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高校擴招、銀行貸款規模急劇膨脹的今天,如何加強高校資金使用管理,防范財務風險是高等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特點,提出了高等學校需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完善資金使用管理措施。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管力度,確保學校資金安全使用,積極防范財務風險。
關鍵詞:高校 財務管理 體制 資金管理 財務風險
0 引言:
天津大學原校長單平挪用學校資金炒股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社會反響強烈。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單平在天津大學擔任校長期間,違反學校有關財務管理規定,對重大經濟活動沒有進行科學論證和民主決策,輕信他人,也沒有認真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財產流失,這個教訓是深刻的。”。他說,今后高校對大額度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過科學論證,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高校領導應自覺遵守紀律,遵守程序,加強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加上近年來,高校為應對擴招帶來的壓力,銀行貸款規模急劇膨脹。因此,加強高校資金的管理,防范財務風險,成了各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
1 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特點
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依法多渠道籌集教育事業資金;合理編制預算,嚴格執行和控制預算,保證事業計劃和工作任務的完成;優化資源配置,努力節約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財務規章制度,規范校內經濟秩序;如實反映學校財務狀況,對學校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監督。高?,F行財務管理體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1 江蘇省大多數高校目前實行的是“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即由學校統一財經方針政策,統一財務收支計劃,統一財務規章制度統一資源調配,統一財會業務領導,學校財務處有對財權、財務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以及會計事務的集中管理權對教學院部、基本建設、科研經費、科技服務和開發的收支實行“統一領導、集中核算、二級管理”的原則,收支兩條線,體現“財力集中、財權下放”的原則。對學校資產經營公司、后勤集團設二級財務機構,其財會業務接受校財務處的統一領導,并接受財務處的監督和檢查。
1.2 學校財務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重大問題實行集體領導、集體決策。對離任的部門負責人進行離任審計。在同一崗位任正職的部門負責人實行五年審計一次。
1.3 對學校的事業財務實行預算管理制度,每年期中時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和新增加減少項目情況進行預算調整。
1.4 學校的一切財務和經濟活動,接受校審計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審計和監督。
2 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完善資金使用管理措施
2.1 學校事業資金使用管理措施①學校應遵守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實行亮證收費。各種收費必須出具合法收據,所收費用全額上交校財務處,按學校規定進行分配,不得自收自支。服務性收費及代收費項目必須遵循自愿和非營利的原則,并經校內收費管理的職能部門立項審批后方可收取。②學校各項支出嚴格按照確定的項目、范圍和支出額度執行,不得無預算支出。開支范圍和標準符合有關財務制度,各項支出按實際發生數列支,不得虛報虛列。任何部門不得以任何借口轉移資金,私設“小金庫”,分散學校財力。③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和會計工作內部牽制和稽核管理,從制度上保障學校資金使用的安全。
2.2 加強基本建設資金使用管理 高校應長期堅持正確的定位和積極、穩健的發展方針,舉債規模遵循“積極穩妥”的原則,樹立適度發展的觀念。通過對30多所高校的調研,全國政協近日公布了一份高校負債問題的報告,全國高校貸款總額已達2500億元左右,部分高校貸款資金并未全部用于經過規劃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立項的項目。據《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的社會藍皮書稱,為了擴建和吸引人才,高校向銀行大量舉債,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量約在1500億至2000億元之間?;椖繎涍^規劃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立項后方可實施。基建付款應嚴格按程序進行,由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合同及工程進度,開度發票,基建處領導根據施工合同和工程實際進度,認真審核無誤后簽字(如預付款超過一定限額,須由分管校領導簽字)。會計人員根據發票,對照合同上的付款條件及項目發生情況仔細核對,確認無誤后送財務處領導審批方可付款。
2.3 加強學校對外投資和校辦產業借用學校資金行為的管理 學校對外投資必須經過科學的可行性論證,學校對資產公司投資堅持經過校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策的原則,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有關程序,采取監管措施,確保資金安全。高校應成立經營性交道管理委員會,對學校投入到資產經營公司的國有經營性資產進行宏觀管理。部分高校由于以前產業流動資金不足,存在企業從學校借用流動資金的狀況,學校要積極收回。學校只與資產經營公司發生投資關系。資產經營公司代表學校對校辦產業進行投資和管理。學校僅對投資的經營性資產負有限責任。 2.4 加強信貸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62條規定:“國家鼓勵運用金融、信貸手段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合理運用信貸資金是促進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有效途徑。但信貸資金是有償的,轉入貸款的時間是由銀行確定的,不僅需要定期付息、到期還本,而且有嚴格的借款用途和借款期限的限制。因此高校的管理者應縱觀全局,正確決策。既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利用外部環境自覺地抓住舉債發展的機遇、周密計劃、恰當安排,千方百計地籌集資金,合理運用信貸資金,防止出現支付危機。高校應設立信貸資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對貸款項目的預測、調查、決策等工作。信貸資金管理委員會在決策時應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保證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同時信貸資金管理委員會下設信貸資金管理小組,管理小組可掛靠財務處,負責收集與整理有關貸款項目的材料、證明,考核貸款指標,驗證貸款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測算一定時間內所需信貸資金的數量,落實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制定分階段貸款使用計劃及還款計劃等具體事宜。實行信貸資金項目負責人制度,信貸資金項目負責人負責資金使用全過程的跟蹤、監督、檢查、驗收、反饋,并對最終使用的結果具體負責。加強對信貸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審核與監督。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資金項目負責人要及時地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問題,修正方案,制訂措施。信貸資金管理委員會應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分項目地對資金使用過程進行檢查、監督、審核;管理過程中使用系統的、全局的、多方位的觀點和方法,對信貸資金的使用效果正確評價,提出問題及修改意見,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3 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管力度,確保學校資金安全使用,防范財務風險
3.1 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依法理財;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求之間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繼續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資金使用的安全性。
3.2 強化法人經濟責任制,創造良好經濟運作軟環境。堅持重大問題必須經過校領導集體討論決定的原則,對大額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強化法人經濟責任制可以促使高校決策層增強對經濟管理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決策層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合理籌措和運用教育經費,以確保高校財務狀況中長期內能夠保持平衡。
3.3 規范學校的投資行為。學校不得以事業法人直接投資;嚴禁教育經費用于投資企業,大力發展以專得、專有技術對外投資;嚴禁購買股票等證券投資行為。
3.4 規范學校與資產經營公司的關系。嚴禁學校與資產經營公司相互拆借資金和相互擔保貸款的行為,資產經營公司不得對非控股企業提供擔保,只能對控股企業擔保,但擔保金額不得超過企業凈資產的50%。
3.5 堅持“積極發展、規范管理、改革創新”的指導方針,大力發展科技產業,提高資金投資回報率。發展我??萍籍a業以科技成果轉化并實現產業化為目的,以我校優勢特色學科為依托,以轉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為重點,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與社會相結合,促進我??萍籍a業健康、持續發展。
3.6 繼續加強學校內部會計控制,從制度和源頭上確保資金的安全使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
[2]王善邁.教育投入與產出研究.石家計河北教育出版社
[3]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文獲江蘇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基金2006QT006J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