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審前調查工作不能僅局限在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內控制度、資產負債、重大決策等方面的了解,更應專門針對銀行信息系統進行全面調查,確定重點業務子系統,下載數據,從而為審計工作的正式開展打好基礎。
調查了解系統構架
首先,計算機審前調查階段應當重點了解系統結構,對各子系統的作用,相互間的關聯有一個詳盡的了解。具體內容包括:各子系統的系統名稱、版本號,各子系統的主管部門,業務內容,系統連接方式,啟用日期,規定保存數據年限,系統開發單位、系統維護單位、系統使用范圍等等。
除了對各子系統本身要有一個詳盡的了解,審計人員對于各子系統的應用平臺,包括軟、硬平臺也需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具體內容包括:應用系統名稱、版本號,操作系統名稱及版本,數據庫名稱及版本,硬件機型,推廣范圍,實際數據保存年度,數據保存地點,數據保存類型等等。
在這一階段,審計人員可以通過與信息軟件開發中心人員進行交流,翻閱信息系統文檔等手段,了解信息系統的基本情況。
調查了解業務流程
商業銀行之所以采用信息技術,目的就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重新設計其業務功能與產品,對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再造,從而有效降低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本,增加收入,尋找擴展業務所需要的新市場和渠道。因此,對于審計人員而言,計算機審前調查內容不僅僅是要了解系統的基本情況,而且還需要對系統業務流程進行詳細剖析。在這一步,審計人員需要對各子系統包含的具體業務內容有一個全面了解。從而對各業務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有一個預先的判斷。
這個階段,審計人員可以向被審計單位業務處室人員進行詢問,并翻閱被審計單位的單位制度文檔、系統流程圖、以及E—R圖等資料,對業務流程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了解數據字典、提出數據需求
在了解了各子系統所包含的具體業務內容的基礎上,審計人員可以初步決定審計重點對象。進一步詳細了解這些對象所處的子系統,包括這些系統數據字典,操作手冊,培訓資料等等。最后,結合以前審計經驗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特點,確定審計大致范圍,最終提出數據需求。
比如,根據專業審計人員的調查,在固定資產審計中,固定資產審計重點要審核基建項目的合法性,有無相關審批手續和授權,有無超規模、超指標;固定資產購置決策的合法性,有無在采購過程中內外勾結,接受商業賄賂,虛假招投標,高價購買、重復購買,造成損失浪費等現象;固定資產處置過程中有無低估資產,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在此,審前調查階段就必須向被審計單位要求提供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比對歷次重大采購發生數以及發生額。對股份制改造前后的數據差異進行重點關注,從而為審計人員的業務判斷提供一個堅實的數據支撐。
在這個階段,計算機審前調查人員不僅要與被審計單位軟件開發人員、業務處室人員進行溝通,同時也需要和其他專業審計人員進行溝通,了解歷年審計重點,最終形成數據需求。
搭建計算機審計模擬環境
考慮到銀行數據的保密性以及安全因素,審計人員不能在生產系統上直接進行數據的查詢。而同時,由于銀行的數據量過大,一般審計軟件的后臺數據庫無法滿足如此海量數據的查詢。因此,審計人員必須將數據導入大型數據庫中,為了節省審計時間,通常可以采用與被審計單位相同的數據庫,從而方便數據的導入工作。
在這個階段,計算機審計人員需要對被審計單位報送的數據格式、內容進行審核,防止出現信息遺漏、格式錯誤等情況,確保審計所要求數據完整、順利的導入。
數據分析
在審前調查階段,計算機審計人員可以進行一些初步的數據分析,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有一個宏觀把握。使得審計人員對于審計目標更為明確,從而為下一步的審計實施階段鋪平道路。
此時的數據分析主要有三個層面:①全行報表各及分支行報表層次的報表分析。②各支行各個分支業務、各科目歷年變化情況的調查。③各個分支業務、各科目在各支行間中點分布情況的調查。如在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數據調查中,審計人員發現該行某地支行票據業務發生額異常龐大,該業務發生額的排名與該支行在其全行所占位置明顯不符,便應該將該地支行作為下階段審計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