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旨在完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加強管理,提高辦學效益。
[關鍵詞]高等學校 內部會計控制 問題 措施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高校規模迅速發展相匹配的內部管理及控制手段卻顯得相當薄弱,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高校財務工作面臨財務管理多層次、經濟利益多元化、財務關系復雜化的局面,高校的財務風險日益顯現,如何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建立嚴密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堵塞漏洞、化解風險,確保高校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成為高校財務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
部分高校對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缺乏足夠重視,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缺乏正確的預算控制意識、風險控制意識以及內部報告控制意識。目前,許多高校只重視學校規模的擴大,招生人數的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基本建設的投入,對各項風險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機制。高校的基建資金大部分依賴貸款,借入資金總是要還本付息的,一旦單位無力償付到期債務,便會陷入財務困境。高校屬于非盈利單位,還貸資金從何而來?沒有過多的考慮過,任憑管理者的感覺盲目決策。缺乏對舉債融資的還貸能力進行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可行性論證,忽視了內部風險管理。自我防范意識較差,自我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風險意識。
2.一些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些高校雖然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不夠科學,不夠健全,不夠嚴謹,過于簡單和條文化,如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些高校往往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當作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并未建立完整的、系統的、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和程序。缺乏自我防范與約束機制,試用范圍狹窄,實際操作性差,重視了某一方面的控制而忽視了另一方面的控制。忽視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業務運行過程中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動態機制,嚴重影響了執行的效果。
3.高校內部監督流于形式
我國現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許多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執行情況差。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未能真正發揮監督作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考核和獎懲力度疲軟。從而人為地削弱了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自覺性和警覺性。
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對策
1.增強內部會計控制的意識
內部會計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系,單靠會計人員的努力是很難做到有效控制的,實施內部會計控制需要單位各管理部門之間的通力協作和組織上強有力的領導,需要全校教職員工注意控制好每一個環節,不能流于形式。單位領導重視,以身作則,并充分調動各部門及每一位教職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廣大教職員工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及各項規章制度,創造良好的內部會計控制環境。
當前,高校應著重樹立三種內部控制意識,即預算控制意識、風險控制意識、內部報告控制意識。首先,高校應加強預算控制,硬化預算約束,實行以預算為軸心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各高校應圍繞實現財務預算,落實財務決策,嚴格財務制度,提高財務的控制和約束能力。其次,要提高風險控制意識,一些高校由于大規模的銀行貸款,出現了財務危機,各高校要引以為鑒,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第三,要加強內部報告控制意識,建立合適的內部報告體系,以反映經濟業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增強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2.完善高校內部控制制度
高校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按照經濟業務的要求,建立自我調整、檢查和制約的內控體系,并形成一個健全完整、運行靈活的控制網絡系統。
(1)建立健全財產治理制度
流動資產及固定資產的治理貫穿于高校整個財務治理的始終,因此,建立有效的財產治理制度是高校的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應根據《會計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等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和院、處室的內部控制規定,建立適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和治理要求的流動資產內部控制制度,并組織實施。固定資產是高校另一重大項目,如何管好、用好這部分資金,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同時堵塞資產治理中的漏洞,是學校財務治理中至關重要的。
(2)建立高效風險指標評價體系
市場經濟為高校提供了多渠道、多領域的籌資方式,同時又使高校面臨著高效益、高風險的復雜局面,非凡是那些一味追求學校規模的擴張,大量征用土地,大興土木,大量置辦家業,大量從銀行貸款的高校,各種風險必然接踵而至。在這樣的背景下,全面考核和評價高校的發展潛力,評估學校在負債和風險方面的承受能力,就成為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內容。利用學校的財務表和相關數據,全面、系統地分析高校財力資源的配置情況,辦學效益,檢查和檢測學校的財務風險,以便對出現的各種問題作出及時地反饋,盡早采取有效措施,把風險降至最低。
3.加強高校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要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否則將是一紙空文。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的效果良好,對內部控制過程就必須施以恰當的監督。內部審計在評估內部控制有效性中充當著重要的監控角色。既要評價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見;又要檢查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督促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各高等院校的內部審計部門應該擔當起這個重任,使整個學校的內部控制系統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另外,由于學校內外部環境和條件不斷發生變化,引起控制風險的不斷變化,內部控制也應該作相應的改變,這就需要有相應的機制來監測環境條件的變化,并指明內部控制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監督機制就是內部控制審計。內部審計通過監督控制環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監督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否被執行并及時反饋有關執行結果的信息,幫助學校更有效地實現預期控制目標。同時,在監控過程中,內部審計可以促進控制環境的建立、為改進控制制度提供建設性建議,為學校成功實現既定的控制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張佩佩.加強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
[2]林雪麗.試談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