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下文簡稱新套期保值準則)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明確了套期會計的適用條件,提高了相關信息披露的要求。本文主要對套期保值的會計處理及對企業實務的影響進行闡述,并提出具體建議。
一、新會計準則中套期保值的相關規定
套期保值是指企業為規避外匯風險、利率風險、商品價格風險、股票價格風險、信用風險等,指定一項或一項以上套期保值工具,使套期保值工具的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預期抵銷被套期保值項目全部或部分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套期保值主要涉及套期保值工具、被套期保值項目和套期保值關系三個概念。
(一)套期保值的分類。
(二)套期保值的會計處理。
1.公允價值套期滿足運用套期會計方法條件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一是套期工具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套期工具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賬面價值因匯率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二是被套期項目因被套期風險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被套期項目的賬面價值。被套期項目為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后續計量的存貨,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的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也應當按此規定處理。
2.現金流量套期滿足運用套期會計方法條件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一是套期工具利得或損失中屬于有效套期的部分,應當直接確認為所有者權益,并單列項目反映。二是套期工具利得或損失中屬于無效套期的部分(即扣除直接確認為所有者權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三是在風險管理策略的正式書面文件中,載明了在評價套期有效性時將排除套期工具的某部分利得或損失或相關現金流量影響的,被排除的該部分利得或損失的處理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3.對境外經營凈投資的套期,應當按照類似于現金流量套期會計的規定處理。
二、新套期保值準則對企業的影響
(一)為稅務籌劃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在外幣套期保值業務中由于商品交易的發生時間不同,對損益的會計處理方法也有差別。如果套期保值業務跨越了企業的納稅期限,必然會影響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利潤操縱的空間。套期保值會計從套期關系建立,到套期關系有效性的判斷,均反映企業管理層的意圖對套期會計處理的人為影響,尤其是對于預期交易的判斷,是否發生、發生金額多少幾乎完全依靠管理層的判斷,這使得企業仍然有利用準則進行“操縱利潤”的空間。
(三)給銀行業帶來了機遇。套期保值會計使會計計量結果更加準確地反映出銀行的經營管理意圖,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銀行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積極性。
(四)對企業財務報表數據有重要影響。對于金融企業,影響最主要體現在金融衍生工具表外業務表內化,并一律以公允價值計量,這改變了以前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量的規定。
(五)表外業務表內化核算,會對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產生重大影響。在套期保值方面,采用新會計準則后企業在套期業務上的浮動盈虧將會影響公司的盈利,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有關套期合約的公允價值,也將使投資者更能把握公司在套期業務上面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