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建立現代銀行制度,改進貸款分類方法,加強銀行信貸管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達到揭示貸款的實際價值和風險程度,真實、全面、動態地反映貸款的質量;發現貸款發放、管理、監控、催收以及不良貸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信貸管理;為判斷貸款損失準備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據目的,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2年起,在我國各類銀行按照《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全面施行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
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過程中,如何降低銀行不良貸款比率是重點問題之一,一直為社會重視。各商業銀行業把降低不良貸款比率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銀行內部考核的主要指標。因此,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分類的真實、準確一直是金融審計的重要內容。筆者根據近幾年金融審計的實踐,對商業銀行汽車貸款風險分類業務的審計方法進行了總結歸納,希望同各位審計同行探討。
一、 信貸資產質量五級分類的基本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面推行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的通知》(銀發[2001]416號)“五類貸款的定義分別為: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規定,如需要重組的貸款應至少歸為次級類、違反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發放的貸款應至少歸為關注類等。
二、審計目標及風險控制點
目標:核實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真實性,揭露各種掩蓋不良資產的手法。
風險控制點:通過對貸款風險分類程序的分析,關鍵控制點在于分類的源頭,即客戶經理整理資料、填寫風險分類表。通常,客戶經理由于受內部考核指標的限制,可能隱瞞貸款真實狀況,利用失真的信息取得有關部門的通過。因此,審計重點在于核實有關信貸信息的真實、準確性,進一步揭露信貸資產質量的真實性。
三、審計思路
(一)審計重點關注。
1、同時存在正常貸款和不良貸款的企業。對同一企業在不同時間發放的不同方式貸款,在貸款到期日,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分類結果。但同一企業在相同時間所取得貸款,在同一時間點上貸款五級分類結果應一致。針對上述情況,可以將上述原因作為審計的重點之一。
2、貸款逾期90天以上。按照人民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的有關規定,對于貸款本金逾期或應收未收利息超過90天的貸款,無論貸款本金是否逾期,均應劃分為次級類以下貸款。
3、貸款企業的報表作為銀行貸后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已引起銀行的高度重視。通過企業報表項目的增減變化,可以反映出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全面生產經營情況,同時也是貸款五級分類的主要參考指標。按照規定,如果貸款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或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出現紅字,則該企業的貸款均應列入不良類貸款。
4、貸款五級分類是以風險分析為基礎,通過分析企業的還款來源來判斷企業貸款的風險程度。如果依靠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已無法保證正常還本付息,必須采取以資抵債的方式來償還貸款,在此情況下,企業的貸款均也應列入不良類貸款。
5、信貸資產質量作為銀行經營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已成為經營行的首要考核任務,為了完成或達到上級行下達的不良資產目標考核計劃,經營行往往會采取借新還舊的方法來掩蓋不良貸款,但已形成的應收利息卻無法從系統刪除。因此,可以將上述情況作為審計的重點進行核實,尤其是借新還舊后仍有欠息的貸款企業。
(二)根據上述審計重點關注內容,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手段,運用sql工具,設定查詢條件。具體語句包括:
1、同時存在正常貸款和不良貸款的企業。
2、貸款逾期90天以上。
3、現金流出現負值。
4、凈利潤出現負值。
5、企業出現資不抵債。
6、破產、關停的企業。
7、以資抵債的貸款。
8、辦理借新還舊后仍有欠息
通過以上分析,并剔除重復記錄,原始數據整理成審計所需的中間數據,便于下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形成審計所需的審計數據。
利用上述審計中間表,審計組可以集中力量,重點對篩選出的支行的信貸數據進行深入剖析,并結合信貸檔案,延伸調查貸款企業,就能發現商業銀行在貸款五級分類中所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