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財務分析 意義 重點難點
[摘要] 利用企業財務分析報表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分析是學習《財會管理》課程的最終目的,教學中要突出一個重點,置疑兩個基本,明確三點要求。
《財務管理》教材中《財務分析》一章,集中闡述了有關企業財務分析的若干問題,現就如何講解其重要意義、把握它在書中的地位、其基本內容、內在邏輯、重點難點等問題提出若干意見,供參考。
一、學好本章課程的重要意義
按照會計專業教學的總體要求,學好《財務管理》知識的目的是要使學生在學習后掌握對企業的經營、運營情況進行基本管理的財務技能。本章是在敘述了企業的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收益和財務預算后的具體應用知識。是前幾章節的總結與應用。
具體地說,本課講企業財務分析,既是財務管理知識在具體問題上的應用,也是學習《財務管理》課程的全面要求。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的意義有三點:一是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經營決策和改善經營管理。因為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變動趨勢,提示企業內部各項工作出現的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是幫助企業經營管理者掌握本企業實際情況的重要辦法。二是有利于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和債權人制定信用政策。投資者、債權人對有關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其發展趨勢,必須有深入的了解,這就要求對企業的財務報告進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利于選擇最佳投資目標或制定最佳信用政策。三是有利于國家財稅機關等政府部門加強稅利征管工作和正確進行宏觀調控。無論是加強稅收和利潤的征收管理,還是制定宏觀調控措施,國家財稅機關及有關政府部門,都有必要進行財務分析,全面、深入的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變動趨勢。
二、本課的基本思想
1、突出一個重點——企業綜合財務分析與評價。既學會為企業進行會計報表分析。因為無論是償債能力分析、資產管理狀況分析還是企業盈利能力分析,都是將有關財務分析指標孤立地從某一特定角度出發去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不是全面、系統地評價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與財務成果,也不能實現財務分析的目的。而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歸集匯總的結果,也是企業各種財務活動結果的集中反映。
2、圍繞兩個基本——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內容。基本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財務分析中,比率分析法應用得比較廣泛,其中財務比率有相關比率、結構比率和動態比率,應作重點講解。財務分析的基本內容有償債能力分析、資產管理狀況分析及盈利能力分析。
3、明確三點要求——做好財務分析應遵循的具體要求。一是所依據的信息資料要真實可靠。二是根據分析工作的目的正確選擇財務分析的方法。必須著重讓學員明確:不同的工作目的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適用范圍。三是要從多項財務指標的變化中掌握企業財務活動的規律性。要在進行絕對指標比較分析的同時進行相對指標比較分析,要在進行橫向分析的同時進行縱向分析,要在與目標標準進行比較的同時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
三、本課的內在邏輯聯系。
本課分三節,第一節為概述,講解財務分析的概念種類、原則目的、方法要求,是一個知識的鋪墊。第二節主要對財務分析的內容進行論述,是進行財務分析的具體操作講解。第三節是講如何運用各種分析結果對企業的全面經營進行,也是學習本章知識的根本目的。第二節內容是第一節知識的具體應用,第三節是前兩節內容的總結性應用。全章為遞進式知識結構。
四、本課的重點、難點
1、財務分析的要求與方法的選擇。由于財務分析對企業關聯各方的決策影響重大,為了確保會計人員在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時客觀公正、結果真實可靠,必須明確財務分析的各項要求。這是解決為什么對一個企業進行財務分析、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分析的工作前提,因此,它也是本課首先要講清的問題,使用課時不用很多,但一定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財務分析的要求。同時要讓學生牢記:進行財務分析的受益人是哪類群體,長期投資者最關心投資的收益,分析時應重點提示企業的獲利能力;短期投資者最關心股票、債券的變現能力,分析時應重點提示企業短期營運能力;而債權人最關心企業的還款保障。從而在學習期間就樹立針對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財務分析方法。
2、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投資商、貸款銀行、企業股東、股民所共同關注的因素,直接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和企業自身發展的動力。償債能力分析有長期和短期之分,而企業的長期負債通常在企業債務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構成企業的主要債務。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即付比率、資產負債率和資本金負債率。在講解中要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分析作為重點。在講解企業償債能力分析時一要教會學生計算債和所有者權益在資金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二要引導學生在進行評價時防止片面強調償債能力而忽視企業的整體效益。
3、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是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債權人收取本息的資金來源,是經營者經營業績的體現,也是職工集體福利設施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主要用資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去評價。要引導學生對企業進行盈利能力分析時將目標標準、行業標準與歷史標準相結合。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是在《營運資金管理》與《收益及分配的管理》兩章節后的具體應用。
4、綜合財務分析與評價。它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本節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利用企業的會計報表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杜邦分析法是講解靜態分析的主要方法。此法的特點是直觀、層層分解、逐步深入。將企業的會計報表分解為杜邦分析圖應為重點講解內容;絕對額比較法與結構百分比比較法是動態分析法是主要講解內容。動態分析法的特點是比數字、比結構,工作較為繁瑣,教師不能化繁而簡、避重就輕,要注意引導學生樹立不怕苦不畏繁的工作素質。
應該看到,重點和難點都不是絕對的,影響財務分析結果的因素很多,在講解中重要的是要多舉例、舉實例、舉典型,幫助學生克服對財務分析工作數字繁瑣、綜合性強的畏縮和馬虎,做好適當調整。
參考書目:《財會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候麗生主編)
作者:金愛茹 文章來源: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