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行財務預算管理是發達國家成功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之一,對企業了解家底、有效調動和分配資源、把握機遇、爭取主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企業特別是科研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基礎工作還相當薄弱。本文針對目前科研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加強管理的對策。
一、我國科研單位推行和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財務預算是反映企業未來一定預算期內預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各種預算的總稱。它是現代企業組織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圍繞企業戰略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經營利潤為目標,以現金流量為中心,對一定時期內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分配等財務活動進行的計劃和規劃。
財務預算管理是西方發達國家企業中普遍采用的一種現代管理機制。近年來,這種管理機制的理論方法和成功經驗日益為我國大中型企業所重視。而目前我國科研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總體上相對比較薄弱,財務管理方法較粗糙,因缺乏有效的預算管理機制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失控進而引發企業財務危機的現象比較普遍。財務預算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約束力的一種機制,其核心是對企業未來的行動進行事先安排和計劃,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單位的各種資源進行分配、考核和控制。由于財務預算建立在對市場預測的基礎上,因此財務預算管理對我國科研單位建立現代管理模式、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增強未來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目前科研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財務預算管理的深刻認識,預算管理觀念落后。目前,一些科研單位在財務預算認識上存在許多盲區和誤區,認為財務預算是財務一個部門的事情,財務預算就是財務收支計劃的翻版;一些單位編制預算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或獲得有關單位對本企業管理水平的認同,因此表面上制定有預算,而實際上預算無法得到有效實施和落實。還有一些單位雖然認識到預算管理的有效作用,但實際工作中卻并沒有把預算管理作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工具,而是作為調節管理者意向的手段。企業內部不同層次的管理者為了爭取到對部門有利的預算指標,不遺余力討價還價。有的故意做寬松的預算,目的是容易完成進而取得相應的獎賞;有的故意將預算做得很高,目的是顯示能力,取得某種資格(經營、任職等),一旦完不成預算目標時,又以各種客觀理由為借口替自己開脫。還有一些管理者并不關心預算編制內容、編制過程和方法的合理性,而是以預算結果的滿意度作為是否批準該預算的基礎,使預算的科學性缺少保障,對預算實施也缺少有效的分析、控制和考核。觀念的落后和領導的不重視使得一些科研單位不可能形成健全的財務預算體系。
2.財務預算的編制被視為單純財務行為,不注重短期預算。首先,預算工作決不是單一部門或單個人的管理行為。預算工作內容包括銷售預算、成本預算、投資預算、利潤預算、管理費用預算、現金預算、資本預算等等。可以說這些內容涉及到單位的項目、資金、財務、人力資源、科研管理等各個方面和各個部門,它們環環相扣,密不可分,構筑了整個預算體系。盡管各種預算最終可以表現為財務預算,但預算的基礎是各種業務、投資、資金、人力資源、科研開發以及管理,這些內容并非財務部門所能確定和左右。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中的作用主要是從財務角度為各部門、各業務預算提供關于預算編制的原則和方法,并對各種預算進行匯總和分析。而目前有些科研單位的現實情況卻是:單位年度財務預算的制定似乎只是高層管理者的事情,與廣大職工無關。財務預算被視為是一種純財務行為,由財務部門關起門來做預算,企業各部門之間缺乏密切的協同配合,況且一些單位沒有從本單位實際情況和特點出發采用適當的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制時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盲從性。這種缺少科學性、可行性的預算編制方法是無法編制出實現企業資源最優配置的預算方案的,也無法使預算管理得到有效實施的。其次,企業預算目標可分為總的預算目標和各層級責任預算目標,層級責任預算目標則是總預算目標的細化,它也是對總預算目標的支持。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對本單位一定時期的戰略目標缺乏明確的認識;另一方面是注重于總目標的制定,而對目標的分解缺乏細致的工作,以至于基層單位無具體標準可循;第三方面的問題是預算目標的時間分解問題,偏重于長期預算而不注重短期預算,一般企業都會在一個年度末制定下個年度的預算,即年度預算。但是對年度預算的完成卻沒有一個分階段實施的具體方案,以致于日常工作無章可循,結果導致長期預算不能順利實現,也不能及時糾正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偏差。
3.財務預算的執行不嚴肅,控制不力。執行不佳、控制不力是目前科研單位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通病。一方面,一些小企業對各項預算指標沒能做到系統細分,對財務預算管理責任單位的確定也不盡合理。因此預算指標的下達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使得層級預算在企業中未能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各部門往往因職責范圍、管理權限不清等原因而引發扯皮現象;另一方面,各單位沒有建立嚴密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強化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管理和有效監督,這樣就架空了預算控制的職能,導致預算指標的日常實施缺乏有效的控制。財務預算本質就是一種財務計劃。計劃與實際工作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根據預算執行過程中反饋的情況來及時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及時地發現問題,堵塞漏洞,才能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再有,有些科研單位在預算執行中不注意權限的劃分和制衡,尤其對預算調整的權力不加以限制,使得超預算和無預算的項目由于預算調整權的濫用而照樣開展,成本費用超預算的現象屢屢發生,因此使得預算對實際行為的控制作用嚴重受損,預算管理的嚴肅性無法得到體現。 4.財務預算的考核評價中不重視非財務指標,責、權、利不清。對照責任目標通過考核評價可以掌握預算的運行狀況、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環節,以及查找問題產生的根源;也可以確定各責任單位、責任人的責任目標及其與各項責任標準值的實現水平,以及不同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對總預算目標的責任差異,從而為兌現獎罰提供依據。
三、完善科研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對策
1.加強對企業預算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預算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首先是企業領導,特別是一把手要重視和關注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企業領導必須提高對實施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認識,要把財務預算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與企業戰略管理、薪酬業績管理等,一并作為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實踐表明,由于財務預算管理涉及企業內部全方位、全過程、全員以及外部環境,預算管理的作用發揮好與否離不開企業重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其次要加強對企業員工預算知識的培訓,強化每個員工的預算意識,提高他們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第三建議有條件的單位應成立專門機構(如預算委員會)、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來具體組織本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包括負責擬訂預算目標和預算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組織編制、審議、平衡預算草案并報單位最高權力機構審批;組織下達預算;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監督完成預算目標等等。將企業整個預算管理過程納入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軌道,使得整個企業的日常經濟活動在預算目標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保證預算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
2.加強預算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編制預算首先要客觀把握現行預算的執行情況,總結以前編制預算的經驗,采用適當的公式與合理的算法來確定預算指標數。做到數據來源的科學可靠,以保證預算的科學可行。運用廣泛的市場調查研究和先進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來進行科學的預測和預算;做到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采用二者結合的方式可增強預算工作的科學性,既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又能把握企業的整體目標;注意預算的細分化,注意各部門的協調配合。
3.加強財務預算執行的管理與控制。在預算的實施過程中搞好預算的責任落實,把預算目標層層分解,使責任單位目標明確;充分利用預算實施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及時發現預算執行的實際效果及存在的問題,問題出現的環節及原因,然后針對不同環節與不同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并采取適時控制對策;形成思想統一、全員參與的內部環境;掌握預算指標的適當性,使預算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彈性。在確立各層次、各環節預算執行組織責任目標與獎懲標準時,既要有一個原則性的目標框架,指明必須要達到的基本責任目標與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同時對一些細節問題,只提出一個總的指導性方針,由各預算執行組織靈活掌握。
4.建立有效的考評機制。財務預算的執行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以及是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否則,即使有符合實際的財務預算,也無法得到貫徹落實。因此,應結合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預算責任目標制定公正、合理、有效的獎懲制度,并形成嚴格的考評機制,把預算執行情況與責任單位、責任人的切身利益掛鉤,使之與企業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共同體。實踐證明:嚴格的考評機制是預算目標得以有效實現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評機制包括建立考評機構,確定考評程序,審查考評數據,依照制度進行考評和執行考評結果。考評時應當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并通過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實現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應用相結合,市場化與內部化相結合,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整體目標和局部目標相一致。
預算是計劃工作的成果,它既是決策的具體化,又是控制科研活動的依據,更可以利用預算來評價企業各級各部門的工作業績。不難看出,財務預算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它的重要性。對于目前科研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缺乏對財務預算管理的深刻認識,預算管理觀念落后;財務預算的編制被視為單純財務行為,不注重短期預算;財務預算的執行不嚴肅,控制不力;財務預算的考核評價中不重視非財務指標,責、權、利不清等問題,看法未必準確全面。提出的加強對企業預算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預算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加強預算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強財務預算執行的管理與控制;建立有效的考評機制等方面的設想也不夠具體,有待在今后實踐中完善。
(作者單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一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