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1.1 當前我國經濟成分豐富且復雜,生產方式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變化。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及人事關系比過去大大復雜化。為了配合復雜的經濟生活和日益頻繁交往的人際關系,調整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在會計領域必須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強化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
1.2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舊的道德傳統嚴重阻礙了新體制的運行,阻礙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這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會計人員違背會計職業道德,那么,市場經濟就難以形成平等的競爭機制。
1.3 規范會計人員職業行為的規則主要體現在各種財經會計法律、規章制度之中。但在強調運用會計法規、法令、紀律來規范會計人員職業行為的同時,仍必須輔之以會計道德規范。
2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2.1 凈化會計行為環境。會計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更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在一個道德意識淡泊,公共意識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會環境下,不可能營造出高品味的會計職業道德。凈化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尤其是應與法律、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同步,才能建設好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質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環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應自覺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從而營造出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
2.2 制定一套可操作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首先,會計職業道德的實施主要依靠會計人員的道德感和思想覺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會計職業道德的制定不宜由政府直接出面進行,而應該由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等民間組織、中價機構來制定、頒布與監督實施,實現會計行業自律。其次,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信用必須依賴道德之完善來維護,在加強法律建設的今天,切不可忽視道德建設。為此,我們必須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道德,吸收西方優秀傳統道德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符合時代精神的會計職業道德。
2.3 加強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政府監督。首先,加強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制定與實施:(1)會計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它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其次,從有關會計的政府監管來看,需要解決監管的責任問題。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就是要解決防止造假、懲處造假以及嚴格執法問題。目前,政府監管部門監管不力,包庇推委現象時有發生,它們或者只管“滅火”不管“防火”,或者見媒體已經曝光,領導人有了批示,才開始行動。到底預防性的監管責任應當歸屬于誰?監管部門不作為應當承擔什么責任?如果不明確,就無法改變當前沒有人承擔責任的局面。
2.4 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會計職業道德的監測評價系統是會計職業道德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首先,應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跟蹤監測系統,判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所處的階段,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狀況的新動向;其次,在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時,建議在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等會計組織內成立道德委員會來履行這一職責。
2.5 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抓好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處于放縱階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內能自發形成,而應該下大力氣狠抓落實會計職業道德教育。①各類設有會計專業的學校,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②重視會計教師的師德建設,言傳身教;③在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應理所當然地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并且擺在突出位置;④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資格考試內容中應包括會計職業道德;⑤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宣傳正反面典型,加以輿論引導;⑥進行配套教育,即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進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教育;⑦道德教育形式不限于課堂教學,還應采取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參觀學習、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育;⑧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
要通過獎懲措施的實施讓不誠實者付出巨大的成本,而讓誠實者獲得獎勵,使選擇誠信成為會計人員的一種理性行為。讓遵守職業道德行為帶來的收益——光明的職業前景、融洽的同事關系、良好的社會信譽遠遠大于不遵守職業道德行為付出的成本——晉升無望、時刻面臨失去工作的威脅、受到同事的鄙視和冷淡。那么,所有會計人員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使職業道德教育將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說教。綜觀中外成功企業,他們都以誠信作為追求與必備的品質之一,而且無一不是以誠信為本發展壯大的。
中國現代會計先父潘序倫指出,“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他把“至真”作為會計工作的生命線。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頒布和實施,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和道德判斷、道德評價能力必將在全社會的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并提高。
2.6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從法律方面進行規范性防范。從有關會計的法制建設來看,目前需要解決懲治造假的“精確制導”問題。所謂會計法治的“精確制導”是指:明確由什么人啟動對會計欺騙的訴訟程序,改變“民不舉、官不糾”的局面,使違法企業浮出水面;明確規定會計真實性的具體法律標準;明確規定企業負責人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唯一責任人,把會計人員解脫出來,集中打擊關鍵目標;明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瓦解兩者的欺騙聯盟。此外,為了改進會計的法制建設,還需要研究會計法,提高立法和執法的科學性,讓那些膽敢造假者得到應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