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為什么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1.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能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經營目標。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促進有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通過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促進內部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并為保證各部門能將其執行政策、制度的情況反饋給企業最高管理層,從而可以減少政策、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偏差。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可以為外部審計認識,評價企業提供可靠的基礎保證。
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和有效程度,是審計人員確定范圍、重點和所用方法的重要依據。審計人員可依據內部控制作用的強弱,來認識、評判審計風險。
二、怎樣建立和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1.組織結構控制
實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首先要從本企業的組織機構開始。應當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根據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的要求,一項經濟業務不能夠由一個人從頭到尾進行處理;對不相容職務進行分工負責,有利于防止差錯,堵塞漏洞,能對保護財產安全起積極作用。 授權批準控制
授權批準是指企業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授權批準才能進行處理,未經授權批準,即不允許接觸和處理這些業務。這一控制方式使經濟業務在發生時就得到有效控制。 會計記錄控制
(1)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關系。
(2)對會計憑證進行編號,經濟業務一經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號,防止經濟業務遺漏或重復。
(3)進行復式記帳和帳戶控制。運用復式記帳方法,有助于會計人員防弊。會計人員對總帳與明細帳進行定期核對,是核查會計記錄是否正確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資產保護控制
(1)接近控制。接近控制是指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對資產的接觸,只有通過授權批準的人員才能接觸資產。這里所說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易變現資產和存貨。
①限制接觸現金。現金收入應當由指定的出納負責管理。出納人員應當與控制現金余額的會計記錄人員和登記應收款項的人員相互分離。
②限制接觸易變現資產。易變現資產如有價證券和應收票據,應采取由兩個人同時接近資產的方式加以控制。在處理易變現資產時,要求有兩名管理人員共同簽名。
③限制接觸存貨。在制造企業和批發企業,存貨應通過委派專職倉庫保管員保管。設置分離且封閉的庫區,以及控制進入廠區或庫區等方式來實現。
(2)定期盤點控制
應對實物資產定期盤點,進行帳實核對,并對差異分析原因,及時處理,擔任保管職務或擔任記錄職務的人員不得單獨從事定期盤點和帳實核對工作。
(3)記錄保護控制
實物資產的相關記錄應妥善保管。首先,應嚴格限制接觸這些會計記錄的人員,以保證保管、審批和記錄職務分離的有效性,其次,這些記錄應妥善保管,以防記錄被盜或被毀;再次,這些記錄應留有備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毀損時重新恢復。
(4)財產保險
應對重大財產投保,避免企業遭受不可抗力等對實物資產帶來重大損失而得不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