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一般企業中的內部審計,從內容上講主要是圍繞信息的可靠性與完整性,政策、計劃、程序、法律和規定的遵循,保護資本的安全,資源的節約和有效使用,經營目標的完成等方面來展開的。但內部審計從機構的設置、工作重點、審計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審計方式和規范管理等方面,還未發揮出應有的支持內部管理的作用,更無法適應現代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一、內部審計機構應重新合理定位
目前企業大部分的內部審計部門,基本上與其他職能部門平行,有些中小企業甚至還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這樣就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企業應在監事會下設審計部,審計部的設置需高于其他職能部門,審計部應對董事會負責,在業務上接受監事會的指導,這種雙重負責的組織形式有利于內部審計作用的充分發揮。
(一)內部審計的職能要從查錯防弊型向管理服務轉變。一般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往往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查證及生產經營的監督上,其主要職能是查錯防弊而不是對企業管理做出分析、評價和做出管理建議,審計的對象主要是會計報表、賬本、憑證及其相關資料,工作都集中在財務領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經營領域。隨著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外部約束機制的不斷加強,內部管理的逐步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賬務表面的錯弊會越來越少,內部審計也應從傳統的防錯向服務轉變,內部審計的重點應從內部檢查和監督向內部分析和評價轉變。
(二)內部審計應從事后審計向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轉變。目前。一般企業的內部審計都是事后審計,主要起監督作用。隨著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內部審計的作用將更多的體現在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它將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和評價。內部審計應能及時發現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把企業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三)企業還應配備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才。隨著內部審計由財務領域向經營、管理領域的拓展,審計機構在人員的構成上也應是多元化的,不僅要有懂財務的審計人才。而且還應配備精通法律、管理等相關業務的專門人才,選擇有豐富業務經驗的人員加入內部審計部門,使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二、強化內部審計工作,能有效防止內控失效
針對內控失效的現狀,在重新建立健全內控制度時,就應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方面的內部審計工作。
(一)根據各部門的特點,建立管理全程遞進式的監控措施。即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一線,建立互相牽制、互相制約的內控制度,重要業務最好采用雙簽制,所以業務均要經過復核,禁止一個人處理業務的全過程,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在會計部門常規性核算的基礎上。內審部門對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通過內部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紀律檢查、專項審計等手段,建立以“查”為主的監控防線。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內控措施,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而且對于防范和化解企業的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內部考核的力度,使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化。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并使之不斷地得到完善,企業就必須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由內審部門結合財務部門、企業管理部門等職能部門來具體執行內部檢查工作。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對執行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并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要給予精神鼓勵或物質獎勵。對于違規違章的,堅決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并與職務升遷掛鉤。只有做到壓力和動力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三)建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能對違法違規現象起到震撼作用。對內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分析出現違規現象的原因,如是屬于主觀原因的。要報請企業決策層,堅決予以查處,責令有關部門及時糾正:如屬于制度設計缺陷的,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對制度內容進行完善,以保證內控制度的先進性和權威性。在內部審計中如發現違法、違紀案件,要決不姑息手軟,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并在企業內部給予通報。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三、要順利實現內部控制目標,也必須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一)在企業內部建有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就是達到上述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途徑。在科學的內部控制組織框架中,內審機構應必須是一個獨立部門,它應直接對監事會負責,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內部審計事項或企業內部發生重大的違規、違法事件時,還可直接向股東大會及其常設機構董事會報告。在企業內部監督機制中,內審部門應有不可置疑的權威性,以保證內部審計報告能引起企業管理當局的足夠重視。針對內審報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和處置建議,應及時予以研究并給予反饋,這樣才能保證在科學、完善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業的經營目標。
(二)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欺詐、舞弊行為,保護企業財產完整。也是內部控制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同時這也是內部審計機構的基本職責。通過對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內部審計防微杜漸,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違法、違章的苗頭。是內部審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重點。
(三)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是內部控制的又一基本目標。內部審計在保證內部控制達到這一目標上更是大有可為。企業內部財務審計是內審的基本內容之一。內審是對企業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再監督,可及時發現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內部財務審計可以針對發現問題及時向企業管理當局提出建議,促使會計工作達到內控的要求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