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對成本核算與管理的意義進行了探析,深入探討了企業做好成本核算與管理的意義,從而提出了新時期下會計專業人員應當具備成本核算與管理的職業能力。筆者作為當代會計專業大學生,結合自己的社會調查研究,總結了會計專業大學生具備成本核算與管理能力的素質要求。
【關鍵字】成本 定額 責任 職業
當代,各個行業中企業都面臨著殘酷競爭,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成本領先。企業的產品、工程、管理應當設置為成本項目,按項目組織高效益的生產、施工、管理流程,達到生產要素優化組合、合理配置,實現項目成本最小化和項目質量最優化,最終使企業獲得良好的效益,在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以項目為導向的成本核算與管理的意義
1.1能夠更新管理層的成本管理理念。
大部分企業管理層與勞動層相分離,企業的基層所獲得的成本資料一般在當期生產完畢以后,由成本會計人員根據生產出來的情況計算分析提供,既全部都是事后信息。建立的項目為導向的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能夠將成本預先具體分解到各個部門,管理層能夠在成本發生之前,將預先設計好的成本任務落實,并在成本發生過程中加以控制,最后查看項目的實際成本和預算之間的差異。這種將項目成本預算、并核實、控制的過程,能夠更新企業管理層的概念,由事后成本控制轉向全面的過程成本控制。
1.2能夠增強企業員工的節約意識。
當前,在嚴峻競爭壓力下,許多企業已經嚴格資源使用,力求在同行業中尋求成本領先,但在具體落實措施及效果上并不理想。大部分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理資料主要由會計部門負責成本工作的會計人員完成,將產品、工程、管理的成本資料完整計算并及時提供,只是從形式上完成了成本核算與管理。
以項目為導向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將成本任務分項目、分步驟層層分解到具體的部門、人員,每個部份都各有各自的成本任務。從普通生產一線員工來看,對每個產品生產出來耗費的材料、工時等都有一定的定額;對施工企業的工程施工人員來講,每個作業員工對工程物資的消耗和工程進度都有定額;對管理部門來說,對部門任務、費用消耗都有標準。各部門對自己實際耗費與分配的定額或標準相對比,就有利于各級人員對自己的成本控制項目明確差異,增強人員節約意識,將消耗定額降到最低。
1.3有利于成本責任的分析與考核。
將企業會計期間內發生的費用項目化,具體落實到部門、人員,有利于進行成本分析與考核。如材料供應部門,采購員根據定好的采購計劃,對每件材料采購價格、負擔的采購費用,及時組織材料、輔件的供應,保證生產或施工的正常進行,同時防止停工損失。單件材料負擔的實際采購成本力求最低。如果某企業同時有若干個采購員,將其采購成本與預算制定的材料成本核對、采購員彼此之間核對,差異立刻顯現,避免了采購過程中的浪費行為。企業對超支的員工,應當視為未完成項目成本任務,給予一定的懲罰;反之,對于節約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
1.4有利于會計人員素質的提升。
以項目為導向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人員除了普通日常財務核算以外,要求對企業生產、施工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熟悉每一個生產環節或施工領域。會計人員根據經驗將企業的成本項目具體進行預測、分析,對相應的部門和人員的成本定額進行制定,對過程中的成本按預算及時計算差異,落實成本控制,最終計算出項目成本及差異并進行分析。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自由普通的財務核算人員向企業管理人員轉變。
2、以項目為導向成本核算與管理對當代會計專業大學生提出新的要求
2.1更新觀念,由核算者向管理者轉變。
以項目為導向的成本核算與推理要求我們會計專業大學生更新觀念,要求自己以管理員的身份關注企業。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僅限于專業知識的掌握,而應當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換位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實時分析,特別是關注以下問題:(1)作為未來的會計,關注對產品成本的構成項目是否合理?(2)項目成本節約的彈性空間能否繼續拓展?(3)項目的定額是否應當進行修訂,如何修訂?(4)企業的成本能否進一步壓縮,是爭取成本戰略還是技術優勢?(5)會計模擬實訓過程中的成本報表分析,能夠從中發現的企業成本管理漏洞是什么?(6)壓縮成本使企業的利潤是否有拓展空間,是否會影響產品的質量?
2.2拓展視野,由單一會計向經濟類綜合人才轉變。
以項目為導向的成本核算與管理要求我們熟悉企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作為未來的會計人員,不僅能夠勝任出納、稽核等會計崗位,對采購環節、生產施工環節、銷售環節,都要有全方位的了解。這就要求我們除了學習會計知識,對物流專業的供應鏈管理、營銷知識、行業知識及相關的稅收、國際貿易、統計等領域都要涉及。這樣,我們才能做好項目涉及的每個環節的成本預測、決策、分析與工作。我們應當由一個專門的會計人才向具有各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轉變。
2.3利用計算機,向會計電算化人才轉變。
當前,企業已經全面實現會計電算化。我們在校期間,應當努力學好計算機基礎、財務應用的學習。大部分高校學校都購買了模擬企業財務軟件,如我們所在的沙洲職業工學院會計專業就購買了行業較為通用的金蝶、用友等財務教學軟件,我們應當珍惜并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離校之前熟練掌握電算化操作技能,并拓展ERP、供應鏈、成本管理、財務管理等領域的學習,結合模擬企業實訓,成為具有綜合應變能力的專業會計人才。
此外,由于現代商務逐漸向網絡化發展,我們對網頁作、FLASH制作與應當得心應手。目前,社會在職會計人員在這方面都比較欠缺,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全面提升自身價值。
2.4注重社會適應能力的養成
由于各行業之間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差距較大,要求我們會計專業大學生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我們在校期間應當注重社會適應能力的養成。首先,應當關注行業會計。在學校教學計劃安排的學習任務中,我們絕大部分接觸的是工業企業,學習的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工業企業會計。我們平時應當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了解銀行會計、建筑施工企業會計、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外貿會計等專業會計,熟悉各個行業成本的發生項目及發生情況;其次,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有針對性地下行業企業進行認識實習,了解各行業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我們應當注重公關禮儀能力、語言能力等的培養。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專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們作為新時代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應當充分提升自身素質,適應社會對我們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全義.關于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思考 [J]. 齊魯珠壇,2008.(2)
[2] 邵宏.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幾點建議[J], 齊魯珠壇,2004.(4)
[3] 雷永紅. 企業成本管理中的項目成本核算[J]. 遼寧經濟,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