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審計質量與質量控制準則
要想保證審計服務滿足社會需求,必須建立一個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對各種制約審計質量的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審計質量控制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人員運用科學方法和慣例,對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全要素和全員的質量行為進行自我約束的一項活動,旨在保證審計質量。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應當由三個主體構成,即政府、注冊會計師職業組織以及會計師事務所。這三者依次由高到低的處于不同層次上,以不同的方式對審計質量施加影響。在原準則中,關于質量控制,只有一個準則,并將其歸為獨立審計準則體系中的相關準則。在新準則中,關于質量控制,共有兩個準則加以闡述,分別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21號——歷史財務信息審計的質量控制以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第5101號——業務質量控制。很明顯,新準則從會計師事務所和單項的審計項目這兩個層次對質量控制的內容和要求都做出明確的規定,并將這兩個層次的內容分離出來,將歷史財務信息審計的質量控制納入審計準則的范疇。
2 新舊質量控制準則的比較分析
2.1 新舊準則的框架比較
1996年12月26日發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是為了規范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保證執業質量,具體框架如下:
2006年2月15日發布的《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第1501號——業務質量控制》是為了規范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質量控制,明確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人員的質量控制責任而制定的準則。具體框架如下圖:
可以清晰的看出,就舊準則而言,新準則更加全面而解釋的程度卻更加詳細具體。
2.2 新舊準則目標上的差異
新的質量控制準則使質量控制的目標更加完整、規范。舊的質量控制準則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執行質量控制準則是為了規范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保證執業質量而制定的。新發布的質量控制準則明顯提出了制定該準則的目標是為了合理的保證:(1)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人員遵守法律法規、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以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以及其他的一些相關準則;(2)會計師事務所和項目合伙人根據具體情況出具恰當的報告。這一規定更好的迎合了外部審計報告需求者的要求,有利于塑造注冊會計師在公眾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切實要求事務所重視審計報告的質量,更加明確的提出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2.3 新舊準則內容上的比較
新舊準則中的質量控制要素可用以下表進行比較分析;
由上表,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新準則在舊準則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發展。“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強調主任會計師對質量控制制度承擔最終領導責任;“職業道德規范”為業務質量提供了道德保證;“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則從源頭上減少了質量問題,避免因為客戶不正直或注冊會計師自身的缺陷給業務質量造成隱患;“人辦資源”為人員配備這個質量控制控制的重要一環提供了保障,“業務執行”則是針對具體的執業過程直接采取有力的質量控制措施;“業務工作底稿”為監控質量控制制度的執行提供了介質;“監控”質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不斷修訂和完善質量控制制度同樣不可或缺。這樣按照七要素設計的質量控制制度邏輯性更強,能夠更好地實現質量控制的兩大目標。
3 會計師事務所對質量控制的考慮
3.1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健全的規章制度是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審計工作的依據和保證,事務所應該新準則的要求建立全面的、遵從相關法律法規的、適合事務所本身的質量控制制度。結合新準則,事務所可建立以下制度:審計計劃編制規定,審計人員委派制度,審計外勤工作管理規定,審計取證注意事項。審計工作底稿編寫和復核制度,審計報告撰寫與復核制度,人員考核與晉升方法。
3.2 保持獨立性 每一個會計師事務所都應該確立相應的政策和程序,以便合理的保證所有人員符合獨立性的要求接受客戶的委托前,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對該問題全面的調查、分析和記錄;在接受審計委托時,在計劃階段檢查獨立性的執行情況并加以記錄;審計工作中,委托合格的人員對客戶進行審計。
3.3 切實落實對業務質量的領導責任
按照質量控制準則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對質量控制制度承擔最終責任。要真正落實質量控制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考慮兩個方面因素,一是重視質量文化建設,通過清晰、一致及經常的行動示范和信息傳達,樹立質量至上的意識。二是重視項目負責人的作用,在實務工作中,經授權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參與具體業務,對質量控制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是真正意義上的項目負責人。事前的預防好過事后的補救,明確其責、權、利對主任會計師落實對業務質量的領導責任非常關鍵。
3.4 加強人員管理
眾所周知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審計工作質量控制歸根結底還是人的質量控制。結合新準則,事務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1)嚴格控制錄用階段的人員的選拔;(2)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加速知識的更新,加強其業務勝任能力;(3)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規范教育。
3.5 注意考慮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
質量控制準則規定了接受與保持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的具體情形,從源頭上避免因為客戶不正直或注冊會計師在自身業務能力或職業道德方面的缺陷給業務質量造成隱患。會計師事務所自身應當認識到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和違規后的嚴重后果,自覺做好業務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制定有關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接受與保持的政策和程序。當識別出問題而又決定接受或保持客戶關系或具體業務時,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記錄問題如何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