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內部審計質量的含義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性,接著分析了當前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推進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方法。
關鍵詞: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一、內部審計質量概述
內部審計質量包括內部審計行為質量和內部審計結果質量。內部審計分析與綜合是否全面、準確等。一般說來,內部審計行為質量直接影響著內部審計結果質量,沒有良好的內部審計行為質量。也就沒有良好的內部審計結果質量。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講,內部審計結果質量是內部審計行為質量的具體表現和最終反映。
二、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內部審計獨立性受限
內部審計獨立性受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部門主要是為經營者服務。二是據我國原有審計制度規定,當對有關主管部門進行審計時,如果發現有關重大事項,可向被審計單位的上級內部審計機構反映,這也是造成內部審計發育不良的重要原因,這種規定超越了內部審計固有的實際職能,最終造成了內部審計的兩難境地。
(二)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
這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不重視,即使有些企業已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審計工作仍沒有成為企業的內在需要,這是因為企業對內部審計所具有的各種管理、服務不理解。二是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缺少事前的審計計劃、事中的審計程序、報告期的審計復核,審計工作底稿也不完整,造成審計復核、審計質量控制無從入手。
(三)審計人員的知識面限制了審計范圍
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主要存在于財務會計方面,但隨著對內審質量要求的提高,需要內審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面和個環節,但是審計人員因受專業限制不可能對企業業務的各個方面都很了解,這就導致內審在自行開展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內部審計時就很難保證其審計的深度達到企業所需要,結果的公正性必然受到質疑。
(四)審計人員素質提高速度不及業務發展的速度
主要表現在審計人員長期忙于做具體的審計業務,企來很難保證定期對內審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發展是突飛猛進,不及時對內審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綜合能力,就很難保證內審人員的專業水平能附合企業發展所需,而審計人員的綜合實力往往決定了審計結果的質量。
三、推進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方法
(一)審計程序質量控制
審計程序質量控制是指對內部審計業務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促使各項內部審計活動都按照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操作,并對發生的質量偏差及時糾正。這種方法的實施體現在四個階段。
1.制定計劃階段。
2.執行計劃階段。
3.檢查計劃執行階段。
4.處理問題階段。
(二)關鍵點質量控制
關鍵點質量控制的操作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
1.找出審計業務中的關鍵點。不同的審計業務或項目,其關鍵點是不同的,審計準備階段的關鍵點主要是審計內容和范圍,審計人員的素質兩個方面。審計實施階段的關鍵點可以按審計內容的性質不同確定,也可以按審計活動的性質不同確定。審計結束階段的關鍵點主要是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證據的整理、分析與綜合,審計報告的編寫與出具等。判斷是否為關鍵點的標準有二:一是看其是否會對整個審計業務或項目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即關鍵點對相關審計業務環節的質量的影響。二是看其是否容易產生質量問題。這種關鍵點可能是—個較小的審計業務范圍,也可能是一個較大的業務范圍。
2.落實控制責任。找出關鍵點后特點,以及審計計劃和工作分工情況,將其落實到具體的審計人員。
3.制定質量控制措施。審計質量控制部門對每個質量關鍵點應提出明確的質量要求,關鍵點的責任人員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證其審計質量。在制定措施時,應充分分析關鍵點容易發生的質量問題以及所造成的相關影響,分析容易發生質量問題的原因。
4.檢查關鍵點的審計質量。審計工作完成以后,審計質量控制部門應對關鍵點的質量及控制情況進行檢查,以了解關鍵點責任人員是否真正履行了控制關鍵點的責任,是否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以便總結經驗,為以后的關鍵點質量控制工作所借鑒。
(三)審計效果考評控制
科學考核和評價內部審計工作效果是進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所有這些,都可以促使內部審計機構相關人員改善管理,深化工作,最終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要科學考評內部審計質量,首先應建立健全—個考評內部審計質量的指標體系。該體系是由很多具體指標所構成的,包括定量、定性兩方面指標。定量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1)審計覆蓋率。即審計機構所審查單位數占應審查單位數的比率。(2)審計計劃完成率。即實際完成的審計任務占計劃應完成任務的比率。(3)被審計單位違法違紀問題重復發生率。(4)審計處理落實率。
定件指標一般包括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否勝任審計監控工作,審計機構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審計人員是否重視防控審計滋生和泛濫,審計機構和人員是否及時、正確處理已查證的各種問題等。
考評審計工作質量時,須將各類各項指標有機結合起來。作一整體予以運用,以得出正確結論。
四、結語
事實證明,內部審計能不單是保證內部受托責任履行的有效手段,而且能通過計量和評價其他各項控制的有效性來發揮作用,從而在公司治理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在企業內開展內部審計,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然選擇。企業要取得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公司治理結構,發展企業內部審計。
參考文獻:
[1]李永生.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究,會計文苑.2006-11-20
[2]禹自銀.構建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對策研究,會計文苑。2006-10-27
[3]劉錫巍.淺談內部審計質量的控制。會計文苑.2006-9-26
[4]吳文娟,高俊杰,趙珂.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問題探討.會計文苑.200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