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門要求醫院的會計核算要準確,信息要真實可靠;物價部門要求醫院收費要透明,成本核算要準確;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醫院信息要公開,方便病人選擇醫生。”在8月26日由財政部會計司主辦的政府會計改革研討會上,在談到醫院為什么要進行會計制度改革時,一位醫院財務人員這樣表示。“因為有太多新的會計信息,靠原有的會計制度已難以滿足要求了。”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高校中。一位高校會計處處長在會議間隙向《中國會計報》記者提到,如果不引入權責發生制,進行會計制度改革,就無法很好地奠定績效考核基礎。“高校的績效考評基礎一定是基于權責發生制的,目前的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的會計制度肯定無法滿足這一需要。”
在現實需要下,對現有醫院、高校會計制度進行修訂就成為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突破口。
感受:突破較大
針對財政部發布的兩份征求意見稿,一位參與會議討論的專家表達了與會人員的共同感受。“征求意見稿融合了很多智慧,也有很多創新和突破,修訂后的醫院、高校會計制度的適時推出,無疑將成為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突破口。”
“參會之前我整理了50個問題,但在看到征求意見稿后,我發現大部分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其中有幾個大的方面問題還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如真實反映資產價值、合理確定醫療成本等。”來自上海醫院的一位會計人這樣表示。
在看到高校會計制度的征求意見稿后,武漢大學的一位老師表示其中有許多亮點:比如,以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替代了原來的收付實現制,更符合謹慎性原則;允許高校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引進了資產折耗概念;提出了后勤支出和后勤收入的概念,更切合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等。
希望:早日頒布
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總會計師徐元元表示,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是1998年由財政部和衛生部聯合頒布的,盡管其曾對提高醫院核算質量,加強醫院經濟管理以及促進醫院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醫院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0年前確定的會計制度已滯后于當前衛生管理政策和醫院模式的發展,不斷滿足國家對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提出的新要求,也不能滿足行業特點以及現實需求,亟待改革。
“現在醫院的經費來源日趨多元化,經營模式也多種多樣,財務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徐元元說。
在徐元元等醫院會計人看來,現在醫院的核算越來越復雜,醫院的精細化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說原來管理核算這塊的工作內容就是收和支,那么現在由于要做成本預算,僅預算在科室這塊的工作就變得越來越精細。“自然,現行的會計制度在上述方面就會出現許多不適應。”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財務處處長王曉飛提到,凈資產不實就是目前醫院現行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之一。“在凈資產里面有好多是屬于已經提完折舊,剩余價值也很少的資產,但在賬面上卻還是原值體現,而且核算內容也不夠完整。”
高校會計制度的修訂,也同樣面臨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不得不改的問題。比如基建會計如何與高校會計合并的問題。
一位高校會計處處長認為,在現行高校會計制度下,基建會計和高校會計是兩套體系,基建會計的基建支出是資本化的概念而非費用化。“如果高校會計制度繼續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就沒法合并。因此,為了給兩套系統合并創造條件,更好地反映高校收支信息,會計改革十分必要。”
在看到醫院和高校會計制度兩份征求意見稿后,來自這兩個領域的許多會計人表示,希望“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會計制度能盡快修訂頒布,以便很好地滿足大家的需求,滿足政府會計改革的需要。