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集權制?
集權制是指企業的各種財務決策權大部分集中于集團母公司,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團內部的經營和財務,并做出相應的財務決策,所有子公司必須嚴格執行集團母公司的決策,各子公司只負責短期財務規劃和日常經營管理。其特點是:所有重大財務決策權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很少的財務決策權,其人財物及供產銷統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資本籌集、對外投資、增資擴股、重大資產處置、費用開支、內部審計、財務機構設置與財務經理任免等重大財務事項都由母公司統一管理。子公司的生產經營任務通常由母公司下達,在某種程度上,子公司只相當于母公司的一個直屬分廠或分公司,投資功能全部集中于母公司。?
1.2 分權制?
分權制是指子公司相對獨立,母公司僅保留對子公司的重大財務決策權或審批權,并將日常財務決策權與管理權通過分權設置或職能分解下放給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將一些決策結果提交母公司備案的管理體制。其特點是:在財權上,子公司在資本融入及投出和運用、財務收支費用開支、財務人員選聘和解聘、職工工資福利及獎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決策權,并根據市場環境和公司自身情況做出重大的財務決策;在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計劃方式來干預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而是以間接管理為主;在業務上,鼓勵子公司積極參與競爭,搶占市場份額;在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傾向于子公司,以增強其實力。?
1.3 集分統合制?
極端的集權,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機制必然僵化,子公司沒有任何積極性;相反,極端的分權,必然導致子公司及其經營者在失控狀態下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從而侵蝕企業整體利益。事實上,企業由于成員企業眾多、組織結構層級大、產權關系錯綜復雜,不可能對所有成員企業一刀切,比較現實的做法是母公司對一些重大的財務事項決策權實行集權控制,而把其它決策權下放給下屬企業;對集團核心層企業實行相對集權的控制模式,對其它層的企業實行相對分權的控制模式。統分結合制較好地克服了集權制與分權制的缺陷,有利于綜合集權制與分權制的優勢,其關鍵在于如何恰當地把握集權與分權的度。?
2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機制運行的關鍵?
1 良好的運行環境?
企業應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構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是健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制的基礎,反過來,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制的有效運行又能夠促進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2 培養高素質的財會人才?
高素質的財會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首先要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其次要具備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然后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較強的綜合能力;最后,財會人員要有較高的風險管理能力。? 3 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業績評價既是本次財務內部控制循環的總結,又是下一次財務內部控制循環的開始,在財務內部控制循環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通過對子公司實施業績評價,可以客觀、真實反映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助于母公司正確引導子公司經營行為,幫助其尋找經營差距及產生原因,有利于提高子公司的經營效益;同時也可以作為母公司進行經營決策、對子公司實施財務內部控制的參考依據。? 4 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是完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制,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必要手段。可以說,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制的運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激勵約束機制是否有效。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助于將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統一起來,培育子公司的企業意識,促使其堅持以企業整體利益為重。
2.5 樹立新觀念,培育企業文化?
各企業均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何走出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一方面取決于外部宏觀環境,另一方面要有符合本企業發展戰略和適合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制的企業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