的能力,必須提高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能力。一要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緊貼經濟建設,緊貼改革開放,緊貼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和市場經濟新領域,自覺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使反腐倡廉各項措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相適應,確保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二要通過嚴格執紀執法、強化監督檢查,及時解決在黨風政風方面嚴重影響建設和改革的問題,不斷優化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環境,以嚴明的紀律保證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三要重點加強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的監督。切實加強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切實加強對民主集中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切實加強對黨的群眾路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嚴格執行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談話誡勉、民主生活會、巡視和派駐、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和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建立健全及時發現問題和糾正錯誤的機制,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健全和完善質詢制、問責制和罷免制,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制度。四要把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紀律監督與法律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和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形成監督的合力。要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保障人民群眾的批評、建議、檢舉、控告等權利,建立舉報激勵機制,鼓勵實名舉報。五要提高依法執紀、依法辦案的能力。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研究和把握辦案規律,正確運用政策和策略,創新辦案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突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健全大案要案協查機制,嚴格辦案程序和要求,建立執紀辦案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執紀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嚴格依紀依法履行職責。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要求各級紀檢機關進一步提高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能力。要堅持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提供組織保證。針對反腐倡廉的全局性、傾向性問題,深入研究,通盤謀劃,提出對策和建議,并協助黨委抓好反腐倡廉各項工作的落實。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抓好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三個關鍵環節,對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失職行為,依據有關規定嚴格追究責任。進一步規范組織協調的內容和程序,推進組織協調工作制度化。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的聯系,妥善處理與各職能部門的關系,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形成全黨全社會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