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楊雪報道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日前在接受《中國會計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全面提升大中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風險管控能力,《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下稱‘《規范》’)即將推出。內控審計將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新的增長點。”被稱為中國薩班斯法案的《規范》將會在上市公司中強制執行。“屆時,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根據《規范》及其配套辦法和相關執業準則,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閱,并出具審閱報告。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簽字的從業人員應當對發表的內部控制審計意見負責。”劉玉廷指出,《規范》出臺的腳步越來越近,內控審計將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新的增長點,會計師事務所要乘著這股東風,促進事務所業務的多元化。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總體上仍以會計審計服務為主,審計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高達77%。而國際“四大”的審計業務收入平均占比為47%,其咨詢服務收入超過審計收入。過于偏重審計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通過提供高質量服務贏得廣闊、長遠市場需求和客戶自覺需求的能力還不足。
由于《規范》首先在上市公司執行,因此對企業出具的內控自我評價報告出具審閱意見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具備證券資格。目前,我國具有證券資格的事務所共有54家。
對于即將到來的廣闊的內控審計市場,事務所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上海東華會計師事務所副主任會計師胡家畯表示,隨著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建立運行,一級企業自身發展對內控領域的專業化要求,事務所也會積極搶抓機遇,主動出擊,培養專業的內控審計隊伍,實現業務結構和服務品種的轉型升級。
“雖然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同時承擔一家企業的咨詢和審計業務,但由于事務所對企業的情況非常了解,所以內控審計和財務報告審計不僅可以而且應該鼓勵由一家事務所來完成。”劉玉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