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關鍵詞】 會計人員 困境 提升
【論文摘要】 本文由一名事業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尷尬場面而引發思考,聯想到我國目前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和道德觀念之間徘徊的狀況,對導致會計人員壓力日益加大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自我,提出了建議。
會計人員主要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屬于提供經濟信息的特殊行業,涉及面極為廣泛,影響力也較為深遠,因而會計人員業務水平的高低,勢必直接影響會計職能的發揮,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和道德。然而,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職業領域里,有時存在信息失真的現象,甚至犯罪的行為,多數人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會計人員職業水平低、道德差所造成的,其實不然。一種事物的存在必然有滋潤其存在的土壤,目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所存在的種種問題都有促成其發展的理由。隨著社會壓力的劇增,作為單位“守門員”的會計人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種壓力的困擾。傳統的人為因素,周圍人群的輿論,社會不良風氣共同孕育了目前會計人員有時會受人唾罵的窘境。
一、案例展示——會計人員工作中的困境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單位的會計信息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一些重要的信息甚至成為政府部門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各地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會計信息失真,多數人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會計人員職業水平欠缺所造成的,歸根于會計人員反映和監督做得不夠。果真如此嗎?
某高校財務處會計,每日都要處理幾十筆不同的會計業務,這當中絕大部分的業務都是真實準確的。但有極個別教師利用公費醫療的便利條件,利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報銷一些實際上并不是自己真實發生的醫療費用,而這些藥單已經過主治醫生審批簽名,這就讓會計人員騎虎難下,往往是在良心的煎熬下完成這些違背職業道德的財務報銷;更有一些教授拿著成千上萬的交通費和餐費報銷,當要求填寫清楚費用的具體事宜時,該教授很不耐煩,還大聲謾罵,完全不顧及為人師表應有的尊嚴;應付了教授還不行,還要顧及某些處長夫人的心意。某夫人的親戚想在學院宿舍住宿,交完住宿費一段時間后又不想住了,按照省物價局、財政廳統一下發的文件規定,交了學費、住宿費未入讀或住宿的,退給該學生90%的學費、住宿費,但是該夫人卻堅持要財務部門退還全部住宿費。會計人員堅持原則,卻遭到大聲責罵,內心甚感委屈。
二、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一,對于會計人員來說,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巧妙地處理會計法規和報賬人之間的矛盾。針對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會計人員要善于總結經驗、運用技巧、掌握方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會計人員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信仰,這樣才能在各種矛盾的沖突之中立身垂范、游刃有余;才能頂住各種壓力從而更好地開展會計工作;才能巧妙地處理遵章守法與報賬人之間的矛盾,從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第二,對于管理者來說,要嚴以律己,為職工樹立良好的榜樣,還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首先要為會計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學習氛圍,就要從領導階層做起,抓好源頭,在提高會計人員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領導和管理層的素質,真正做到標本兼治。所謂治標要先治本,就是說,要從領導和管理者著手,讓他們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在集體中樹立正氣,建立與完善監督制度,同時也要加大執法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與懲罰機制,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另外,領導要設法增強會計人員的獨立性,把他們從“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解脫出來,以緩解工作壓力,從而更好地履行會計職責。
第三,對于整個社會來說,要不斷健全各種會計制度,積極探索和建立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與會計人員管理相結合的機制。就目前所規定的具體會計準則來說,是會計處理的技術標準,新準則的關鍵職能是防范會計舞弊和加強職業道德。新會計法也明確了單位負責人為會計信息真實、完整性的第一責任人,加大了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所以,明確了單位負責人的責任,也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也只有單位負責人認識到自己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的法律責任,才能促使單位負責人重視會計工作,從而加強會計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從而大大減輕會計人員的心理壓力,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三、提升自我——繼續前進
通過十幾年的工作經歷,筆者覺得財務人員作為財經政策法規的執行者和管理者,必須要“先知、先覺、先學”,做到“應知、應會、應變”,才能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職能作用,做好優質服務工作。不能一問三不知,成為管理工作的“門外漢”。對于會計人員來說,除了要“三先、三會”外,還要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具體如下:
一是內部的溝通能力。大多數財務人員不善于溝通,而會計工作的性質又需要高度協作,有很好的溝通能力才能夠提高效率,樹立好的威信。
二是內外部的傳達能力。用非專業的、平淡的語言或形象的數字、巧妙的比喻將財務會計中專業的深奧的理論和術語表達出來,讓人接納并信服。只有聽懂才能聽下去,只有聽下去才有機會獲得支持和理解,才能在單位中將財務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三是部門間的溝通能力。單位出現某種突發狀況時,財務人員不能僅停留在財務部門內部尋求解決的辦法,必須馬上找相關部門的人員配合處理,如各醫務所、院系、宿管部門等,因為各部門間的關系是環環相扣的,只有協調好各個環節才能將出現的問題妥善解決。
筆者堅信,只要單位領導、會計人員、部門之間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改善財務人員的工作處境。隨著公平、公正的社會大環境的逐步改善,會計人員的秉公理財就會受到尊重,就會當好“參謀”,積極探索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 張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造就優秀的財務人才[J].會計之友,2008,(3中).
[2] 辛睿文.討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J].河套大學學報,2007,(9).
[3] 陳長壽,楊仕鵬.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與自律機制[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