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指標可知,貨幣資金因其流動性最強,而排在首位。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正因其流動性最強,所以大多數貪污、詐騙、挪用公款等違法亂紀行為都與貨幣資金有關,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貨幣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確保經營管理活動合法、有效。
一、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目標
內部控制目標是企業管理當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根本出發點。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目標有4個:一是貨幣資金的安全性。通過良好的內部控制,確保企業庫存現金安全,預防其被盜竊、詐騙和挪用。二是貨幣資金的完整性。即檢查企業收到的貨幣資金在當期是否全部入賬,預防私設“小金庫”等侵占企業收入的違法行為的出現。三是貨幣資金的合法性。即檢查貨幣資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中國人民銀行所頒布的《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范圍,辦理各項收付手續是否完備。四是貨幣資金的效益性。即合理調度貨幣資金,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影響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因素較多,在對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設計時主要應考慮管理決策層、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和內部審計等對其的影響。
二、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設計
(一)貨幣資金完整性控制設計
貨幣資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圍包括各種收入及欠款回收。具體地說,是單位特定會計期間發生的貨幣資金收支業務是否均已按規定計入有關賬戶。通過檢查銷售、采購業務或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收回和歸還情況,或余額截止日后入賬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賬的貨幣資金。其控制設計一般從下面方面考慮:
1、庫存現金支付憑單控制。根據現金開支范圍的規定,凡涉及支付給個人、單位之間的低于零星款項的結算和國家其他規定的可以使用現金結算。對發票、收據控制主要是其編號的連續性,企業應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對制度,以確保收到的貨幣資金全部入賬。因此企業應設置負責其存根聯與入賬的記賬聯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對工作的崗位,及時發現其中的錯弊。
2、銀行對賬單控制。其是利用銀行對賬清單與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核對,以確保銀行存款真實性與完整性的一種控制方法。企業應在每個月月底通過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分析未達賬的原因,發現其是否存在錯弊。
3、業務發生量控制。其是根據某項業務量在一定會計期間的大小,來分析企業貨幣資金入賬是否完整的控制方法。
(二)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設計
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圍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由于應收、應付票據的變現能力較強,故也將其納入貨幣資金控制范圍內。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設計一般從以下方面考慮:
1、賬實盤點控制。其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對貨幣資金進行盤點,以確保企業資產安全的一種常見的控制方法,如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賬實盤點按盤點的時間分為定期盤點與不定期盤點,但不定期盤點的控制效果通常比定期盤點好,不定期盤點的主要特點就是突擊性強,會給貨幣資金相關崗位產生一種無形的、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壓力。
2、庫存限額控制。其是利用核定企業每日貨幣資金余額,超過庫存限額的貨幣資金送存銀行或匯交某一銀行賬戶,從而降低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風險的方法。利用此方法還能高度集中貨幣資金,統籌使用,特別適用于貨幣資金短缺的企業。
3、實物隔離控制。其是采取妥善措施確保除實物保管之外的人員不得接觸實物的控制方法。同時還應采取選擇合格的保險箱、選擇安全的場所等保障措施,以確保貨幣資金實物安全。
(三)貨幣資金合法性控制設計
貨幣資金合法性控制設計針對的是貨幣資金收入與支付。合法性控制一般首先對企業運用政策及制度的設計的完整性上來進行,在此基礎上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合法性控制風險一般較大,通常涉及企業決策管理層,因此,針對貨幣資金的合法性控制一般會利用政府機關、社會審計力量對企業進行審計監督。
(四)貨幣資金效益性控制設計
貨幣資金效益性控制是服從企業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通過運用各種籌資、投資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貨幣資金的控制方法。企業可制定貨幣資金收支中、長期計劃,在合理預測一定時期貨幣資金存量的情況下,通過實施一些推遲貨幣資金支付的采購政策和加速貨幣回籠的銷售政策,還可以通過收回投資等方法,解決貨幣支出的缺口,但同時應權衡采取以上措施所付出的代價、成本或機會成本,選擇一項最優的解決方案;同樣,可以通過加快貨幣資金支付的采購政策(可降低采購成本)、一定的賒銷政策(可提高售價或擴大銷量)、或參與各種投資,以降低貨幣資金儲量,但同時應權衡以上各種措施的決策收益以及考慮今后中、長期的貨幣資金狀況,選擇最優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效益。要實現以上目的,要求企業在進行籌資、投資決策時,對各種方案進行綜合分析,并要求參與分析、決策的人員不得少于3人。
企業的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必須加以重視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從貨幣資金的完整性、安全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上來加以控制,就能有效地使企業的貨幣資金取得最佳的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談洪芳,歐陽振安.淺談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EB/OL].中國期刊網,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