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行政預算管理論文 > 我國會計謹慎性原則的應用綜述

我國會計謹慎性原則的應用綜述

 一、對謹慎性原則應用的爭議
  謹慎性原則(Prudence)亦稱審慎原則、穩健性原則、穩健主義、保守主義等,在會計環境中存在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的精確性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應運用謹慎的職業判斷和穩妥的會計方法進行會計處理。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的具體應用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能避免虛增資產和浮夸利潤從而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利用不當又會造成諸多負面影響,使會計信息失真等,因而爭議頗多。
  人們支持謹慎性原則的第一個論據是,會計人員的悲觀傾向是對管理當局和業主過分樂觀會計的必要性。第二個論據是,對企業的所有者來說,高估利潤和資產遠比低估危險得多,甚至有導致破產的可能。第三個論據是,會計人員估計風險是危險的,這與操縱利潤和責任劃分都有關系。反對謹慎性原則的理由是:(1)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違背可比性、一致性,甚至相關性。(2)會計人員擁有更充分的信息,應該對風險進行估計,如果會計人員無法估計風險,投資者更無法對風險進行曲估計。(3)會計人員主觀故意采用過度謹慎的計價方法建立秘密準備,來操控企業盈利水平,逃避一些社會責任。
  二、謹慎性原則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運用情況
  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的運用,按其運用程度和范圍的不同,分為三個階段:
  (一)1992年至1997年
  1992年發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中首次明確了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會計核算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同時,在行業會計制度中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即存貨計價方法采用后進先出法、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加速折舊法。
  (二)1998年至2000年
  1998年陸續頒布的《投資》等一系列具體會計準則及《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中,謹慎性原則得到進一步的運用,具體包括:
  1.擴大了資產項目計提準備的范圍。即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和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同時,擴大了壞賬準備的提取范圍,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靈活。 放松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加速折舊法的應用條件。 縮短攤銷期限。對無形資產、開辦費的攤銷期限作了修訂,由原制度中無形資產的“不少于10年”、開辦費的“不少于5年”,分別調整為“不超過10年”、“不超過5年”。 對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的或有事項的會計核算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規范,規定或有資產和或有利得不予確認,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負債不予確認,但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