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財務分析是財務管理與會計學專業的一門核心課,該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存在很多需要探討的地方,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筆者提出雙向信息結合法。該方法強調教與學的互動參與結合,也倡導全面的財務對比分析,體現了一種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實踐證明,該方法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樹立財務分析的正確觀念是非常有益的。
[關鍵詞] 財務分析;教學;雙向信息結合法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08)09-0108-03
財務分析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時間并不長,它主要是由經濟活動分析課程演變而來。從理論上講,財務分析應涵蓋企業財務活動的全過程,但從目前國內外出版的教材來看,主要講述的是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即對3張主要財務報表的分析,盡管存在一定的局限,但由于其對財務決策具有參考價值,因而財務分析課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高校開設財務分析課程時間較短,加上財務分析主要是圍繞財務指標的計算與分析,與財務管理課程相比顯得比較單調,同時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不斷發展,也對財務分析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給教學組織帶來困難。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筆者提出雙向信息結合法,其實質就是“雙向互動、雙向對比、雙向控制”,對財務分析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借鑒作用。
一、財務分析教學手段中的雙向信息結合法
1. 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的雙向信息有機融合
傳統教學主要以“課本+粉筆+黑板”為工具,由于受教學計劃時數的限制,教師往往將大多課堂時間花在板書上,學生往往被動地抄寫筆記,客觀上形成了以單向信息傳播為主的呆板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的水平包括書寫水平、板面設計、圖表制作、聲音控制、講課技巧等,這些往往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現代教學主要以“電子講稿+投影儀器+音響設備”為手段,形成了集文字、圖表、動畫、色彩為一體的新型多媒體教學媒介。學習受全方位、多角度、多媒體的刺激,大大激發了求知欲。在財務分析的教學中,由于涉及大量表格與圖形,更加凸現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例如在進行綜合財務分析時,利用Excel的圖表功能繪制財務指標分析雷達圖,分別繪制3個同心的幾何圖形作為參照系,內層代表指標的最小值,外層代表指標的最大值,中間層代表指標的平均值,然后將被分析企業的財務數據繪制在雷達圖上,很容易判別各種指標的相對優劣狀況。
現代教學手段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的工作,其教學效果受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限制,同時由于電子版課件已經事先設計成型,有時教師上課只是簡單地閱讀電子講稿,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目前有些教師往往過分推崇現代教學手段,忽視傳統的教學手段,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將傳統教學環境下注重發揮教師教學的藝術性,與現代教學環境下信息處理的多元化有機結合起來,兩者相得益彰,提高教學質量。
2. 教師主導與學生參與的雙向信息互動結合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主導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從教材的選定、授課計劃的制訂、教學課件的制作、教學內容的取舍、練習題的選擇與批閱以及考試題型與方式的確定,都體現著授課教師的意圖。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和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利用課前短暫的溫習、課間與學生的交談、課后作業的批閱等反饋渠道,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但是僅僅簡單的教師與學生的結合并不能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此筆者在財務分析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引入財務分析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目標,最明顯的優勢是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是一種互動學習模式。
(1)案例的準備階段。根據教學的目的,由教師精心挑選教學案例,選擇案例應注重仿真性、時效性、典型性與綜合性。
(2)案例課堂討論階段。將整個班級分為若干小組,組內成員集思廣益,形成本組財務分析案例要點,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分工協作的團隊精神。在課堂討論中,各組代表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對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各個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改進企業財務競爭力的方法與措施,同時學生之間相互提問與辯論,培養學生表達、辯論能力。
(3)案例分析總結階段。在討論結束以后,教師要對討論的情況進行概括與總結,肯定同學參與案例討論的努力與成績,指出案例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
(4)案例報告撰寫階段。撰寫財務案例分析報告是教學過程中的最后環節,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撰寫財務分析報告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二、財務分析資料甄別中的雙向信息結合法 1. 注意時點指標與區間指標的雙向信息結合
在財務分析教學中,其主要分析對象就是各類報表,弄清報表所反映的信息在時間坐標上的不同,對財務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向學生強調,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時點信息,而損益表反映的是區間信息。
對于償債能力指標,如流動比率是取自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這樣的計算是符合邏輯的;而盈利能力與營運能力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其分子取自損益表,而分母取自資產負債表,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樣的計算是不符合邏輯的。
為了使分析具有可比性,對于時點指標通常取期初與期末指標的平均值,這樣處理只有當時點指標呈現線性規律時才有參考意義。有些學生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不明白這個基本前提,這在財務分析中要加以注意,防止誤入數字游戲陷阱。
2. 注意表內與表外信息的雙向信息結合
現行財務分析教材過分強調對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表內信息的分析,而對于財務報表附表、附注和財務報告說明書等表外信息的分析則是輕描淡寫,甚至有時在教學安排上就省略了這部分內容。
表外信息內容廣泛,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既有歷史信息,又有預測信息;既有內部信息,又有外部信息。對于這部分內容不必重點講授,可以通過舉例的方法提醒學生注意。如或有負債的存在可能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再如無形資產有可能一部分存在表內,另一部分存在表外,通過講解使學生全面了解分析信息,防止信息的遺漏造成分析失誤。
3. 注意客觀指標與主觀指標的雙向信息結合
對于會計學或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客觀性原則是非常熟悉的,但對于會計政策選擇以及職業判斷等卻比較陌生,尤其在財務分析中表現得非常突出。
因此在財務分析課堂講授中,筆者選擇不同固定資產折舊模式,利用電子表格Excel軟件進行計算,得到不同折舊模式下的成本以及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通過現場講解與計算機動態計算,實時反映不同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效果,使學生了解其利害關系,謹慎地對待會計政策選擇,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4. 注意價值指標與數量指標的雙向信息結合
由于受會計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現行的財務分析基本上是圍繞價值指標展開的,不符合可持續發展以及循環經濟的理念。未來的財務分析不僅要求揭示價值指標方面的信息,還要求揭示資源消耗等數量方面的指標。
目前財務分析教材還沒有反映諸如單位收入耗水量、單位收入耗能量、材料再利用率等方面的指標,通過與學生結合的方式,指出現行財務分析的缺陷,提出應設立有關資源利用方面的指標,對樹立學生的科學發展觀以及循環經濟的新理念是非常有益的。
三、財務分析方法中的雙向信息結合法
1. 相對指標與絕對指標的雙向信息綜合運用
自從亞歷山大創立比率財務分析方法以來,財務分析課程中廣泛采用相對指標,通常采用如下形式:(1)結構比率;(2)增長比率;(3)效率比率。以2002年修訂后的《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為例,8個基本指標與12個修正指標全部采用相對指標。
在財務分析教學中教師也用很多時間講授這些相對指標,許多學生甚至忽視大量的絕對指標,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所反映的具體數據,其實這些信息對財務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綜合運用相對指標與絕對指標才能正確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向學生傳授這樣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2. 定量指標與定性分析的雙向信息有機結合
在現行的財務分析中,定量分析占主導地位,但是如果不注重定性方面的信息,同樣會使分析報告的相關性降低,甚至出現決策失誤。為此2002年財政部、國家經貿委等發布《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增加了經營者與員工素質、技術裝備水平、發展創新能力等定性指標,使財務評價升華到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層面。
與講授定量分析不同,定性分析比較難以把握,在進行財務案例分析中,建議學生運用模糊綜合評判進行定性指標的量化工作,解決了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可比性的難題。
3. 分類分析與綜合分析的雙向信息有機結合
分類分析是指對企業經濟活動某一側面的分析,如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增長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但現行財務分析在社會責任分析方面存在嚴重缺失,這對于社會和諧和增強企業競爭力是不利的。通過與學生討論企業社會責任標準(SA 8000),對建立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財務體系是非常有益的。
綜合財務分析是對企業經濟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但在具體方法的運用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指導思想。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以凈資產收益率為中心,帶有濃厚的業主產權的思想。在利益者相關契約理論影響越來越大的今天,要全面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增長能力和社會責任,滿足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 財務分析中的綜合方法比較單一,筆者利用畢業設計與論文,大膽指導學生引用模糊數學、灰色系統、TOPSIS等現代數學方法進行財務綜合分析,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創新力,為今后進一步發展夯實基礎。
4. 橫向分析與縱向分析的雙向信息綜合運用
縱向分析是以歷史視角對同一企業在不同階段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它反映了財務狀況變化的一種趨勢,同時也反映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財務策略。橫向分析是以競爭視角對同一時期不同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它反映了不同企業財務競爭力的態勢,為企業財務戰略定位提供信息。
但在現行財務分析課程中,橫向分析與縱向分析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即對適度指標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標準值的選定。現行財務分析教材規定流動比率標準值為200%、速動比率標準值為100%。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復雜的,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時期,甚至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結構不同都會影響指標的標準值。
在實際財務分析中,許多學生生搬硬套,不顧具體情況,凡是流動比率小于200%的就判定不好。通過橫向與縱向比較,糾正了學生的疑惑,樹立了正確的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四、財務分析考核中的雙向信息結合法
財務分析是會計學或財務管理的專業課,通常安排在高年級,由于受考研、考公務員等因素影響,給財務分析課程教學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檢查教學效果,應設計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法。
在考試題型的設計上采用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主觀考題與客觀考題相結合,在學習成績的評定上采用過程控制與結果控制相結合等雙向信息相結合,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學生的好評。
五、結 論
總之,雙向信息結合法是指在財務分析教學全過程中采用的一種雙向的或全面的信息結合與分析方法。
(1)教學理念上的“雙向互動”,強調采用互動參與式的結合方法,這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利的。
(2)財務分析具體教學內容上“雙向對比”,通過對相關財務分析概念與方法的對比,加深對有關基本概念與方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樹立全面、正確分析問題的理念。
(3)在考核環節上體現“雙向控制”,采用理論與應用題型相結合、過程與結果控制相結合,對于保證財務分析課程教學質量,客觀公正評價學生的成績是很有必要的。
主要參考文獻
[1] 曾繁榮. 論財務分析課程建設[J].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報 ,1997,(3).
[2] 張先治. 財務分析學科地位及其體系構建[J].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2004,(1).
[3] 李文美,朱學義. 淺談財務分析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 煤炭高等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