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從世界財務丑聞看會計誠信

從世界財務丑聞看會計誠信



作者:[董振東 林萍]

美國安然、施樂、世界通信、默克制藥等公司先后爆出財務丑聞,據有關報道,美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公司存在盈利不實的現象。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曾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題寫了“不做假賬”的校訓。不做假賬本應是會計界最起碼的操守,提到了如此高度,說明做假賬問題已經比較突出、比較嚴重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企業失去了會計誠信,使會計從一門“學術”變成了令人疑惑的“魔術”?


一、會計誠信的涵義


會計誠信是指會計行為的誠信,會計行為作為企業行為的一部分,不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會計誠信作為企業誠信的一部分,也不僅僅是會計人員的誠信。會計誠信的具體表現就是:企業向報表使用人提供的財務信息應該真實、完整、準確、及時。審計誠信的主體是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具體表現就是: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該真實、可信。而會計造假是企業為了局部利益,故意編造虛假財務報告,以蒙騙報表使用人而獲取超額利潤,是企業失去會計誠信的具體表現。會計信息失真是指,由于種種原因,如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會計核算不規范等,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失去真實性。從主觀上看,會計信息失真行為若是企業為了獲取利益,明知故犯的,應屬于會計造假,是會計誠信的問題;若是由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造成的,應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問題。


二、失去會計誠信的危害性


許多研究和政府調查結果表明,造假的企業很多,造假的花樣也不斷翻新,會計造假以低成本獲取高收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逐步形成了“法不責眾”的局面,會計造假已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破壞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基本原則。對國有企業來說,會計造假滋生了腐敗行為,國有資產的流失、公款吃喝無一不從會計造假開始。造假后的財務數據層層上報,不僅造成統計數據不真實,而且很難對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和業績做出正確評價;若用于宏觀指導,有可能使決策失誤,嚴重時將導致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會計造假最直接的后果是對投資者信心的嚴重打擊,造成股市下跌。從我國股市運行情況看,一些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對股市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從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看,2003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8%,明顯好于市場預期;外貿順差、企業景氣指數、金融運行等方面的形勢也都不錯。然而股市卻顯得十分低迷,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受到一些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的傷害,信心大為受挫。資本市場不能健康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三、會計誠信問題存在的幾個原因


1.政府制度建設不完善和政府的行為干預是造成會計誠信問題的原因之一。由國家會計教育學院誠信教材開發組開展的對200多家企業總會計師的調查問卷統計資料得出,認為最近出現的上市公司嚴重虛假財務報告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不到位的占45.48%;認為是相關法規不配套和政府部門嚴重干預的分別占28.09%和17.4%;認為是由于證券市場規定不合理,有時難免違心地出具帶有虛假水分財務報告的占57.21%;認為是地方政府插手的占23.25%;認為挽救會計行為“信譽危機”關鍵在于加快相關法規的建設的占40.67%;認為是改善執業環境的占29.6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制度建設的不完善以及政府的行為干預是造成誠信問題的原因之一。我國的主流企業仍是國有企業,即便是上市公司,也多是國有企業改制后經過證券公司包裝上市的,其中國有股數額大。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國有投資者與非國有投資者之間、與舊體制相連的企業職能與出資人利益之間,對一方利益的過度偏袒導致了制度對造假的容忍甚至縱容。


2.會計主體的身份也是造成會計誠信問題的原因之一。會計的主體是單位負責人,我國的國有企業或上市公司的單位負責人(或董事長)是國家干部,是由政府層層任命的“官”,“官出數據,數據出官”現象屢見不鮮,一部分單位負責人為了個體或局部利益,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強令會計人員改寫會計報表、虛增業績、隱瞞虧損,面對這種情況,加之由于會計人員身處員工的位置,很容易產生被撤職、調離崗位等打擊報復行為,因而無法拒絕辦理違法會計事項,從而出具虛假財務報告。


3.監管不力、懲罰力度不夠是造成會計誠信問題的原因之一。我國目前針對會計誠信問題出臺的法律很多,社會上針對會計造假的輿論批評也較多,但真正受處罰的極少??v觀《會計法》、《公司法》、《證券法》、《刑法》、《注冊會計師法》等相關法律,對個人出具虛假財務報告懲處最重的是,對披露信息中“隱瞞重要事實或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的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其次是“處以20萬元以下的罰金”(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對出具虛假會計證明的會計師事務所,由省級人民政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予以撤銷;對出具虛假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法人的處罰則未涉及。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多由當地政府出于當地經濟發展需要而推薦上市的,公司的上市便自然維系了相當多的當地政府的利益,已造就了“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的局面。再加上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國有企業改組形成,即使予以懲罰,罰的仍是國有資產。因此,即使制定了嚴厲的懲罰準則,即使上市公司已經符合受懲罰的條件,出于各方面的考慮,仍然很難予以懲處。


四、解決會計誠信問題的幾個對策


1.加強法制和政府監管。首先,要解決會計法制的“精確制導”,也就是說,明確由什么人啟動對會計欺騙的訴訟程序,改變“民不舉,官不糾”的局面,使違法企業浮出水面;明確規定會計真實性的具體法律標準,降低名義上的要求,鎖定少數違法企業和最惡劣的行為,解放大多數企業;明確規定企業負責人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唯一責任人,把會計人員解脫出來,集中打擊關鍵目標;明確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瓦解欺騙聯盟,分化打擊目標。此外,為了改進會計的法制建設,需要研究司法會計,提高立法和執法的科學性。其次,從會計的政府監管來看,需要解決監管部門無作為的法律責任問題,或者明確監管不力的責任問題。代表國家利益對企業進行監督的財政、審計、稅收等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按照法律及有關規定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及時發現不誠信的行為,并對不誠信的行為予以嚴懲,加強對會計和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檢查與處罰力度,讓那些造假者付出慘重的代價,使其違規成本遠遠超過違規收益。


2.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督機制。首先,避免經營者與會計師事務所暗箱操作、損害所有者利益。年度審計可采取政府財政部門監督的招標機制,挑選誠信好、技術高的會計師事務所,由政府財政部門委派進行審計,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其次,改革注冊會計師協會,建立行業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注冊會計師協會是官辦性質,會計師事務所則是自主經營的獨立法人,但脫鉤并不徹底。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實行改革:政府下放權利,變成由各會員自己選舉產生的自律性組織;人、財、物與財政脫鉤,形成行業內部的自我約束、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做好行業內部的自律監管工作,制止低價強拉客戶等不正當惡性競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樹立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倡導誠實守信的美德。


3.建立社會教育機制。應在社會上大力宣揚誠信,并將誠信作為一門學科列入教材,廣泛教育,讓社會每個成員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識,真正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取之有害”。對于社會每個成員而言,“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知識既是個人謀生的工具,也是個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但是,要真正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光靠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去指導,否則,知識也可能成為滋生犯罪的工具?!罢\信”就是培養人的高尚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重要道德準則。個人以誠立身,就會做到公正無私、不偏不倚、不貪不沾、講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約、取信于人,就能妥善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同樣,一項社會事業也只有依靠誠信,才能順利發展。?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