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程琳]
一、優化完整性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
內部會計控制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經濟活動中,對內部會計控制有著不同的解讀,因此說內部會計控制具有歷史性。要使內部會計控制成為企業目標實現的保障,就必須優化完整性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
1.理清內部會計控制與相關范疇的關系。
首先,理清會計控制主體和會計控制客體。會計控制主體是制定會計制度、實施會計控制的部門與人員,會計控制主體的主要人員是會計人員;會計控制客體是會計控制作用的對象,是經濟活動或資金運動。理清了會計控制主體和會計控制客體,就明確了會計控制主體的會計責任和會計控制客體的具體內容。
其次,理清會計控制和財務控制。會計控制是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進行控制,其職責是記錄財務收支、資產變動以及編制會計報表、提供會計信息;財務控制是為實現既定的財務目標而對財務活動施加影響或進行調節,其職責是籌劃資金的運營、制定信用政策和辦理貨幣資金收支業務。
再次,理清會計控制和會計監督。會計控制是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駕馭,既可以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也可以是事后控制;會計監督是會計主體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的一種監察督促,只是一種事后監督,只能以財經法紀法規及制度為依據,并在實施時不需考慮外部環境的要求,只對會計主體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監督。
最后,理清會計控制和審計控制。會計控制是會計主體內的會計部門或會計人員對經濟活動或資金運行進行控制,主要是進行合法性控制;審計控制除了內部審計是由內部審計人員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評價和鑒證外,政府審計和民間審計都是一種外部監督。
2.創新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結構。
首先,現有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結構不合理。我國現行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主要是從“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及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角度來構建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的,因此我國內部會計控制理論大多數是從授權批準、職責分工、會計記錄或者合法性、完整性、正確性、防止舞弊的角度來闡述內部會計控制的本質和功能。這顯然具有片面性,因為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目標。在興利和防弊兩個方面,興利是主要的。
其次,創新是歷史的必然。我國現有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結構,套用的是AMCPA1988年提出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體系,既不能應對當前的會計信息失真、費用支出失控和違法違規現象,也不能滿足經濟活動不斷變化的需要。
二、構建系統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內容
1.構建詳盡的會計崗位責任控制。在合理設置組織機構的基礎上,將各個部門的業務活動劃分為若干具體的工作崗位,并在不同的崗位上配備具體的會計控制人員,并規定其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對其權限和責任進行控制。
2.構建詳密的會計內部牽制控制。為了防止會計人員的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凡涉及款項的收付、結算及登記,均設置兩名或兩名以上的會計人員相互核對、相互制約,杜絕“一人頂兩崗、錢賬不分離”的現象。
3.構建詳細的會計資料控制。
首先,構建詳細的會計憑證控制。具體是:規范會計憑證格式,對會計憑證進行連續編號,規定合理的憑證流轉程序,保證憑證的簽章齊全、合法,合理地填制會計憑證,合法地復核會計憑證等。
其次,構建詳細的會計賬簿控制。具體是:會計賬簿按規定設置,賬簿啟用時填齊相關內容,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對賬簿或賬戶連續編號,按規定方法和程序登記和更正錯賬,按規定時間和方法結賬等。
再次,構建詳細的會計報表控制。具體是:按規定的方法和時間編制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需有關負責人審閱和簽章,會計報表裝訂成冊并加蓋公章保存等。
4.構建詳明的會計稽核控制。具體是: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性,會計資料記錄的真實準確性,相關資料的一致性等。
5.構建詳實的財產物資控制。具體是:對財產物資接觸控制,對財產物資定期盤點控制,對財產物資記錄保護控制等。
6.構建詳悉的會計分析控制。具體是:對會計分析內容控制,對會計分析基本要求和組織程序控制,對會計分析方法和時間控制,對參與分析人員和分析財務報告編寫要求控制等。
三、確定鮮明性的內部會計控制目標
1.確定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內部會計控制目標。因為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實施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首要目標,所以:首先要確定約束制度目標,避免和防止經濟活動中的不正當行為的發生;其次要確定激勵制度目標,使企業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有效進行。
2.確定客觀的會計資料內部會計控制目標。會計資料具有客觀性是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目標。通過客觀的會計資料記錄、匯總和報告來實現企業經營管理責任的落實,實現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職能。
3.確定安全的財產物資內部會計控制目標。內部會計控制目標除了使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使會計資料真實可靠外,還要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財產物資的安全包括財產物資的實物安全和財產物資的價值安全。所以,其一,要加強財產物資的實物控制,使財產物資的實物形態安全;其二,要加強財產物資的價值控制,使財產物資保值增值。
4.確定系統的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內部會計控制目標。因為要實現內部會計控制目標,最好的辦法是會計業務處理流程系統化。即:審批→審核→編號→結算→復核→記賬→審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經濟業務合法、會計資料真實、財產物資安全,從而實現會計處理的有效性。
四、貫徹強制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執行
為了保證會計資料及其核算資料的真實有效、保護國有企業財產物資的保值增值、實現科學化管理、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我們必須貫徹《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強制執行內部會計控制。
1.注重內部會計控制人員的素質培養,為貫徹強制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執行奠定基礎。其一,注重職業道德培養,使內部會計控制人員敬業愛崗、熟悉法規、客觀公正;其二,注重專業技術培訓,使內部會計控制人員能勝任其工作;其三,注重后續教育的實施,使內部會計控制人員的知識技能不斷更新、創新能力不斷加強。
2.推行權責對稱的會計責權控制,為貫徹強制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提供條件。其一,使內部會計控制人員權利明確;其二,使內部會計控制人員責任明晰。做到不同機構不同崗位權責分明,崗崗責任到位,事事責任到人,權利和責任對稱,從而提高內部會計控制的質量。
3.實施對內部會計控制執行的考查與檢查,為貫徹強制性的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提供保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會計控制的部門和人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于造成內部會計控制失效的部門和人員給予行政和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