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就如何運用T型賬戶法編制現金流量表主表的操作程序和步驟進行歸納總結,以供廣大財務人員學習與參考。
【關鍵詞】 T型賬戶;現金流量表主表;操作程序
一、編表程序
第一步:為所有的非現金項目開設T型賬戶,并過渡有關數據
對于利潤表中的非現金項目,應將其發生額過渡到與發生時相同的方向。對于資產負債表中的非現金項目,應將其差額X過渡到T型賬戶中(X=期末余額-期初余額),當X>0時,將其過渡到與該賬戶余額相同的方向;當X<0時,將其過渡到與該賬戶余額相反的方向。
第二步:開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T型賬戶,并過渡數據
1. 過渡差額(A):
A=(貨幣資金期末余額-貨幣資金期初余額)+(現金等價物的期末余額-現金等價物的期初余額)
2. 如何過渡:
當A>0時,應過渡到T型賬戶中的左上方;當A<0時,應過渡到T型賬戶中的右上方。
第三步:編制綜合調整分錄
根據所給資料詳細分析報表,尋找經濟業務發生時的原會計分錄,再根據原會計分錄編制綜合調整分錄。在編制綜合調整分錄時,應當以利潤表為基礎,并按照利潤表項目的排列順序,本著“先假定,后調整,再還原”原則的基本要求,將利潤表中的有關發生額項目一次調整平衡。然后,再把資產負債表中沒有調整平衡的項目,按照增減兩條線索的基本思路,依順序逐一調整平衡(特殊情況例外)。調整分錄的類型歸納起來講,不外乎有以下五種:(1)集中型調整分錄;(2)假定型調整分錄;(3)還原型調整分錄;(4)分析型調整分錄;(5)固定型調整分錄。
編制綜合調整分錄的基本思路:在編制調整分錄時,凡是在原會計分錄中涉及到現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的,不能再借貸現金科目,而要用與其相對應的三種活動(經營、投資、籌資)現金流量來取而代之,某種活動現金流量在借方,表示現金流入;某種活動現金流量在貸方,表示現金流出。調整分錄的二級科目,就是現金流量表主表中的具體項目,它是用來說明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原因的。凡是在原會計分錄中沒有涉及到現金科目的,原分錄中借貸什么科目,調整分錄中仍然借貸什么科目。一句話:“調整分錄與原分錄相同?!?
在實際工作中如果采用T型賬戶法,可以省去一些不涉及現金的調整分錄,以減少編現金流量表的工作量。
第四步:根據調整分錄登記T型賬戶,并核對
核對內容:每一T型賬戶借貸方發生額相抵后的差額,應當與T型賬戶中已過渡數據的方向相同,金額相等。
第五步:根據現金等價物T型賬戶編制正式的現金流量表
第六步:檢查編表結果的正確性(利用公式)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貨幣資金期末數-貨幣資金期初數)+(現金等價物期末數-現金等價物期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