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河南省尉氏縣農村經濟發展迅速,這對鄉村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尉氏縣的村級財政會計管理工作中,流傳著這樣兩個關鍵詞:“核算先行”、“五權為民”。2006年以來,當地財政部門通過不斷摸索,調整會計管理工作中的細微之處,并立足當地會計管理服務工作實際情況,制定實施了一套與百姓相宜的《村級經費管理辦法》,使農村會計管理服務工作不斷發展完善。
報賬員與會計檔案
在當地鄉鎮會計核算中心成立以前,鄉鎮財政負責人很多時候會為一些農村干群之間的瑣事煩惱。
農民整體收入原本就不高,因此對來自上面的各項補貼款比較關注。
因為缺乏成型的賬目數據表,村級財務支出的去向模糊,農民容易產生疑問。尉氏縣洧川鎮財政所石會計介紹說,“那時我們的日常工作除了核實發放相關資金,有時還會扮演調解員的角色,村里經費是怎么花的,發放了多少,雖然是很明了的事,但解釋起來我們會面臨‘里外不是人’的尷尬?!薄盀榱私鉀Q這些問題,我們依據省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和自身情況,制定實施了《村級經費管理辦法》,并將《村級經費管理辦法》中的措施融入到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中?!蔽臼峡h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當地財政部門通過鄉鎮會計核算中心與農村信用聯社進行合作,以村為單位統一設立專戶,并設立日常業務賬簿、賬表。各村在村級經費的收支上需根據業務往來填制記賬憑證,主要包括明細賬、往來賬等,然后根據賬目的發生情況制定財務會計報告,并設置會計檔案。
此外,每個村公選一名會計人員作為報賬員,代理村集體資金、村集體會計賬目和會計檔案,提供會計信息。村報賬員同時負責設置資金備查賬簿,實行每季對賬,年底總盤點。加上當地財政部門近年來積極對鄉鎮財務實行電算化管理,從而保證了財務情況得到及時和清晰的反映。
探索符合自身的監管機制
近年來,尉氏縣財政系統結合財政部“規范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強化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的有關文件精神,根據村級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監督權、收益權、處置權“五權”不變的原則,在“村財鄉理”改革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身的監管機制。
上述負責人介紹說,開支透明化,是推行“村財鄉理”制度后出現的顯著變化。以村財經費的審批為例,村財經費的審批是有嚴格程序的。對大項經濟開支,先提交村民代表小組,2/3以上的代表同意并簽字后再列支。日常開支的審批過程是,先由經辦人在原始憑證上注明用途并簽字蓋章,再交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加蓋民主理財專用章,最后經村負責人審批同意并簽字蓋章。
他舉例說,200元以內的村財經費使用由村支部審批;1000元以內的由村聯委、村支部、村委會共同審批;1000元以上的由村聯委、村支部、村委會、村民主理財小組和審批成員小組共同審批。此外,財政部門要定期對村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從而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村民通過每季度的財務公開,了解開支情況。
“為了提高村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服務于農村建設,我們會在每年的農閑時節,定期開展3天的免費培訓。”上述負責人欣喜地表示,“村財務報賬員的熱情很高,村級財務管理的良性機制已經形成了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