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 張碩星
人類進入21世紀之時,世界經濟正向知識經濟邁進。這意味著一個區別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開始興起,即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并將迅速成為21世紀的主導經濟。
1996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個概念,并對“知識經濟”下了明確的定義,即“知識經濟壓癥立在知識和經驗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生活都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使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迅猛地發展,并將促進整個社會逐步完善法制化。在人類社會和經濟這一歷史性的巨變之中,整個工業經濟時代的會計必然要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因而也就必須相應的考慮其創新問題。面對法制化社會所帶來的挑戰,法務會計應運而生。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志 1996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從美國20大熱門行業挑選出的20種熱門工作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會計領域的“法務會計”(《參考消息》1996年11月 15日)。
諸多經濟案件的發生、審判事例使我們認識到,在市場經濟中,要回答什么是虛假不實的會計信息,什么是違反新《會計法》的行為,什么是會計法律責任,為什么在證券市場中有人要求會計信息失誤的責任人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等問題并非易事。而在法律糾紛中,根據我國目前的立法精神,所有當事人都是平等的法律主體,不能由某一方做出簡單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解決法律上的會計解釋沖突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由法務會計人員運用會計和法律的專業知識對有關會計信息或相關事件做出合理的專業黨走。本文探討了法務會計學科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并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對高等教育如何培養大批法務會計人才的若干設想。
一、法務會計學科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
法務會計是會計人員運用相關的會計知識。對財務事項中有關法律問題提供證據,進行解釋,以查明案情(主要指經濟案件)的會計活動。法務會計的興起,對傳統財會人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具體來說,法務會計學科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有:
(-)標語專業知識。從事法務會計的人員必須具有一系列的技能.才能有效的進行財務調查。這不僅包括會計知識,而且包括經營知識和法律意識。具有這些技巧,法務會計人員就能夠進行調查、分析、報告,并對舞弊以及白領犯罪調查的財務方面進行作證。在很多情況下,可能會要求法務會計人員對刑事案件中的舞弊或者民事案件中的財務損失進行量化。因此,法務會計的專業技術至少應包含以下七類:
1.會計、審計知識:法務會計學科首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因此從業人員具有較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自是理所當然的必要條件。
2.辨別舞弊的知識:法務會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辨別不同舞弊交易的類型及知識。這就要求會計師確認“警戒標志”,并與舞弊相關的信息聯系起來,作為其經驗基礎。
3.相關的法律知識:法務會計又是法學的分支,法律知識當然必不可少,尤其是證據學的知識,這樣才能確保所有的報告都能上交法庭并有效。
4.對人的心理和動機的理解力:法務會計的另一項技術就是對人的因素的理解。根據舞弊理論,舞弊的產生,其關鍵因素是人的因素,法務會計可以根據自身的戰力,理解進行白白的個人的動機和品質
5.調查的精神狀態和職業批判的懷疑精神:法務會計必須具有調查者的眼光,偵探的堅韌以及確認舞弊標志的能力。這些能力必須符合職業批判的懷疑精神,以確定證據的相關性和有效性。
6.溝通技巧: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法務會計最重要的一個職能就是向法庭提供有力的證據,因此,從業者應該有較強的口頭和書面的交流技巧。
7.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理解:伴隨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計算機犯罪技術也在同步發展。這要求法務會計人員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
法務會計人員在具有上述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豐田的會計實踐工作經驗,就可以做到對不同行業、不同地位、不同時期的會計實踐的變化情況了如指掌,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
(二)高尚的職業道德。法務會計人員必須在行使其職能時保持客觀、公允、真實、合理、合法。這就要求其必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田說的洞察力。除此以外,自律、保密、定期接受后續教育、合理收費、公平競爭等方面也是從業人員不可或缺的素質。
(三)獨立敬業精神。獨立與保密是密切相關的,也是從業者綜合素質的體現。為了保密,從業者不能與他人商討、磋商目前正委托解決的具體問題,也不能與解決同一問題的其他執業者商討同一問題,以免從業者之間互相因資歷、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人格感染力的影響,而影響他人證明結果的客觀性和獨立公允性。
敬業精神是防止粗心大意,或淺嘗輒止而造成實質性錯誤的關鍵。敬業精神不單純表現在思想認識上的深度,更重要的是反映在每一個執業步驟和操作上是否完整、細致。從業者不能憑經驗推斷或統計抽樣等常規審計方法去完成執行程序,也不能憑百分比的可信反而放棄未檢驗的資料。
二、高校教育對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戰略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需求層次的提高,我們的高等會計教育目標如何定位?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以信息和知識為主體的產業——知識產業(亦稱第四產業)更加引人注目,而教育作為知識產業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將凸顯其重要性。教育不僅包括普通的、正規的大中小學教育,還應包括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僅要有學歷教育,還要實行終身教育;要從教育的單一性向教育的個性和多樣性發展,培養不同層次、具有多種能力的人才。因此,面向21世紀的大學本科會計教育目標應該是培養熟練牢握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具較多相關知識的應用型、通用型專業人才。
從以上分析可知,法務會計工作決定了法務會計人員應該是一種復合性人才,除會計、審計、法律相關知識外還應廣泛涉獵證據學、邏輯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素質教育學科,這些知識將有利于法務會計人員在從事本職工作時,通過分析舞弊者的犯罪心理、社會背景等,并以此為根據進行必要的邏輯推理,再運用會計、審計、法律相關知識為推理結論尋求強有力的證據,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法務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從而出色地完成法務會計工作。法務會計人員的重要貢獻就是對爭端進行量化,并將復雜的財務會計事項舞弊和數字資料翻譯成一般外行能夠理解的術語。
面對知識經濟到來的中國會計市場的挑戰,我們現在的高等會計教育應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努力培養出21世紀我國急需的法務會計人才。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分三步走,最終達到建立完善的法務會計體系的目的:
第一步,從現在起用十年左右的時間,鼓勵會計學專業學生在本科階段輔修法律雙學位。如果沒有法學專業,可以采取鼓勵學生在學習會計專業的同時,積極參加法學類專業的自學考試,或在會計專業的教學計劃中,適當增加有關法學方面的課程或法律與會計結合的課程,如法理學、民法通則、法律倫理、司法會計等,或在本科畢業后直接攻讀法學雙學位。
第二步,從本世紀初到40年代,在繼續上述工作的同時,在高校會計學碩士的研究方向中設立法務會計研究方向,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和構架。初步建立法務會計師資格考試制度,規范法務會計工作,給法務會計工作指明目標和方向,給法務會計工作提供客觀的尺度。制定法務會計準則(包括法務會計一般準則、法務會計具體工作準則和法務會計報告準則),促使法務會計人員謹慎工作,并檢查、監督工作質量。最終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使我國具有較多的中高級會計人員。
第三步,21世紀40年代以后,我國已具有較強的法務會計師資力量,可以將一些重點院校的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轉向法務會計,同時建立法務會計博士學位。進一步完善法務會師資格考試制度。
建立法務會計面向社會服務規范。法務會計工作在會計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法務會計人員所下結論的重要性決定了建立法務會計面向社會服務的規范。筆者初步考慮,認為該規范應至少包含以下四方面的規定:一是面向社會服務的法務會計服務機構必須經過主管該項工作的行政部門批準;二是從業者必須取得執業資格;三是委托和受理的規范;四是法務會計面向社會服務的收費規范。
另外,在以上各時期都應考慮適時調整會計教育學科體系:建立法務會計面向社會服務規范在避免交文重復的同時,增設諸如美學、人文學、邏輯學等素質教育。近年來,美國十分重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他們在《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新辦教材中都把會計職業道德列為重要的內容,還在 1995年新版的《高級會計學》中列入第一章進行專題研究。我國現有的會計專業課程中無一門教材有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這一點應引起各界同仁的足夠重視。
總之,法務會計已經是20世紀末英美等國的熱門職業。展望未來,21世紀法務會計必將是中國的熱門職業。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人才,法務會計人才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